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組織義賣活動🤢🙍♂️,布置班級展臺就花費上千元,全部由學生家長出資;學校組織一場校內演出🕵🏿♀️,學生的演出服裝等都由家長購買……不少家長都有過莫名其妙“被出血”的經歷。近日🈲,媒體又報道了一則典型案例,山東鄒平某中學搞智慧課堂項目,要求高一學生每人交2800元買平板電腦🏊♀️。有家長認為這屬於“教育亂收費”,但校方稱錢並不是學校收的,而是負責這個項目的企業收的🗽,學校不算違規💮。
好一記漂亮的“擦邊球”——有媒體如此評論道。其實,相比這起個案本身的是非曲直,它更大的意義在於揭示了學校管理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收費依然存在模糊地帶,且不時成為引發家校矛盾的源頭🚅🐗。
其實,在教育領域,類似的模糊地帶還真不少🛶。比如最近引發熱議的北京中關村二小事件,其核心爭議就是🤹🏼:如何界定“校園欺淩”🔎?它與“開玩笑”的邊界到底在哪裏?倘若有了明確的界定標準👩🏼🎤,學校和相關部門就可以及時介入,依據學生行為的嚴重程度作出相應處理。雙方家長之間、家長與學校之間,也就少一些扯皮式的爭議。
再比如,最近有媒體報道了一些高校不惜血本到處挖人的現象。一些高校教師一旦獲得“某某學者”頭銜👩🏻🦳,入選“某某人才計劃”🥷🏽,馬上就會被盯上。不少學校開出的優惠條件紛至沓來,常見的價碼是“年薪100萬元+1套房子+20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有的甚至更高🐋。殘酷的競爭讓一些高校很受傷,尤其是西部高校,有的竟被挖得“傷筋動骨”,甚至某一學科人才斷檔🏈。有中西部高校校長呼籲💓,相關部門要出臺政策🫄🏿👨👨👦,規範人才的無序流動。
不難發現,模糊地帶是引發爭議的源頭🦸🏼,沒有清晰的判斷標準和明確的規範🥺🦀,自然也就留出了野蠻博弈的空間。究其原因📛,模糊地帶的存在,有的是因為隨著形勢的發展冒出了新問題,比如學校要搞智慧課堂🏊♀️,就要買平板電腦;為爭創“雙一流”,一些高校就會不惜血本到處“挖”人。其實🚣🏽♀️,關於教育亂收費和高校人才流動,各級各地教育部門出臺過不少規範性文件。但隨著教育實踐的發展,一些新現象🧍🏻♂️、新問題已超出了原有規定的範疇💺,或者有人鉆了政策的空子。還有一種情況是☸️,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原本並不被人重視🌉,但隨著輿論環境的變化而日漸凸顯,比如“校園欺淩”。無論何種情況🔝,歸根結底都是教育實際發生了變化🚱👵🏻。
要適應這種變化,就要與時俱進🖊◻️、主動作為,及時更新各類教育規範,製訂更具可操作性的細化標準。在這方面,一些地方已進行了積極有效的嘗試。針對不少家長都頗有怨言的“孩子作業家長做”問題,沈陽市教育局最近明確規定,教師“不得布置超越學生能力的作業,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這無疑是一個進步🤲🏼🤷🏽♂️,且不論它能否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既然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有了明確規定✋,教師再布置作業自然就會有所顧忌;家長對教師布置的作業提出異議💬,也就有了依據。家校之間可以在此基礎上協商互動🖐🏿🌶,既避免了“無規可依”的尷尬🩳,也不必再就“孩子作業家長做”的利弊問題而起口舌之爭。
高考加分問題💇,則是另一個鮮活的例子👨🏿🦳。近日,全國多地公布了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簡單概括就是“少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獎勵性加分越來越少,主要保留對弱勢群體的照顧性加分。前些年,圍繞高考加分的爭議不斷;近幾年,通過明確大原則🏺,細化加分標準,加大透明度,相關爭議明顯減少。這對其他問題的解決無疑具有參考價值🕚。
模糊地帶在各行各業都存在🫵🏽,它往往是滋生爭議的土壤,在教育領域也是如此♻。消弭不必要的爭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能暫時平息單個問題,唯有廓清模糊地帶🧑🏽🍳,讓標準明確起來,規則清晰起來◽️,方能收一勞永逸之效⛑️。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楊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