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目的舞臺上🧑🏼🏭👩👩👧👧,3位中國臺灣女孩唱著人們耳熟能詳的金曲。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
有句歌詞一再重復🫙:“好聰明的中國人,好優美的中國話💁🏿♂️。”
可是,就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試著聆聽🔇,中國的年輕人卻未必能夠好好說話。
“大學語文”——高等學府專教母語的課程🛒。今年是這門課程重新回到大學校園的30周年。
翻開中文教育研究刊物🤶🏼,危機、邊緣👨🦽、拯救💓、悲哀、失落🙋🏻♂️、失寵👨🔧💂🏻♂️,這些“好尷尬”的字眼🧙🏿♀️🏰,統統說的是“好優美的中國話”。
一張請假條難倒逃課生
在南開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東北財經大學近日舉辦的“母語高等教育青年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上🚞,記者隨意詢問來自各地高校的幾位教師代表:青年人的漢語水平,真的在下降嗎?
這立即成了一道熱烈的搶答題🧑🏽🎨🦑。
雖然首先強調了“總體情況是好的”,但隨後聽到的都是讓人灰心的例子🖲。
“我們的學生天天在電腦前🎅🔏,母語能力弱化非常明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教師尹鳳芝很著急👨🏻🚀。
對於沈陽農業大學的於永鳳副教授來說,有種尷尬無法避免🫓。“行政管理幹部經常來問我,你是怎麽教語文的?學生連個通知都寫不好。”
上個學期➝,山東工商學院講師曲琨教的是應用寫作課,可她驚訝地發現,很多因故缺課的學生“連請假條都能寫成不及格”🫲🏻🦸🏻♂️。
一個學生連續交了5次公文報告的作業都沒過關,問曲老師:“我抄了國務院的公文給你🧽,你都不給我合格。”老師的理由是——你的材料根本不能支持你的觀點。
母語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競爭力
山西的《語文報》🎲,是一份30年專註於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報紙。2008年,報社招聘新員工🎅🏼🤵🏿,40多位報名者大都具有文科研究生學歷🏃♂️➡️,不乏名牌大學畢業生。
報社的考題一部分涉及語文基礎知識🧞♀️,一部分考查寫作能力💡。社長兼總編輯蔡智敏強調:“都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標點符號、語法修辭和文學常識🌗。”
從中學課本裏挑出來的文言文,要求應聘者添加標點符號,結果錯誤連篇。寫一篇呼籲報社員工救災捐款的500字倡議書🧑🏼🦲,“20分的題目,及格的只是一小部分。要麽表達文不對題🩸,要麽格式完全不對”。蔡智敏介紹👎🏼。
“漢語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競爭力”,《語文報》總編輯對這句話有了更直觀的體會👨🏿⚕️。
在學生作業中,南開大學教授李瑞山發現,口語侵入書面語的現象已經到了不正常的境地👨👩👦👦。他認為,這與大眾媒介,特別是一些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風格不無關系。在新的語文環境下,教好語文課,難度加大了。
“90年代出生的學生開始進入大學了👱🏻♂️,我們必須知道他們的教育背景,關註當下的語文現象🎶,追蹤現在的語文現象。”
這位《語文素養高級讀本》的作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大學生寫不好告示🅿️、通知等等,都是比較淺層的問題🫦。語文是人的一種能力🚴🏿,既有外顯的又有內蘊的,但更多內化為人的修養👳🏻♂️。語文素養🙇🏿,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要素👩🏿🎤。
“大學裏的語文,就是要進一步提升母語素養,是大學生文化成人、精神成人的必經之路⚱️⬛️。”既然基礎教育的語文課讓學生“倒了胃口”,李瑞山說,母語素養問題必須在大學階段解決,“大學語文”只能教好😓,老師怎可灰心📡🚵🏽♂️?
