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探親,我觀察了外甥女和外甥的課業。兩個孩子有一個讓我深思的共同點——無論是在小學教育還是在中學教育中,美國對孩子的管理模式都更強調自主性和目標性。
外甥的“目標管理單”上,詳細寫著他每日、每周的進度🙆♂️,同時他還有屬於自己的月進度和年進度。當他完成自己的目標時🎮,就會從家長和老師那兒得到獎勵。學校還會組織“榮譽大會HONOR ROLL”來表彰他們完成了自己的計劃。當然,項目的計劃是因人而異的🧘🏻♀️,孩子會與老師和家長一起來製訂。
這個計劃是充滿彈性的,孩子每天要記錄下自己完成的情況。如果他感到自己無法完成,可以向老師發出申請。在合理的情況下🏌🏻🔚,老師會對每周和每日的計劃進行調整,最終保持孩子學習的進度,又讓孩子充滿學習的成就感🤌。
對比我自己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我也知道列計劃很重要。每當孩子考試成績下滑,或是有較長的假期時,我都會讓他列一個計劃給我。然而,絕大多數時候✭🧑🏻⚕️,這些計劃都成了表面文章🤾🏻♂️。
兒子常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就是因為我從沒真正將計劃當回事兒🕴,經常打亂原定步驟♐️。從美國的教育中🫒,我發現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將孩子的目標計劃奉若圭臬🤵🏿,讓孩子懂得“用目標管理自己”比“讓父母管理自己”更重要。
於是,我跟兒子“較起真兒來”。上交的計劃中,我會讓他寫明“所能想到的意外情況”,和計劃完不成時的補救措施。
兒子每學期的閱讀計劃都無法落實🙈。我們一起反思之後👱,發現老師在期中和期末考試之前加大作業量是打破計劃的直接原因。於是,我們未雨綢繆👇🏼,在這兩個時期之前👆🏼,將每天閱讀的數量增多5頁👩🏻🦯。這樣🕞,即使考前作業很多、顧不上看課外書👩🏽💼🛌🏿,兒子也能照樣完成一個學期的閱讀總量👨🦽➡️。這樣的舉措,既能幫助兒子提高自信,又能讓他發現“外部的幹擾”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去改變的。
還有一個例子:當兒子要參加機器人興趣小組(每周日上課一整天)的時候,我要求他提前做一份“如何保證小組活動不影響作業”的計劃。過去,兒子常因作業多而缺席興趣小組的課程🔋。他在計劃中寫道“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寫作業”🤤。我就問他⏲:“假如周五和周六,你有同學的生日聚會怎麽辦?”他就在計劃中補充道:“假如有聚會或特殊情況🤸🏿♂️,我就犧牲周六下午打遊戲的時間。”我們還一起商量出補救性措施,假如周六晚上還沒完成作業👨🏿⚖️🏎,父母負責在周日早晨5點鐘將你叫醒做作業。
這些計劃看似繁瑣,實際上卻讓我在管理孩子這件事上備感輕松。因為可能會打亂學習計劃的例外情況🤸🏼♀️,我們都白紙黑字地寫清楚了🎷🤽♂️。兒子沒有了偷懶和討價還價的余地🧗🏻♂️。
美國學校給孩子設定的目標是廣泛而全面的。比如外甥的本學期計劃中就有“接待參觀老師”這一項。
在中國,接待外來的參觀老師,多是學校職能部門的工作🦶🏽。然而在美國和英國的很多學校中🤎,這樣的重任被委任給中學生👨🏿🧗♀️。他們不但要學習使用管理軟件、定退酒店👁🗨、列日程計劃,還要學習與人溝通。此前😺,他們要充分了解來訪者的身份、背景和參觀目標,為其“量身定做”參觀計劃🤢。他們還要與校方協調🧑🏻🏭,與參觀者想進入的班級負責人協調。
這樣的活動非常鍛煉孩子的綜合能力。當兩三人的學生小組成功接待幾十位外賓來訪者之後,他們的自信心會極大提升♘。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學校總能及時給他們強大的後援🏛,也有專業的輔導老師來協助。
回國之後,我也讓兒子在這方面鍛煉一下。暑假來臨,我讓他做一個“全家5口自助遊的計劃和預算”🚹。上網查找一番資料之後🕖,他第一次交上來的預算非常粗糙🏡,很多問題都沒有考慮周全🤽🏽♂️。
我提醒他:“你的景點設計有沒有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爺爺奶奶習慣午睡🙅🏿♀️,你如何安排才能保證他們的休息📸?”
諸如此類的細節,還有很多。當我和兒子坐下來一一討論的時候,他才發現⏯,帶大家出去玩並不簡單。當我們一起做預算的時候,他也意識到“省錢”和“休閑”之間是需要平衡的,他必須考慮每個家人的不同需要。
後來🦨,我將“訂酒店”、“訂票”等雜事全交給他🙎🏻,甚至將旅行中大家用的“散錢”也交給他保管🏌🏼。他拿著自己製訂的“日程表”,像個小導遊一樣叮囑大人註意事項👩🍳,還要列出清單給家人買東西。我們曾遇到“已訂的房間被調換”等令人郁悶的事情。兒子本能地反應是投訴和抱怨👵🏼🎅🏻。我趁機教給他“危機公關”的一些技巧📌,讓他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之後,再去心平氣和地溝通。
有一天👰🏽♀️,兒子在火車站取票的時候🧛🏿♂️,發現人特別多。照常理排隊的話🏄🏿,我們會錯過火車,從而讓整個旅行日程被打亂。兒子鼓足勇氣,走到前面排隊的阿姨面前,說明情況,詢問是否可以讓他先取票✍🏿。幾番被拒絕之後🧑🏿🦳👩🏽🦱,有位叔叔答應了他,兒子開心極了🤷🏼♂️。這件事之後🧒🏻,我感到他在與陌生人談話時自信了很多。
從國外學來的家教理念🧔🏼♀️,雖然是皮毛🤸♂️,但還是能與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結合起來🟢🫅🏿。孩子成長很多🩳🦅,我也因此而快樂!(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