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眾多教育報刊刊發了大量文章,對語文課程改革提出非議。語文界也掀起了一股“糾偏”的浪潮🙍🏿♀️,所糾之“偏”是:語文教學“過分突出人文性”💂🏻,淡化了“工具性”。有人認為🧛♂️🫲🏿,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應該關註語言表達的“形式”,而不是語言表達的“內容”🤸🏼♂️,因此,不應抬高人文精神的地位。有人甚至主張語文教學要回歸“工具性”🍚。
事實果真如“糾偏”者所說,語文教學“過分突出”了人文性嗎?讓我們看看“糾偏”者所列舉的案例:如教學《項鏈》時♊️,老師讓學生討論:假如瑪蒂爾德沒有丟失項鏈,她的人生又將如何?教學《孔雀東南飛》💦,就對劉蘭芝不會處理婆媳關系展開分析……
不可否認💁🏻♂️🎤,上述課例所突出的“人文”確實有些離譜🔖,但這絕不是語文課所要張揚的人文🤚🏻,也不是語文課程標準所強調的人文,而是執教者曲解“人文”且誤讀文本後所顯示的“人文”(有人將其稱為“泛語文”、“非語文”)👉。這樣的“人文”根本不是“過分強調”的問題🌊,而是應該去除的“冒牌貨”🎼。
筆者以為🌬,語文課改中出現的錯誤傾向,如把“人文性”混同於思想品德教育,或在語文課上漫無邊際地“拓展”👨👩👧👧,甚至把語文課上成了別的課等等,都是對人文性的歪曲。必須指出的是,這絕非張揚人文性的結果,而是不懂得什麽是真正的人文,也不懂得怎樣踐行人文教育的結果🤾🏼♂️。
可以說,我們在一些語文課上看到的“人文”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人文,而真正意義上的人文非但未能張揚,反倒因此而背上了“黑鍋”🧑🏼🚀。如果把上述錯誤傾向作為“過分突出人文性”的依據,那豈不是把“泛人文”👩🏼🎓、“非語文”與“人文”劃上了等號嗎?如果只看到一些表面現象就以偏概全地下結論🏊🏿♀️,並主張“重新恢復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定位”,這只能使語文教育重新回到課改前的那條科學化👍🏿、技術化的老路🚡。
還應該看到🤸🏿,“糾偏”者所提到的“過分突出人文性”的傾向都是以公開課、示範課為依據,並非日常教學中的普遍現象。我們深入日常教學的實際,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課堂上充斥著為應試服務的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教師為應試而教🧑🧑🧒🧒,學生為應試而學,這種狀況正隨著中、高考競爭的加劇而呈愈演愈烈之勢。因此🔱,日常教學並不像某些公開課😽、示範課所表現的那樣“重視”人文,恰恰相反,“工具性”主宰課堂🛸、技術主義盛行仍是課改後的普遍現象。若要“糾偏”,應試語文才是最為嚴重、最需要糾正的錯誤傾向🧑🏿🎤。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但現時的語文教學卻處於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既未能很好地體現工具性,亦未能真正重視人文性,更談不上二者的統一𓀇。而在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人文精神的缺失顯得尤為嚴重👴🏻。
然而👗,語文的人文精神是不可缺失的🩰🧑🧒。在基礎教育中👲🏻,語文教育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教育關乎人的靈魂,其本質是育人。毫無疑義的是🪬,每一門學科都承擔著育人的重任,但語文與“人的靈魂”的關系比其他任何一門學科都更為密切🧔🏻♀️,它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其他任何學科也無法替代也不可企及的。作為一門最重要的人文學科,語文所具有的人文資源上的優勢決定了🫶🏿:它必須在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同時,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因此👩🏼🚒,語文教學既要重視與語言文字運用相關的“怎麽說”,也要重視滲透著人文精神的“說什麽”,並將二者融為一體👩🏿💼。
總之,當前語文教育所存在的問題絕非“過分突出人文性”,恰恰相反💔,人文教育並沒有真正引起重視。學生語文水平之所以低下,主要是因為語文教學將言語表達的形式和內容割裂開來了,使形式和內容變成了兩張皮🤲💆🏻。或則重形式輕內容💁🏼,或則重內容輕形式。應試語文的盛行不僅使語言文字的運用變成了一種機械式的技術操作🦴,更是將人文精神閹割殆盡。這樣的教學🧑🏿🔧,焉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如果看不到這些🧙🏼,就必然得出錯誤的結論,並以“糾偏”為名開歷史的倒車。(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