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過多的物質補償會導致孩子沒有追求和目標,沒有努力的方向,感到生活沒有意義”
□忙永遠只是借口,人們總是把時間用於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事上。只有當父母真正意識到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時🤦🏼,再遠的距離都能變成零距離,再忙的打拼也能擠出時間
□“很多家長把孩子接到身邊後發現孩子有不良習慣👨🚒🦻🏿。但是在現階段你連管的資格都沒有。因為你們的關系沒有到那種‘你聽孩子願意講,你講孩子願意聽’的階段🍑,你們的親子溝通是無效的”
前不久的清明節小長假,鄭茜花了4000多元,又向單位請了3天假,撇下老公🕴🏻,從西藏拉薩飛回了河北張家口。這一次⚠️,她可以和5歲的女兒相處6天,而下一次見面就是暑假了。
一提起女兒,鄭茜就淚水漣漣。在她眼裏🏬,在幾千公裏外由爺爺奶奶照顧的女兒,其實也是名“留守兒童”👩🏻🔧,只不過生活在城市裏而已。
現階段,與鄭茜情況類似的城市家庭並不少見。一些年輕父母在一線城市工作打拼,而把孩子留給生活在二三線城市的祖父母一輩👃🏿;也有些是因為在國外生活無法照料🍟,就把一兩個孩子留在國內親人身邊🐦🔥。
和通常意義上的農村留守兒童不同的是,這些“城市留守兒童”往往享有良好的物質條件💂🏿,能接受優質教育,也能得到身邊親人無微不至的照料和關愛;相同的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都缺少了父母的陪伴,特別是有效陪伴。
可能有人會覺得👨👨👦👦,把鄭茜女兒這樣的孩子也稱為“留守兒童”有些矯情,但教育專家認為,物質條件的豐富不會彌補父母有效陪伴缺失對孩子成長造成的傷害,而且,恰恰由於城市孩子的物質生活條件優越🧕🏽,“留守”帶來的傷害常常被忽視。
11歲還在吃手 幾乎不寫作業 只因媽媽長期駐外
11歲的浩鑫,1米65左右的身高讓不少人把他當成了中學生👨💻,但是🍷,只要你跟浩鑫在一起超過10分鐘,就會發現他總把手指塞到嘴裏啃一會兒指甲。
浩鑫的老師介紹👨🏽⚕️,他平時不僅有啃手指甲的習慣🌞,而且,幾乎不寫作業🍍。
浩鑫很小的時候🛡,媽媽便被派到國外工作,每年大概回國兩次👧🏽。爸爸雖然在國內😏,但也很忙,所以浩鑫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浩鑫一年級時,妹妹在國外出生,這之後大概一年半的時間浩鑫沒有見過媽媽🧙♀️😏,爺爺奶奶也出國去照顧妹妹了🙋🏼。家裏只有浩鑫和忙碌的爸爸,每天放學時👦🏼,來接他的要麽是托管班的老師,或者是其他同學的家長。
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浩鑫啃手指甲的頻率越來越高了,甚至啃到指甲下面的肉露出來也不停止📊。
不少心理學家指出,孩子愛咬指甲,反映了其內心情緒狀態,比如緊張、抑郁、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其根源可能是所受關註不夠或缺乏安全感。
為了給浩鑫補償🧚🏽♀️,媽媽托付每一個回國的朋友給兒子帶禮物👨🍼🧍🏻♂️,浩鑫擁有所有最新款的樂高,不少玩具還沒有打開包裝就送給了朋友。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邊玉芳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的“城市留守兒童”有各種留守方式,這些兒童可能沒有經濟上的問題,生活被照顧很好,但是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家人過多的物質補償會導致孩子沒有追求和目標✵,沒有努力的方向,感到生活沒有意義。”邊玉芳說,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傾訴、傾聽🕸,但是他們的心理需求很少有人關註💆🏼♀️。