有多少痛苦能讓老師爭相訴說
為了發揮輻射作用,2005年~2008年南開大學已在各地組織了6屆母語高等教育研修班,近600人次的教師從中受惠,有的老師一再參加。
據李瑞山教授觀察,這些前來學習的教師是“一腔熱情,十分不滿🎨,百般無奈😉,千呼萬喚”🧑🏿🎄。
“我們是屬於非主流裏的非主流🕣,邊緣上的邊緣。”南方一醫學院的老師說🤺。
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南開大學常務副校長陳洪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該委員會的一項普查發現,盡管近年將語文列入必修課的報道不時見諸報端,但全國高校實際做到的尚不足三分之一。
語文課一般不會安排在上午第一🧑🎄、二節🦦,都是下午或者晚上😼,“人困馬乏”的時候。李錫龍教授的感受讓同行們會心一笑。
在只有少數院系開設語文課的情況下,同濟大學中文系教授錢虹對記者說,“我們一直在跟校長呼籲🖕🏽,希望全校都開”🍶♑️。
一次“大學語文”教師分組交流會上👵🏼,當記者詢問有多少學校將語文列入必修課,14所學校的教師中僅有4只手舉起。
讓錢虹教授疑惑的是⛹🏿♂️,教學研究的陣地在哪呢🙍?很多學校都以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的論文算數,而這類期刊很難發表教學論文。
南方一所重點工科大學的一位青年教師告訴記者,學校規定只有發在CSSCI來源期刊上的論文才算論文。教學成果能不能獲得科研成果的地位,就看刊登在什麽期刊上🥁🙇🏿♀️。
大學語文命運折射人文精神漲落
老師對學生的母語素養普遍失望,學生對老師的授課水平可也不敢恭維。
雲南省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教師張蕾梅、張蘭仙做過一項調查,對象是滇西地區某高職高專院校的語文授課教師及511名學生。
根據調查結果◽️,老師、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認知大相徑庭💆🏽😅。
在教師們看來,多數學生對語文課是歡迎的👵🏽。但學生並不領情👩🏼💻,認為效果“一般”的學生占63%⛰,認為“差”或“較差”的占12%👟,只有25%的學生認為“好”或“很好”。
“一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在接受母語教育的大學生為什麽連基本的語言文字表達都成問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楊誌堅指出⚒,很多學生連畢業論文都往往出現文不對題🧑🦳、詞不達意的現象🌆,不能正確地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所思所想。這值得老師們反思。
在一篇反思文章中,德宏師專副教授劉欣這樣寫道🙋🏉:“盡管‘大學語文’在校園裏備受歧視、橫遭冷落🧘🏽♂️,但自暴自棄不是方法,冷眼旁觀亦非出路🌡,只有每位執教者勇敢直面現實🖕🏿,才能踏出一條充滿陽光雨露的坦途。”
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孔慶東說:“語文本來應該是最受歡迎的一門課,最感興趣的一門課➝,現在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成了最討厭的一門課。這是我們從事語文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反思的一個問題🫖。我們是怎麽把那麽好的東西講成了學生最討厭的東西的呢👱🏻🤦🏿♀️?”
“別的東西可以是技能,學了之後打工🧑🏼💼、幹活兒,語文不是這樣,語文是靈魂的依靠🕵🏽♂️,或者說,它是一種以無用達到有用的學問。”他說🕜。
浙江林學院中文系副主任彭庭松指出,如今的課程紛紛向市場擠眉弄眼,在時勢裹挾之下,“大學語文”迅速“雞肋”化。不少學校由必修變為選修,更有甚者幹脆停開了事。“這門課程一波三折的命運🐑,實際就是人文精神漲落的一個縮影。”
在一次接受訪談時⌚️,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曾憂慮地指出,也許更應該註意的是大學生精神生活的粗糙化、粗鄙化⌨️。年輕一代心靈的缺失,美感的缺失,語言、文化的感悟力的缺失,所反映的是整個民族精神的危機。
長期研究語文教育的李瑞山,還引述了德國教育家洪堡特的名言🐢:“民族的語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語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過人們的任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