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南京🫃🏿,21歲的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生慧晶伴隨著鬧鐘的響聲迅速起床,再次檢查了一遍文具和準考證,收拾好書包☠️,緊張地走向考場🍣。
當天🙆🙋♂️,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拉開帷幕。教育部2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本次考試報考人數達177萬,比2015年增長7%。這是繼2014和2015年連續兩年下降後🧑🏿🎄,考研人數首次出現的明顯反彈。
報名人數止跌反彈 錄取分數持續走低
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6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顯示,部分省市的研究生報名人數甚至出現兩位數增長⛈🫱🏼,其中🤾🏿♂️,遼寧和江蘇分別增長11.7%和11.12%🌺,北京和河北的報名人數增長也分別達到6.8%和8.4%。
而在2014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從176萬下降至172萬🏋🏻,到2015年再減少至164.9萬人👨🏽🦳。
專家認為☃️,考研的“火爆”之勢歸結於當前經濟增長乏力、就業形勢嚴峻的現實。“高校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年年遭遇最難就業季,薪酬待遇和自己期待的差距過大,都促使考研隊伍不斷壯大⚽️。”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誌文說🧑🏻🦰。
然而🧑🧑🧒🧒🧑🏼⚖️,報名人數大幅增長並不意味著競爭變得更加激烈👨🏻🦳。據統計,近年來,超過七成學科的錄取分數線持續走低。
2011年至2015年,學術型碩士各學科門類中🚴🏻,經濟學👨🏿🎨、管理學、醫學、法學等學科的錄取分數線總分🧘🏽♀️,均處於持續降低的趨勢。除了總分外,每個學科門類的單科錄取分數線也在不斷下滑。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學術型學位類)》可以看到,大約70%的學科門類單科分數線僅為30多分(滿分為100)。
“推免生”成了“香餑餑” 名校更看重實際水平
隨著2014年全面放開“推免生”限製🆑,保送生🏔、推免生成為名校追逐的對象。記者從《2016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中看到,以2016年復旦大學為例,2016年擬錄取推薦免試畢業生達1518人👩🏻💻,占到總招生規模的41%,2015年與2014年分別占比37.37%和32.22%。
有專家表示🎽,這是因為推免生“整體底子好🔚,能力強”,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學校對以分數為核心的現有錄取製度的不滿意。清華大學一位在讀研究生告訴記者🔍,“推免生”都是“根紅苗正”🪇。很多人本科就在本校學習,老師對他們知根知底🏄🏻♀️,從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和校園文化等各方面,都能最快適應研究生學習。已經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的大四學生周資貴說:“今年我們法學院接收校內外推免生30人,而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進來的只有6個人。”
“推免生目前采取成績加綜合表現的衡量機製,並且在各校信息公示,從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是比較可信的,生源質量也是可控的。”陳誌文表示👩🎓,一方面,“推免生”製度加劇了研究生招生的馬太效應,加劇了重點院校和一些地方院校在招生質量上的“分水嶺”🦉;另一方面,“分數”加“素質”的選拔模式也進一步加速了我國的研究生製度改革🕗。
就業形勢嚴峻 考研基於現實
統計表明⚖️:2015年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大約有15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749萬👨🚒✉️。“史上最難就業季”的延續,已經成為高校畢業生無從回避的挑戰🐾𓀛。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調查平臺收集數據統計👋,在37665人的調查群體中🏌🏿,有43%的考研群體因“增加就業競爭力、提升畢業後薪水”而選擇考研,暫時不想就業、逃避步入社會而選擇考研的人群占13%🐿。
但是🍭,這些學生用學費、時間🧑🏽🔬、精力換來的一紙文憑,真的能在就業市場上獲得更好的報酬和職位嗎?
