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四省市小學生家庭教育狀態調查(中)


    家庭對孩子的隱性學業支持因素更值得關註

    家人共進晚餐 孩子學習更好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本次調查涉及北京👩🏽‍⚖️、黑龍江、江西和山東四省市2萬名小學生家長及2萬名小學生🏄🏼,將家庭教育中的影響因素劃分為顯性因素(主要包括物質經濟類有形的、可量化的投入)和隱性因素(包括家庭氛圍🏃🏻‍♂️、親子關系和家庭文化娛樂行為等無形的🧜‍♀️、不易量化🐦,但會間接反作用於小學生學業的因素)。

      調查結果顯示🍶:親子關系、家庭活動和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等隱性學業支持因素亟待關註🙅🏼‍♂️。

      融洽的親子關系是情感支持

      早在上世紀20年代🧑🏼‍💼,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梅奧教授就提出了“人際關系理論”,指出職工士氣、生產積極性主要取決於社會心理因素,取決於職工與管理人員以及職工與職工之間是否有民主的氛圍、融洽的關系,而物質環境😁、物質刺激只有次要意義🥣。本次調查的結論,證明這一理論在家庭教育中也有重要作用。

      成績優秀的學生家庭更多采用協商🕴🏼、民主的親子互動模式。數據顯示,“會聽取孩子意見”的家庭👱🏽‍♂️,子女成績優秀的占39.11%🧑‍💼,而子女成績較差的比例僅為19.90%。面對教育分歧,父母選擇“私下再協商”的家庭,其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高達76.10%,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家庭選擇比例僅為11.98%🤵🏽‍♂️。由此可見,在民主💇‍♂️、友好的家庭中,學生能充分發揮自主性和能動性🧗‍♂️,信任感被學生內化為學習潛力和動力🛩,運用於學習的自我管理中,繼而促進學業水平的提高🧑‍🦼‍➡️。

      對孩子的鼓勵和情感支持同等重要。調查中當問及小學生“你從哪兒感受到父母對你的愛”,選擇“給我鼓勵和支持”一項,成績優秀的小學生比成績較差的學生高出12.79個百分點🪒。研究發現♠︎,常以物質手段作為激勵和表達愛的方式,往往容易對子女造成誤導💂‍♂️,使他們將父母關愛簡單化為物質的滿足,此種滿足容易掩蓋🤹🏻、轉移或者幹擾小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相反,鼓勵和支持才是孩子內心持久的動力

      家人間的情緒理解與反饋不容忽視。調查顯示😜,家庭成員間對情緒的理解和反饋越好的家庭,其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越高。如當父母情緒不好時🍦,“能感受到家人支持和關心”的家庭🧚🏿‍♀️,其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最高🕎🧜🏽‍♂️,為74.12%💆🏼,而冷漠👩🏿‍🚀、疏離的家庭中,如“不如不說,說了更鬧心”和“說了他們也不能理解”,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12.48%和5.41%🧗‍♂️👨🏽‍💼。父母的消極心境會投射並傳染子女,尤其對較為敏感的孩子來說🧙🏼,如果父母的情緒不一致™️,則孩子的心理調適就比較困難。久而久之會給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影響其學習效果。

      本次調查還發現🔼,家庭結構對小學生學業水平有顯著影響。離異和再婚家庭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大大降低;而在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中🤘🏽,單親和再婚家庭又占了相對較高比例。除了家庭結構,家長對配偶的滿意度🫖、家庭矛盾或爭吵的順利化解、親子溝通中除了學習還有更為豐富的溝通話題🤹🏻‍♀️、理解性和支持性的親子溝通模式等🗒,都與小學生成績優秀的比例呈現明顯的正相關性🪚,反之亦然🧛🏽。

