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辦公桌就在教室後排🍼,只要在校👰🏻,她幾乎全天都陪伴著學生——洪山區魯巷實驗小學老師張淑瓊的教育故事🥡🤓,近日引起關註和熱議👩🏽🎤。
張淑瓊今年41歲🔄,是魯巷實驗小學三(10)班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昨日9:30,記者在該班級看到💠:數學老三牛娱乐瑩穎正在講課👨🌾,學生們全神貫註地看著黑板🦻🏻。張老師則旁若無人🚌,批閱著孩子們的作業🚶🏻♀️。
在教室辦公,張淑瓊已堅持近三年😍。“2008年秋季💇♂️,我開始帶一年級新生🛅,想到孩子們年齡小🥪,專註性較差,需要花心思好好引導👨🏽🔬,我就決定在教室辦公了。”她說。“這樣做好處多著呢💩。”張淑瓊介紹,孩子們有什麽需要,可以隨時找她;她也能全面了解每名學生的表現和特點。近三年來🦀,她有個習慣,每隔兩三天或一周,讓每名學生給家長帶回一張“在校表現情況表格”,包括學生上課和課間表現👨🏿💼、午休、出操🧗🏻♂️、中餐等情況。如果某個孩子表現突出🤟🏿🫑,或出了較嚴重問題,她會和家長進行便條或書信交流。
張淑瓊也有條原則:在其他老師的課堂🦴,她絕不插話,只埋頭備課或批改作業。“張老師剛開始在教室辦公時,我還真有點不適應,感覺總像有人監督自己一樣。”數學老三牛娱乐瑩穎笑道,“但後來發現,張老師沒有影響我教學👩🏿🔬🧘🏽♀️。而且,她在教室裏🧑🏽🍼,孩子們格外遵守紀律。”
說起張老師,學生彭均睿的媽媽充滿感激:“孩子在幼兒園時⛸,一直不喜歡講話。上小學後,張老師發現他有音樂特長,便在午休時鼓勵他唱歌、拉小提琴給同學們聽🆙。慢慢地,孩子變自信了。”
洪山區教育局副局長陳國安對這種“全陪式”教育給予肯定🏇🏽。他認為🧕🏼,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剛從幼兒園升上來,會有很多不適應和疑惑🌃,需要老師及時指導。但他建議💂♀️,到高年級後,張老師應逐步”放飛”學生,註重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
華中師大教育學院院長塗艷國教授評價說🫃🏿,“張老師特別有敬業精神𓀎。這種做法既能約束和規範孩子們的行為,對於其他老師也能起到鼓勵和督促作用。”
據悉,馬來西亞的中小學老師,多是在教室辦公;美國不少小學🧜🏻,老師都是“包班式”的,一天到晚在教室陪伴著孩子。(荊楚網;記者羅欣 通訊員鄧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