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在線教育已經由大規模、公開的慕課時代👨🦯,發展到了小規模、限製性的後慕課教育時代👷🏽♀️,這是國學教育的機遇,也是挑戰。”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尚俊傑認為,互聯網時代,國學教育有了新的技術手段和傳播平臺🧑🚒,但也面臨在線教育經驗不足🤚🏿、教育方法不當等問題👨🏽🏫✤,需要探索新出路⛱。 圍繞新時期如何利用互聯網開展在線國學教育🙃,在北京大學9月20日舉行的“互聯網+國學教育”學術研討會上👨🎨🫎,與會的專家和學者展開了深入探討🏊🏼♂️。
用互聯網傳播開展國學教育非常必要
“目前國學教育存在教育資源不平衡🧒🏿、農村和偏遠地區教師傳統文化素養和技能不高的難題🙎🏿。如何將優質教育資源提供給農村和偏遠地區,提高農村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和技能🍟,將他們培養成農村傳播傳統文化的骨幹力量♦️,是當下國學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謝敬仁認為。
在談到國學教育培訓問題時,北京市通州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蘇金良認為,語言使用不當🫅、培訓主題先行🥔、培訓目標偏離等問題突出。“一些教師不能用正確的語音語調讀文言文、在漢字的解釋上存在著隨意會意的現象,在學生沒有判斷力的情況下一味灌輸、不能學以致用等,都是目前國學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
“通過現代化手段傳播經典文化、開展國學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傳承的文化應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認為💯,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可以借鑒但絕不可移植🏭,必須在現代化進程中培養我們文化自覺和文化再創造精神。
互聯網時代國學教育要有價值堅守
就互聯網對國學教育的影響,北大中國哲學暨文化研究所所長李中華認為,“互聯網時代🩴,網絡碎片化、工具化🫰🏽、情緒化也擴展到了教育領域。如何避免國學教育碎片化、工具化是我們需要關註的問題”。
在利用現代技術的同時✊,如何保持傳統文化的精髓?李中華認為👩🏽🎤,國學的突出特點是價值體系,受教育者不僅要學好,而且應身體力行🐧,“文質相間才是真正的學習國學”。
“用互聯網手段教學,首要的是有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在清華大學教授張豈之看來🚶🏻♀️➡️,如何將我們的價值觀與技術更好地結合,使青少年願意接受🤸🏼👩🏻🔬、樂於學習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以學習者為中心加強線上線下互動交流
在研討會上💂♀️,與會的專家和國學教育一線教師們不僅探討具體的教學方法,也分享了他們在一線實踐的教學經驗。
“網絡學習方法應以學習者為中心🚵🏼♀️,更加註重知識信息的內化🖕🏽,將知識內化為素質、文化素養和踐行,因此,線上和線下的交流十分重要💅🏿。”中央電教館館長王珠珠表示,遠程教育最需要探討的課題是教與學的互動關系。
北京四中常務副校長常菁則認為,國學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事情,更是每一個家庭的事,“必須把家長們動員起來,國學的理念也必須回歸家庭,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成果才會在孩子身上有所體現”。
據介紹,北京四中專門開設了家風家教課,“通過國學教育,意在喚醒學生自我修為的意識,塑造美好人格”。
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徐海元則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認為國學教育“教什麽”“誰來教”“怎樣教”三個問題歸根結底是“誰來教”的問題。在徐海元看來🧗🏻♀️,教材是被動的、滯後於形勢的📖,內容也是有限的,但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則是能動的、與時俱進的、富有潛能的。廣州市天河區通過明確國學教育主體🥛、設立國學教育專項資金、著力打造師資隊伍及激勵機製等方式🕵️♙,培育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國學教育教師。
徐海元希望,教育信息化能真正打破國學教育上的時空限製,促進教師隊伍的自足🫶🏼、自修和自我成長♾,實現隨時、隨地、隨需學習🥒。(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