      豐富的家庭活動是智力支持

      數據顯示👨🏻‍🦲,“閱讀型”家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更高🪳。閑暇時父母經常“讀書看報”的家庭中,其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31.31%,高於“看電視、玩電腦、手機”(27.43%)😀、“朋友聚會、打牌娛樂”(24.90%)等家庭🧕🕑。調查還發現👰,學業水平較高的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也相對更多🤦🏻。由此看來,為孩子創設良好的“閱讀型”家庭氛圍對小學生學業成長的意義不言而喻。

      有意思的是👩🏻‍🚒,“爸爸經常和孩子做的事”對小學生的學業水平影響明顯🧏🏽‍♂️。在成績優秀的小學生中,爸爸能經常和孩子“一起玩智力遊戲(如下棋,迷宮、數字猜謎等)”的占比最高,為58.23%,其他選項依次為“打鬧玩耍”(56.54%)🧏🏽,“一起運動”(48.42%)👞,“一起聊天談心”(41.14%)🕐,“一起嘗試新事物”(40.83%)🧖🏽,“一起修理東西”(22.65%),“討論軍事、科技👸、政治、歷史等話題”(18.86%)🟫,“共同保守一個秘密”(13.9%)🚙👩‍🔧。

      小學生學業水平與家庭組織娛樂活動的頻率密切相關☞,家庭組織娛樂活動的頻率越高,小學生成績優秀的比例也越高。數據顯示,選擇“從不”🙅🏿、“偶爾”和“經常”組織家庭娛樂活動的家庭⇾,成績優秀的小學生比例分別為17.74%🪆、27.35%和39.19%。

      進一步對每周家庭成員共進晚餐的情況進行調查時發現,成績優秀的學生家庭,“幾乎每天”和“每周2-3次”家人共進晚餐的比例均高於成績較差的學生家庭👩‍👩‍👧‍👦。

      自我管理能力是能力支持

      訪談中🛏,對“良好習慣”最多的解釋是“預習、復習”,可見現實中家長的眼光過度盯在與學習相關的習慣和行為上,而忽略了培養生活行為習慣才是促進小學生學業成績的出發點和著力點。

      自主管理能力高的小學生學業水平也更高。數據顯示,當問及小學生“興趣班是怎麽選的”,能表達自己喜好願望🧑🏿‍🦰、獨立做出選擇的小學生(“我自己選的”)和能與父母商討聽取父母意見的小學生(“父母和我商量的”),成績優秀的比例相對“同學上👨‍✈️,我也上”🚶🏻‍♀️‍➡️🎡、“父母決定的”的比例高兩倍;在成績優秀的小學生中,隨自主管理零花錢能力的提高🈹,其學業優秀的比例也直線上升。53.30%學業水平較優秀的學生會將零花錢“攢起來,有計劃地花”,比成績較差的小學生高17.97%;相反,隨心所欲🍒,給多少花多少的學生中🤹‍♂️,成績較差的為13.91%,學業水平較優秀的僅為3.12%。

      自理能力強的小學生學習能力也強。當問及“孩子分內的事情總讓您幫忙👰🏼‍♂️,您會怎麽辦”時,在成績優秀的小學生中,“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比例最高🏄🏼‍♀️,為43.11%🔭,“有求必應”的比例最低為2.12%。在孩子專門負責一兩項家務活的家庭裏🙎🏿,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也相對較高🙆🏿‍♂️。這樣看來👩🏼‍🎤,並非把所有的時間都留給孩子學習和休息才是明智的選擇。那些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3.17%,而持有“孩子應該做些家務”觀點的家庭中📯,此比例為86.92%🏟,兩者相差懸殊。

      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說:“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成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則直截了當地提出“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由此可見,要培養小學生優秀的學習品質,首先要從培養良好的習慣開始。

      然而,本次訪談中🌽,幾乎全部父母都表現出對孩子學習的過度關註,而對於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只是“口頭上認可”,實際中卻處於放任自流狀態。本次調查的大量數據和分析結論,希望給那些過度關註學習成績的父母一個提醒,引發他們認真反思家庭教育中過於功利化的問題。(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4-12-10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