確實,浩鑫並沒有因為堆了滿屋的玩具而快樂起來,而且他學習上的問題也開始顯現。
剛上學的時候浩鑫還能每天寫作業,沒過多久就經常不交作業🫶🥙,到了三年級之後幾乎再也沒交過作業。
浩鑫的爸爸告訴記者,浩鑫剛上三年級的時候媽媽回國待了近一個月👨🏻🌾,那段時間🥏,幾乎每天放學媽媽都會去接浩鑫,晚上會陪著他寫作業,復習功課。一天早上浩鑫想起前一晚忘了一項作業,於是媽媽把浩鑫留在了家裏👂🏻,幫他一起把作業補上👱🏿♂️,才把他送去學校👨✈️。其實🆙,媽媽就是當天的飛機🧟♂️,怕浩鑫傷心所以沒有告訴他🧑🏼🤝🧑🏼。
從此之後,浩鑫再也沒有碰過作業本。
上學之前老人帶 上學之後自己帶
父母錯過的是親子關系的建立
“媽媽答應你,等上小學就再也不會跟你分開🦵🏿。”這是鄭茜給女兒的承諾🧏🏼♀️。
鄭茜從北京某知名大學畢業後,懷著“出去看看”的夢想到了拉薩,並在那裏遇見了愛人🧛♀️。和北京比起來,拉薩的日子要簡單、愜意得多,直到鄭茜懷孕生女,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了。
高原氣候惡劣👍🏼,她像大部分從內地進藏工作的人一樣,把孩子放到老家。
與浩鑫一家相比,鄭茜的境遇似乎更有普遍性。
這一代年輕人選擇工作和生活比以往更加靈活和自由,有的人想“打拼出屬於自己的世界”離開了家鄉小城😳,到更大的城市去闖蕩;有的人帶著“世界這麽大🧘🏽♀️🥷🏿,我想去看看”的情懷👨🏽🎨,離開安逸的環境🧙🏼♀️,尋找更多的未知和驚喜。
但當這些年輕人有了孩子之後,或者因為自己太忙➞,或者因為環境艱苦,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沒把孩子留在身邊。
與父母分離👩🔧,首先給孩子帶來的是難以承受的情感壓力。
據說🧔🏼♀️,鄭茜回拉薩後👭🏼,還走不穩的女兒總是在半夜裏醒來💂🏻♀️🧚🏼♀️,連走帶爬地往屋外去,嘴裏哭喊著“媽媽”。直到一個月後👷🏼,女兒才接受了現實。但從那以後,孩子變得很容易生病。
女兒上幼兒園後,為數不多的幾次短暫相處👩💻,對於母女倆來說都是一種從幸福的巔峰跌入谷底的過程🏌🏼♂️。“每次回來,我都會帶她出去玩↕️,做奶奶沒法帶她做的事,結果我一走,女兒就拒絕上幼兒園了。”鄭茜說。
這個過程折磨孩子🏩,也折磨家長。“現在忍一忍,將來等孩子上學了我一定會好好教育他🧜🏽♀️。”不少父母這樣說。
這也是年輕父母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想法,認為學前這段時間不重要🧘🏻♀️,對孩子的教育始於小學🕺🏽。據德國一嬰幼兒品牌2012年所做的調查顯示,超過75%的中國0~3歲子女家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孩子🫸🏻。
但在心理學家眼裏🙎🏻♀️🖐🏼,這段時間恰恰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如果孩子此時得到充足的心理營養🎀,那麽就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否則就將終生尋找🦽🤞,焦慮和缺乏自信可能會長期相伴了。
不久前🥊,在一個成長·科學為主題的教育沙龍上,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萬選蓉也表示,親子關系建立的最佳年齡是0~2歲,“然而這段時期卻是中國的父母最不重視的時期,他們往往把孩子托付給沒有太多育兒知識的老人🫲🏽、親戚✡︎、保姆🤛🏼,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發育都有影響”🤵🏼♂️。
很多年輕的家長覺得,“等到孩子六七歲時再教育也來得及”。但其實,“親子關系雖然未來也可以彌補,但是事倍功半🚣♀️。”邊玉芳說。
現實也印證了專家們的觀點。
即將上中學的露露學習挺好,但在班裏卻沒有好朋友,因為,她看到別人筆盒裏有什麽有意思的東西時🔟,總是不自覺地“拿”到自己的筆盒中。
