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生上古文課 都用她的教材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 武漢老師在香港任教一年🪴,新編了一套古文教材。目前,香港中學生上古文課👨🏽🏫,老師用的都是她所編教材🐵。她獨特的古文“教法”在香港中學推廣🎁🛑,其事跡被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這位在香港中學知名度頗高的老師🃏🚿,就是武漢實驗外校高級教師余清香。昨日,余老師向記者介紹了她在香港任教的點滴故事。
中學文言文分量加重
2008年9月,作為“內地教師交流協作計劃”第四批交流人員,余清香老師赴港指導語文教學🚞,她在香港石籬天主教中學任教。據悉,當年,全國共選派49名老師赴港,其中👰♀️,我省有4名老師,余清香老師是唯一來自初中學校的👦🏻。
談起赴港任教的原因🦢,余清香老師說,為便於指導中學教學⚁,香港考評局提前公布了2012年“高考”模擬卷,增加了3段文言文內容,中學也相應增加課堂上古文的分量。當時,許多香港老師表示“難教好古文”,便向香港教育局申請,從內地引進語文老師,赴港交流並指導古文教學。
“在內地⛹️♀️,中學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余清香老師介紹,在她任教香港中學裏,起初也有很多學生“怕文言文”,尤其害怕文言文閱讀。同時,由於香港地處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一些香港學生認為“沒必要學古文”🧏🏼♂️。
背《論語》讓學生愛上文言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香港石籬天主教中學與武漢實驗外校學生的書信交流中,記者看到香港學生用繁體字寫信,其中引用最多的是《論語》中的名句。
余清香老師說,起初,部分香港學生認為古文離他們“很遙遠”,所以,對學古文有抵觸情緒🦊。後來,余老師利用自編教材《論語誦與說導引》,鼓勵學生背誦《論語》,背的文章每篇都很短➞👩🌾,減少他們對古文的恐懼🚶。另外𓀔,對學生們身邊的禮儀小事🙇🏻♀️,余老師常用古文“解讀”👴🏿,拉近古文與學生生活的距離。
據了解,推行《論語》誦讀計劃一個月後🪃,成效顯著。問卷調查顯示,在香港石籬天主教中學實驗班中👩🏼🦱,92.5%的學生認為香港學生有必要學習古文🧓🏽,並有35名學生喜歡上古文🤾🏻♂️,也有許多學生對中國古代文獻表現出濃厚興趣💁🏼。
鼓勵學生“演”古文故事
與內地許多中學生一樣,香港學生也愛看鬼怪故事。瞅準這一特點,余清香老師從《世說新語》、《閱微草堂筆記》、《搜神記》等古典書籍中⚆,挑出選20多條簡短的小故事,新編了一本《文言故事誦與說》,供中學高年級學生使用。
“香港學生普通話底子都很好,只是缺乏使用機會,而且他們還特別喜歡自己表演。”余老師說,每次上課前,她都會留出3分鐘時間,給學生表演自己所學的“文言文故事”😊,用動作🛥、語言把故事“演出來”🌛,“這很受學生們歡迎🧚🏽♂️🤹,也便於他們理解古文🙌🏻。”
2009年9月⛑,余清香老師完成1年的交流計劃🤵🏻♀️。此時,她所任教的學校,已有部分香港學生開始捧起《三國演義》🪽、《紅樓夢》🧑、《古文觀止》等書籍🌝,校內也掀起“古文熱”👛♏️。
古文教材向全港推廣
2009年3月⏏️,余清香老師所帶的3名“徒弟”🍙,面向香港中學老師上了3節公開觀摩課,演示古文“梯級教學法”,在香港引起轟動。同時,她新編的古文教材,也被香港教育局推廣至全港中學使用🤾🏽♀️。“地處中西文化交流前沿的香港,一直在堅守中國傳統的文化。其中,香港語文老師有意無意地都有一種使命感⛷。”余清香老師說,“香港孩子大部分時間在接受英文教育,因此👨👦,老師一直在給他們強調古典文化💪🏼,是想使他們的文化結構和價值觀能達到一種中西平衡。”
余老師介紹,在香港,老師們希望給孩子樹立這樣一種價值觀——你讀《哈利·波特》沒什麽稀奇,能讀點唐詩、宋詞、《左傳》才是最好的,這樣,孩子們就會花工夫去學古文。
據了解🚴🏽🫐,在香港現在還經常有寫古詩✡️、對對聯這一類的比賽,而香港中文系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入學考試👂🏼,則需要單考古文寫作。(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