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醫學院的王夔院士最近參加了中科院學部的一個咨詢項目,分別調研了高中化學教師🖕🏿、大學化學教師和化學專業研究生導師對學生的看法:“近年來學生質量下降了嗎🚣🏿♀️?”日前,在中科院學部召開的“科學教育”論壇上,他透露了調研的初步結果,這立即引起了專家們的關註和討論。
中國學生獨立學習不盡如人意
王夔介紹:“調研發現🏦,不同層次的教師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不同的。”高中化學老師認為沒有下降,和以前“差不多”;大一老師“大多數認為差不多”🧑🔬;大學高年級老師“多數認為質量下降”🧑🏿🌾🕓;研究生導師則明確回答“較前質量下降”。
王夔說⛹🏽♂️,他們發現對這一問題的答案之所以出現分化🧖,是因為高中主要是以升學率評價教學質量,“學生考試成績逐年提高、升學率逐年提高👷🏿♀️,怎麽說學生質量不行呢”?大學低年級因為學時和內容減少,學生質量問題並不突出。不過大一的老師們還是發現,有“20%~50%的學生學習有困難,多數學生處於懵懂狀態🎚,不適應大學學習方法,不會讀書、不會做實驗、不會提問題”💾。在大學高年級教師看來,這一問題更加突出,“大多數學生不會讀書🐪👨❤️👨,不會提問題𓀈⇾、討論,對學習沒興趣”。研究生導師對學生質量最不滿意,他們認為“學生不會查文獻🖕🏿、寫總結、綜述➰,學習缺乏動力、對研究沒興趣”。
這雖然是針對化學專業的調查,但結果卻與來自其他領域專家的感受非常一致🧏🏻♀️:中國學生在知識點的學習中出類拔萃,但在獨立學習和創新的研究階段✬,表現得卻不盡如人意。
讀、寫🧝🏿♂️、聽♖、說能力是最核心的科學素質
王夔認為,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高中這個關鍵階段沒有落實好科學素質教育📬🙏🏼。“科學素質分為三個層次,最外一個層次是知識和技巧;第二個層次是基本科學素質,也就是科學思想和科學素質🚣🏻♂️;最核心的科學素質,是讀👩🏻🍳、寫🧋、聽😘😱、說的能力。”
王夔說,這個核心的能力就是閱讀、分析、判斷、討論和寫作的能力🧘🏻♂️,與一個人的邏輯推理和理性思維有關🚁,決定著一個人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決定著一個人成年後自己發展的能力,甚至決定了一個人一生所能達到的高度✯👣。“可是,我們現在過於強調知識和技能,導致學生只知道結論,不知道科學需要取證和論證🤲🏽,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學科學。”
復旦大學原校長楊玉良說,問題出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教育重“術”不重“道”。“我們的老師往往只告訴學生結論𓀕,只教給學生如何做習題😰,而不告訴學生科學的歷史,不告訴他們學科的基本範式,以及範式中存在的缺陷🦵🏽。”楊玉良說,“這樣的學生會對已有的科學產生‘迷信’,不敢質疑、不會提問、不能創新🎦。只能跟在別人後面做做趕時髦的‘比基尼科學’,在知識結構和知識儲備上、在心理上🕋,都無法做好應對科技革命的準備💇。”
大學應加強基礎學科和通識教育
楊玉良曾看過一個對諾貝爾獎獲得者所學專業的分析。這項研究發現,大約85%的諾貝爾獎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都不是學生物專業的。“其他獎項非本專業獲獎者的比例也很高,不過物理學獎例外👂🏼,只有約20%的獲獎者不是學物理專業的”。楊玉良分析,“這與學科的特點有關,物理學是比較基礎的學科,而像生命科學等已經呈現出高度的交叉和融合。你會發現,如果不懂化學、不懂物理🔂、不懂數學♒️,你就沒有辦法解決生命科學中的問題。”
楊玉良建議,大學低年級應該多加強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的學習。“不過改變可能會遇到很多阻力。”楊玉良說,他曾試圖改革復旦生命學院的課程體系,但最後卻並沒有成功🛒。
而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則認為,應該加強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應該是教育中不可偏廢的兩個方面🤰,可是長期以來🫸🏻,“我們的高校實行的是‘計劃教育’‘按崗設教’,太過強調專業教育。比如電子工程系,學發射的只學發射👭、學接收的只學接收♉️。因此,我們的學生往往缺乏對學科全面了解🔜、整體的把握🕛。”龔克說🛹,“國外一流的高校都非常強調通識教育,這一點值得我們好好重視。” (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