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紙上談兵”難題
□晚報記者 楊玉紅 實習生 朱虹 報道
課堂上,老師用多媒體演示代替實際操作,還有一些老師在黑板上演示實驗過程……中學實驗常現難進實驗室,只得“紙上談兵”的現象。為此,嘉定二中一物理教師發明壁掛式實驗🧑🏻🤝🧑🏻,學校的走廊成實驗室,學生可隨時隨地動手演示各種實驗👨🏽🎤。
學生兩周進一次實驗室
“同學們非常喜歡實驗課,但是,實驗室門難進🙌🏽,一般而言🪥🤸🏼♀️,半個月才可能有一次進實驗室動手操作機會。”昨天🥡,滬上某重點高中的吳巍巍說道✍🏽🧱,由於理化實驗在考試中所占比重比較小🧑🏽🎨,老師也不太關註。有些老師喜歡用多媒體演示實驗過程👨🦯,網上搜一段視頻錄像👨💻,錄像播放完畢就意味著實驗演示結束🐻,很多變化環節沒來得及看清楚就溜過去了。 ”
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陸伯鴻介紹👉🏿,相關調查顯示,中學的理科教學不僅實驗少,而且大部分實驗還停留在黑板上、報告中和口頭裏,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越來越遠。
走廊“變身”實驗室
教學樓走廊上,懸掛的不是偉人的頭像🧑🧒🧒,而是一個個懸掛式的實驗器材……昨天,記者在嘉定二中看到,該校物理教師蔡文學發明了一種新型實驗方式——壁掛式科技實驗。自從這種壁掛實驗裝置“入駐”嘉定二中,原本緊張嚴肅的學校走廊頓時生色不少🦾,儼然成為了一條活潑生動的物理實驗通道。
記者看到,懸掛在走廊上的實驗器材大都十分常見💁🏻♂️✮,小如一張紙、一幅畫、一片鋅片,復雜也不過是一塊電表🚁、一組簡易電路⛑️,然而小物件卻有大功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被巧妙地組合在一起之後,便可獨立完成很多重要的物理實驗👨👩👧👧。
比如,一張白紙,一面畫上鳥籠🧙🏽♂️,另一面畫上小鳥🦛,把它豎在一個與驅動電路聯通的可轉動的圓臺上👨👧👦,一套實驗裝置就組合好了。當學生接通電路使圓臺轉動起來👨🏼🌾,便可看見小鳥鉆進籠子裏的神奇景象。蔡老師解釋說,這是應用了人眼的視覺暫留原理。
一組叫做“地磁發電”的實驗裝置🦹,名字聽起來挺玄🧑🎓,可組成器材卻很簡單🙎♀️:一塊微電流表加一個線圈而已🤟🏼。實驗操作也十分便捷:同學只需轉動線圈,便可在微電流表上讀出示數🕳🧎🏻♂️➡️。
讓便捷實驗走進學生
在嘉定二中,課間、午休時間,同學們三五成群在聚集在走廊,隨時演示各種實驗。一些同學演示完畢後,還會據此提出問題向專業老師請教。
蔡老師表示🩴,目前他已經發明出了100多種壁掛式實驗器材🍇,可用於實施光學👩🏼✈️👊🏿、電學、電磁學等領域的物理實驗🍾,且都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這種壁掛式實驗器材的優點不僅在於操作簡單易行,而且體積小掛在走廊裏不會影響通行🏋️♀️🐙。
蔡老師表示,希望這種壁掛式實驗裝置能為更多人知曉🧝🏼♀️,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實驗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