“本科畢業時趕上金融危機,找到的工作都不理想,最高薪酬也就3500元左右。後來我辭職在家備考了半年多👨🏽💼👮🏼♂️,考到北京讀研,但現在工作仍很難找🧑🦳。”即將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小昕認為🙋🏼,名校的學歷與一份理想的工作並不完全畫等號🚵🏽♂️,而且,在北京面臨的就業競爭更加激烈。
“將考研當成逃避就業的避風港是不現實的。”陳誌文說👩🏻🦽,“比起學歷🥱,用人單位更加看重的,是3年踏踏實實的工作經歷和實際工作能力🐑。”
有專家指出,從目前碩士研究生報考專業的分布情況看➜,前十大報考熱門專業中社科類占據較大比重🏥,僅管理學和經濟學就占據約70%。這也表明了很多人以考研為“跳板”的真實想法。(新聞來源🚀🛡:
在江蘇南京,21歲的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生慧晶伴隨著鬧鐘的響聲迅速起床😮💨🏃,再次檢查了一遍文具和準考證,收拾好書包,緊張地走向考場。
當天🪢,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拉開帷幕↗️。教育部2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本次考試報考人數達177萬🔳👨🦱,比2015年增長7%。這是繼2014和2015年連續兩年下降後🙍🏼♂️,考研人數首次出現的明顯反彈👙。
報名人數止跌反彈 錄取分數持續走低
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6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顯示📃,部分省市的研究生報名人數甚至出現兩位數增長,其中🤚🏿,遼寧和江蘇分別增長11.7%和11.12%,北京和河北的報名人數增長也分別達到6.8%和8.4%。
而在2014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從176萬下降至172萬,到2015年再減少至164.9萬人👨🏻🦯。
專家認為🚵🏻♀️🫦,考研的“火爆”之勢歸結於當前經濟增長乏力、就業形勢嚴峻的現實。“高校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年年遭遇最難就業季,薪酬待遇和自己期待的差距過大🙎🏼♂️,都促使考研隊伍不斷壯大👨👨👦👦💇♂️。”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誌文說。
然而,報名人數大幅增長並不意味著競爭變得更加激烈。據統計,近年來🧑🏿🦱,超過七成學科的錄取分數線持續走低🧝🏻。
2011年至2015年,學術型碩士各學科門類中,經濟學、管理學🚳、醫學、法學等學科的錄取分數線總分👩🏽🏫,均處於持續降低的趨勢🍝。除了總分外,每個學科門類的單科錄取分數線也在不斷下滑。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學術型學位類)》可以看到,大約70%的學科門類單科分數線僅為30多分(滿分為100)。
“推免生”成了“香餑餑” 名校更看重實際水平
隨著2014年全面放開“推免生”限製,保送生2️⃣、推免生成為名校追逐的對象。記者從《2016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中看到😵,以2016年復旦大學為例,2016年擬錄取推薦免試畢業生達1518人🚞,占到總招生規模的41%,2015年與2014年分別占比37.37%和32.22%。
有專家表示,這是因為推免生“整體底子好,能力強”👨🦱,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學校對以分數為核心的現有錄取製度的不滿意🤖。清華大學一位在讀研究生告訴記者,“推免生”都是“根紅苗正”。很多人本科就在本校學習,老師對他們知根知底,從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和校園文化等各方面,都能最快適應研究生學習。已經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的大四學生周資貴說:“今年我們法學院接收校內外推免生30人,而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進來的只有6個人🤙🤾🏼♀️。”
“推免生目前采取成績加綜合表現的衡量機製,並且在各校信息公示,從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是比較可信的,生源質量也是可控的💂。”陳誌文表示🛣,一方面,“推免生”製度加劇了研究生招生的馬太效應,加劇了重點院校和一些地方院校在招生質量上的“分水嶺”;另一方面👩👩👧,“分數”加“素質”的選拔模式也進一步加速了我國的研究生製度改革。
就業形勢嚴峻 考研基於現實
統計表明:2015年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大約有15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749萬。“史上最難就業季”的延續☝🏼,已經成為高校畢業生無從回避的挑戰。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調查平臺收集數據統計,在37665人的調查群體中🆗,有43%的考研群體因“增加就業競爭力、提升畢業後薪水”而選擇考研,暫時不想就業、逃避步入社會而選擇考研的人群占13%。
但是,這些學生用學費、時間👨🏼✈️、精力換來的一紙文憑,真的能在就業市場上獲得更好的報酬和職位嗎?
“本科畢業時趕上金融危機,找到的工作都不理想,最高薪酬也就3500元左右。後來我辭職在家備考了半年多💁🏼,考到北京讀研,但現在工作仍很難找。”即將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小昕認為🐏,名校的學歷與一份理想的工作並不完全畫等號🦹🏿📢,而且,在北京面臨的就業競爭更加激烈📶。
“將考研當成逃避就業的避風港是不現實的。”陳誌文說🙆🏽,“比起學歷,用人單位更加看重的,是3年踏踏實實的工作經歷和實際工作能力。”
有專家指出,從目前碩士研究生報考專業的分布情況看,前十大報考熱門專業中社科類占據較大比重,僅管理學和經濟學就占據約70%🌿🧑🏻💼。這也表明了很多人以考研為“跳板”的真實想法。(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