老師找露露的父母談過很多次。但是效果都不明顯。
“家裏什麽都不缺👩🏻🦳,她想要什麽基本都會滿足她,可就改不了這個毛病。”露露的媽媽說。有一次媽媽把話說重了,露露氣鼓鼓地喊道:“你們能不能再回去工作📟🤵🏿♀️,我不想聽你說話。”
原來,露露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開北京到外地去工作了,直到露露上小學二年級才回京🍷。
“很多家長把孩子接到身邊後發現孩子有不良習慣👐🏻。但是在現階段你連管的資格都沒有🐸🈲。為什麽🎿?因為你們的關系沒有到那種‘你聽孩子願意講,你講孩子願意聽’的階段➾,你們的親子溝通是無效的🤌🏽💍。”邊玉芳教授說🍷,孩子跟祖父母生活會導致父母失去“話語權”👩🏿⚕️。
隱性留守造就孩子的冷漠
如果給城市留守兒童畫個像的話🫏,那麽鄭茜的女兒和浩鑫應該比較典型𓀖,但也有不少孩子雖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卻一樣缺少父母有效的陪伴與關愛。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則小故事:
聰聰說:“嘿🚬👫🏻,老爸💿。”
爸爸說😷:“等一會兒🦴🫃🏽,聰聰,老爸現在沒空👨🏭。”
聰聰說:“嗨🍦,媽媽。”
媽媽說:“等一會兒,聰聰,媽媽現在沒空🏨🌞。”
聰聰說✍🏼:“媽媽,花園裏有一只怪獸要吃我🧩。”
媽媽不耐煩地說:“等一會兒🧒🏻,聰聰。媽媽現在沒空。”
聰聰一個人來到了花園🍦。他對怪獸說🎋:“嘿!你好,怪獸🏃♀️👵🏼!”怪獸一口就把聰聰吃掉了。然後怪獸走進了聰聰的家。怪獸走到聰聰媽媽的背後,大叫了一聲⬅️。聰聰的媽媽說:“等一會兒🧛♀️,聰聰📼🕴🏻,媽媽現在沒空🩶。”怪獸張大嘴巴🤵🏻♂️,咬了聰聰爸爸一口🪺。聰聰的爸爸說:“等一會兒🕴🏼,聰聰🚣🏽,爸爸現在沒空。”“吃晚飯了。”聰聰的媽媽說。媽媽把聰聰的晚飯放在電視機前🧝🏼♀️。怪獸把晚飯吃了個精光🤲🏿。聰聰的媽媽大喊👈🏼🚞:“聰聰,該上床睡覺了。你的牛奶已經拿上去了。”怪獸上樓準備睡覺。怪獸喝了一口牛奶,大聲說:“餵🚶➡️🙅🏽♂️,我可是一只怪獸啊👨🏻。”“聰聰♉️,媽媽現在沒空,趕快睡覺吧👨👩👧🥌!”聰聰的媽媽慈愛地說。
故事可能有些無厘頭,卻反映出了很多家庭的一個真實側面👴🏼,父母都在家裏,但是心完全沒有放在孩子身上,或者忙自己的事情,或者低頭看手機🐚。
在這樣的無效“陪伴”下🙅🏽♀️,孩子其實是隱性留守🧑⚕️,學到的只能是冷漠。
最近,北京的方女士把在國外留學的女兒召喚回國,因為方女士丈夫患了癌症。可女兒回來看到已經病得很重的爸爸時,只大致問了病情,然後就開始給同學打電話,忙著赴各種約會。
女兒的冷漠讓方女士夫婦傷心失望。
不過,凡事總有因果💁。女兒小的時候正好趕上方女士夫婦事業的起步階段,兩個人下班總是很晚,即使在家也是不停地打電話🫲🏼、談工作,不忙的時候就約上幾個好友打打牌放松一下😇。女兒起初還纏著他倆👊🏼,後來就學會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了,早早就要求父母把自己送出國上學。
“通過父母的陪伴,孩子才逐漸構建起對自己的認知👨💼,判斷這個世界是安全還是冷漠的𓀋。”邊玉芳說。
“這個問題最關鍵的是家長的認知問題。他們和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不同🥼,不是沒有能力照顧孩子,是沒有重視這個問題,他們應喚起自己的責任感。”邊玉芳說。
忙永遠只是借口,人們總是把時間用於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事上🧑🏼🦳。只有當父母真正意識到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時🏈,再遠的距離都能變成零距離🚶♂️➡️,再忙的打拼也能擠出時間👆🏻。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