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6月25日,在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上👩🏼🚀,中、美工程院簽署了合作協議。協議簽署後,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與美國國家工程院院長查爾斯·威斯特親切交談👃🏼🧜🏻。 本報記者 趙青攝
“雖然我國在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中存在著很多問題,但同時也進入了一個難得的機遇期👤。”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雲鶴今天在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上所做學術報告中👩🏻🎨,明確提出這一觀點。
無獨有偶🏄🏼,緊隨其後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前校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長查爾斯·威斯特博士也在其報告中提出:“21世紀,許多國家在共同面對和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進行合作🤏🏻,這為工程師們提供了服務於全球利益的絕佳機會。”
全球都面臨工程師短缺
“我們必須提高公民中擁有物理學👩🎤、工程學和數學學位的人數和比例。”
“由於德國工程師缺失👎🏽,有些要從印度引進。”
“日本高科技行業工程師嚴重缺失👱♀️。”
查爾斯·威斯特博士🐌,先後擔任過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布什的科技顧問,把他最近搜集來的幾個發達國家對於工程師和研發人員的需求一一列舉在屏幕上🧏♂️。臺下聽眾席上許多中國工程院院士認真地用筆一一記錄下來🙇🏼♀️。
威斯特博士的學術報告題目是《21世紀的工程及面臨的挑戰》,這同時也是美國工程院的一個研究項目🏌🏻♂️🎍。在報告中,威斯特博士認為20世紀🧑🏽🚒,技術的發展推動發達國家的經濟不斷實現增長🧚🏿,進入21世紀,現代化的技術為更多的國家🧔🏿、地區和人民加速發展經濟提供了條件。
這種工程科學與工業全球化的趨勢,導致了各國之間競爭與合作並存🚓𓀙,對工程師的需求大幅增加。
而潘雲鶴院士所做《關於國家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的研究》報告中的一組數據更好地印證了這個結論👮🏿♀️。這一研究報告是中國工程院的一個重大咨詢項目,有170位院士、268位專家參加。
“全球近40%的雇主難以在市場上找到合適人才填補空缺,最缺的前三名人才是業務代表、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日本數字技術行業缺少50萬名工程師👷🏿♀️。德國急缺1.5萬名工程師⬆️,英國、澳大利亞🫅🏼、巴西、波蘭等許多國家都存在工程師短缺的問題。”
報告同時指出,在工程師短缺的同時🧍♂️,工程師的素質也正處於換代升級之際。美國工程院提出了面向2020年的工程師必須具備的關鍵特征是:分析能力🧅、實踐經驗🤴🏽、創造力👍🏿、溝通能力👨🏿🔬、商務與管理能力、倫理道德、終身學習能力等。
我國工程專業學生生源好但創新不足
由於全球依靠技術進步提高經濟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我國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面臨著難得的機遇。
“在未來10~20年,我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將進入一個難得的機遇期。”
潘雲鶴院士指出🚠,一方面我國大規模的製造業為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了用武之地📝,另外,我國龐大的基礎建設和交通運輸工程建設,為我國工程科技人員的成長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2004年9月,第三屆國際工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美國工程教育界最具影響力的組織——美國工程教育協會(ASEE)第一次選擇在發展中國家舉辦工程教育大會❔,它們選擇中國的理由非常簡單:“中國是未來的製造業大國🐦,未來的中國急需大量的工程師,工程教育在中國的前途不可限量。”
另外💸,潘雲鶴院士認為最重要的一個機遇就是我國的創新戰略已經顯現出良好的開端👨🏼🎤。國家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國內發明專利逐年增加。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具體目標:到2020年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5%以上☂️🚴♀️;力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與此同時,我國高等教育也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資源🏃🏻➡️。2006年,我國本專科的工科畢業生達到614萬人👂🏼,研究生達到41萬人🙇♂️。
對於這一點,威斯特博士的報告中的一組數據也提供了相同的結論🏄。美國培養的金融類學生最多,而中國培養的工科學生遠遠高於其他國家。
“我國工程專業的學生生源好⚖️🏈、規模大🍌🧑🏫,就業市場和創新空間廣闊,在這種條件下,就是要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潘雲鶴院士在報告中指出🧚🏼,我國在21世紀的發展中迫切需要五類工程人才:第一類,理論+技術實踐,解決工程問題的工程技術人才🤵🏿♀️;第二類🏃♀️➡️,理論+發展新技術🙆🏼♂️⚛️,發表科研成果的工程科學人才;第三類,理論+技術實踐+新技術在本專業的應用,技術集成創新人才;第四類🙋🏿♀️,理論+技術實踐+創新設計,產品創意設計人才;第五類✢,理論+技術實踐+創業與市場能力🚦🙋🏽♂️,工程管理與經營人才。
我國工程教育存在工程性與創新性缺位現象
雖然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面臨著許多難得的機遇,但是潘雲鶴院士在報告中同時指出了目前我國工程科技人才教育當中存在的問題。
“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著工程性與創新性缺位的現象🕺🏻。”潘院士解釋說,這種缺位具體表現在:一是教育過程中工程性缺失👦🏽,實踐環節薄弱👩🏻🚀;二是人才培養模式單一,缺少多樣化和適應性➖。另外,基礎教育也缺乏對工程科技創新的興趣培養。“在現在的中小學生中,想當科學家的多,想當工程師的少。學校註重對他們傳授知識🤵🏿,但忽視了從小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
潘院士在報告中也肯定了一些工程學科的成功教育✸。他說👨🏽💼,課題組經過調研發現我國工科中的土木類專業的學生普遍受到好評,原因就是這個專業的學生在上學時,經常有土木設計方法的實踐。
潘院士認為,對於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能力要求包括工程實踐💙、工程設計和工程集成🌕。
對於潘院士所做報告中提出的問題,工程院的一些院士們表示贊同。李國傑院士說,現在許多高校工程類專業的學生實習減少了🧛🏼♂️,有的甚至沒有了,學生們沒有實踐鍛煉當然沒有創新的來源👹。另外👹🙇🏼,現在工程教材陳舊𓀛,學生所學與企業所需要的知識脫節。
博士出身的大學教師幾乎100%沒有工程實踐背景
有教育學家認為工程教育的師資是個大問題🐧。原來在工程教育界任職的教師🆑,也在向著科學化發展。現在大學科技成果的評價方向強調論文和SCI,多數大學教師對自己的發展定位也勢必會向這個方面努力,於是工程背景被淡化。而大學發展的另一個趨勢是,更多的博士被聘為教師。他們在國內外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學習,寫出過優秀的研究論文。但問題是,他們幾乎100%沒有工程實踐背景🤸🏿。老師不會做工程,又怎麽能帶出善於做工程的學生呢🧇?實際上,他們對學生的幫助更多的趨向在科學方面🦹🏻♂️。
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汪應洛院士認為🦽,我國工程教育培養規模居於世界前列,但是工程教育創新🙌🏽、人才培養質量與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目標和現實需求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一部分在於應試教育🍾。
汪應洛院士說,高考是目前選擇人才相對公平的一種方式,但還是應該在某些方面進行調整,多方式選拔人才,在平常的教育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汪院士說🛵,現在工程類高校也在改進工程人才的培養方式,教材在變,給學生提供的實踐機會越來越多,參加國際交流的渠道也越來越多,但是這些都需要國家的大量投入🧒🏿。(記者 李新玲 原春琳 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