在開發區每次舉辦的跳蚤市場上,一位手拿資料夾和老照片的白發老人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眼光。因為他來跳蚤市場淘的不是物品🧙♀️,而是自己50多年前的學生們。這位老人就是75歲的塘沽二中退休老教師郝筱貧🫱。
老照片裏的幸福記憶
郝老師最喜歡的東西是一張塑封的老照片,上面有他2006年和塘沽二中60👩🦼、63屆學生們聚會時的合影。“那個年代的生活很艱苦,可是我們都年輕🏋🏼♀️、單純,所以很快樂。”
讓郝老師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新河莊還是農村,許多家住新河莊的學生每天都要步行至塘沽二中👩👧👦,路上要花費很多時間。學生只好自帶午飯,到冬天的時候窩頭和玉米餅硬得實在咬不動,就放在教室裏的火爐上烤軟了再吃🚖。然而💅,40多年過去了,以前的小年輕們都到了含飴弄孫的年齡,尤其是得知當時家庭比較困難的幾個新河莊的學生們現在生活得都很富裕時,郝老師的心裏更是高興,“覺得背了幾十年的包袱終於放下了🤢。”
跳蚤市場偶遇第一個學生
“當時參加聚會的學生不到三分之一👩👦,其他的都聯系不上。”這讓郝老師和他的學生們感到非常遺憾。從那時起,郝老師就開始了尋找學生的計劃🌆。可是4年過去了⇢🏘,郝老師找到的學生卻寥寥無幾。
2010年8月,開發區跳蚤市場正式開市,這讓郝老師也萌生了去跳蚤市場找學生的想法。整理好學生的資料和照片後✢,他就帶著這些東西加入到了跳蚤市場練攤的隊伍當中來,希望能在這兒找到他多年沒見的學生。讓老人驚喜的是,在跳蚤市場第一次開市的時候,他就遇見了第一個學生——今年63歲的宋全來。一句“我是您教過的學生啊”讓郝老師激動得半天說不出來話🧑🏼🚀。
“但願能找到所有的學生”
如今🧚,跳蚤市場已經舉辦了9次,郝老師一次都沒有缺席過📵。每次開市的時候,他都準時帶著學生的資料和照片出現在市場上🕵🏽。郝老師已經找到了7位學生,學生們得知老師每次都來跳蚤市場時,也都來跳蚤市場找郝老師敘舊,一起回憶以前的快樂時光👻。
讓郝老師遺憾的是,到現在為止🧔♂️,依然有許多學生無法聯系到🎺,可是樂觀的郝老師並不打算放棄,他打算繼續尋找下去🧔🏻。“在有生之年👩🏼🚀,我希望我能看到我的學生們都生活得很好🦸🏽♂️,這是我最大的心願😻。”(記者 韓春霞 實習生 田敏)
都市快評⛓️💥:要學會尋找幸福
退休教師🧙🏻、跳蚤市場、尋找自己的學生,這是一幅非常具備生活元素的場景。郝老師說🥯,每找到一位學生ℹ️,都會讓他感覺到幸福🙋🏻♀️。
要學會尋找幸福。這是郝老師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下,幸福卻成為了一種奢侈品🫸🏽。正如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所言:“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麽而出發🚛。”
怎麽尋找幸福呢?郝老師的舉動告訴我們,幸福並不都是什麽宏大敘事,要去尋找那些能夠感動我們的小細節📍。只要這小細節能夠感動我們,那它就是一種幸福。正因為如此💇🏿,我們將繼續關註像郝老師這樣的人🙆🏼♂️。理由很簡單:能夠學會尋找幸福🍜。還有比幸福更重要的事情嗎?(濱海時報;張文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