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師節,國務院給全國中小學教師送了一份大禮包: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製度改革↘️,為基礎教育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記者在基層采訪發現🥃,留不住人才🕵🏼,成了鄉村教育普遍的“痛”🤾。
退多補少,以後誰來教農村孩子讀書?
鄉村教師王立慶已有35年教齡,現任平度市大澤山中學的校長。對於鄉村教育的現狀,他深表擔憂☹️✖️:“現在的老教師幾年後都退休了,到那時候誰為農村孩子教書?”
王立慶說,現在農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就是退多補少。大澤山中學青壯年教師非常短缺👨🚒🦸🏼,年輕教師即使來了也很難留住,“這幾年調走了3位,都是35歲以下的”。
平度市灰埠鎮中心小學校長藺文燕介紹🏔,全鎮小學2013年退休了18人,進了7人;2014年,退休了11人,進了4人。
菏澤市牡丹區教育局局長張團昌告訴記者👨🏼🦲👩🏭,現在鄉村學校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師是由過去的民辦教師轉正而來的🙆🏿♂️,這部分教師最近幾年進入了退休高峰期,每個鄉鎮平均每年要退休10人以上,多的能達到二三十人。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誌勇說🎭,不能不承認,當前支撐鄉村教育的仍然是老中師畢業生,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民辦教師轉正過來的。他們的年齡大多在55歲左右,在未來5年,他們將進入集中退休期🫶🦁。各級政府如果不采取切實措施吸引更多的大學畢業生到農村任教,“誰來為鄉村孩子教書”將成為一個重大挑戰。
張誌勇建議,市𓀂、縣(市、區)政府應該啟動農村緊缺學科教師補充專項計劃。
農村支援城市,“逆向流動”如何破解🤾♀️?
王大慶是山東省安丘市石埠子鎮中心學校的校長,作為一名有35年教齡的老教師,他對鄉村教育充滿了感情👫。他說,我最大的願望是,鄉村教育能有穩定的教師隊伍🙆🏽♂️。現在🏇🏿,青年教師能下得來,他們教書很好,但就是留不住,待上5年後就想著走,關鍵是城市吸引力大🏃🏻♀️。
石埠子鎮有1所初中、4所小學💊,全部在校生2892人,目前在職教師288人🎆🎒。最近5年,有75名年輕教師離開了這裏,平均每年要走15人。
多年來,我國教師資源配置始終呈現著人才逆向流動局面,欠發達地區🥲、鄉村學校事實上承擔著為發達地區、為城市學校培養培訓教師的職責。這些年♉️,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一些政策,鼓勵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例如,中小學教師晉升高一級職稱必須有到薄弱學校或農村學校任教一定年限等。不過,相關規定年限多為一年,沒有體現鼓勵優秀教師長期在鄉村學校任教的導向🧍🏻♀️。
安丘市召呼小學教師董福友說,這次國務院的“大禮包”確實是個大好事🚣🏽♂️,不過,為了鼓勵優秀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建議在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條件上加上一條:按照教師在鄉村學校工作的年限給予加分。
張誌勇說👨🎤,鄉村教師提出的評審職稱時按照教師在鄉村學校工作年限給予加分的建議是值得重視的。此外👨🏽🌾,還應當考慮在鄉村學校任教滿若幹年可直接聘任高級教師職稱的規定。
學科教師配不齊,素質教育從何談起?
平度市大澤山中心小學校長楊本瑜說,我們學區除了中心小學之外🪷,還有3所村小,共有在校學生1560人,在職教師104名🙆🏽,其中50歲以上的52人,40歲以上28人,40歲以下的24人。規模最小的學校6個班級👨🏽🦲,11位教師。以學區為單位♥︎,體育教師缺少5人👷🏽,音樂教師缺3人、美術教師缺3人👴🏽、信息技術教師缺3人🍋,總計缺少14位教師👨🏽🚀。
記者采訪發現🗣,鄉村學校在校學生少🔧,教師配備少,很難按照國家課程方案,把所需要的學科教師配齊🕵🏻,尤其是音樂🔏、體育🤹🏼、美術🌳、科學、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等學科教師。
菏澤市牡丹區一所農村中學的校長告訴記者,學校音樂🤽🏿♂️、體育👌、美術老師缺乏👨🏿🦲,都是由其他教師兼任⌚️,能夠保證開齊課程就很不錯了,教學質量很難保證。這名校長兼任音樂教師,他說:“上課只能教孩子們唱一些愛國歌曲🧑🚒,大多數時候是用錄音機放磁帶給孩子們聽,更多的音樂知識教不了👨🏼💼。”
張誌勇說🪩,推進義務教育學區製建設,為破解鄉村學校學科教師配備短缺的難題提供了一個製度基礎,即鄉村學校可以義務教育學區為單位🎼,進行教師資源的統籌配置👩🏽🎨,讓部分稀缺的教師在學區內實行走教。
“當然🚯,政府應為參與走教的教師解決交通問題,或者為教師提供一定的交通補貼。”張誌勇說。(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