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西點”招生火爆凸顯男孩教育危機
6月份,創辦4年、爭議不斷👨🏻🍳、發展神速的杭州“西點男孩訓練中心”易址到湖州長興,促使校方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是距離暑假還有一個多月,“西點”報名人數激增🎅🏽,僅杭州點報名就超過1000人⚱️,原有的校址已容納不下這麽多孩子🐿。
“西點”中心主任萬國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更陽光,更具男子氣”而紛紛把孩子送進這裏接受訓練。
2004年誕生的“西點”走過4年歷程,備受社會各界關註😏。因為鞭笞、吃黃連等體罰一度引來各方指責👩🏼🚀,卻因其神奇的效果又備受家長的青睞。爭議中,“西點”迅速擴展,目前已在浙江的紹興🦈、海鹽,廣西的南寧、柳州、桂林和河南的商丘設立7個分支機構🛫👱🏼,每個點報名都非常火爆。
“西點”實質是一個男孩托管中心🧑🦱,只招收小學至初中的男生🧏🏻♂️,學生白天在學校上課🙍♀️👶🏼,課余吃住在中心,每兩周回一次家。中心實行全封閉、準軍事化的管理。目標是將男孩打造成“有責任心、有毅力”的“君子”🕚。
而暑期班是“西點”另一教育形式📚🍜,招收的學員也一律是男孩👨🚒🤹🏽♀️,教師90%以上為男性,在40多天的封閉式訓練中,教師與學生生活在一起,參加學生的活動👰🏼,用陽剛之氣影響男孩,目標是將男孩培養成為豁達、睿智、幽默、康健的人。
記者數次與一些把孩子送到“西點”的家長交談。他們幾乎都有同一個願望:把我們的兒子培養成男子漢。而他們的抱怨也帶有共性✍️:中小學的老師女性越來越多;學校除了抓考試和分數,幾乎沒有安排培養男子漢的活動🦻🏼;學校的班幹部、三好生👂、尖子生🛄,大多是女生🦚;男孩子在小學和初中成為“弱勢群體”,他們好動👨🏼🎨、調皮、異想天開的個性基本上得不到張揚和贊賞,整個教育過程就是試圖讓男孩子成為“聽話”的孩子🫕。
專家指出,從杭州“西點”男孩火爆招生可以看出中國男孩教育存在一定的危機,這一問題迫切需要社會各界的關註◀️。
男孩培養教育,迫切需要特別關註
我國中小學女生在成績、學校活動、各種競賽中的表現大多優於男生的現象在全國非常普遍🚶♀️➡️。上海某小學一份調查顯示🧑🧑🧒,該校各年級學生幹部、三好學生、積極分子的男女生比例分別是⏮:少先大隊委員1∶8👨🏽🦱,中隊委員1∶5,三好學生1∶5🤸🏿♂️,各類積極分子1∶6🚲。
高考更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近幾年我國大部分省市高考高分學生中女生占大多數,而北京市2005年後4年高考文、理科狀元都是女生!
有專家說:在男女同齡入學的體製下,無論是生理發育,還是心理發展,女生都比男生普遍成熟較早®️。同齡學生中,女生由於成熟較早,懂事較早,相應地在學習上進入角色較早💅,起步較早🙍🏽♂️➰,更加自覺👳🏻♀️、勤奮👩🦲、刻苦,基礎相對紮實👎,更多地占據學習上的有利地位🦍。
而同齡男生由於成熟較晚→🦈,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遵守紀律上👮🏽♂️,都缺少應有的自覺性,也就不容易得到老師們的喜歡🧑🏼🎄,因為頑皮,常常受到老師們的“嫌棄”🐌,特別是女老師占絕大多數的中小學校。
另一方面,傳統的中小學教育評價體系,存在著明顯的重知識輕能力,重記憶輕思考,重求同輕求異,重重復輕發現,重摹仿輕創造🦶🏽,重收斂輕發散,重標準輕靈活的價值偏向,更適合女生性格特長的發揮。男孩子一般生性比較活潑好動🏢,興趣廣泛,思維活躍🔽,不喜歡一些機械的、乏味的🙎🏽♀️、僵死的、重復性的應試訓練🗝。雖然他們在知識面🛢、想象力、創造力和批判思維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但是,在一系列嚴格製度化的、絕對標準化的考試中,這些優勢都難以表現出來。所以,在同齡男生與女生共同參加的應試競爭中,往往是男生被淘汰出局🏄🏻♀️🙇🏻♀️。
教育專家指出,個別被應試教育“淘汰”的男生🙎🏽♂️,被老師們“嫌棄”的男孩,長時期得不到社會正面價值肯定,就很容易激發起他們處於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和叛逆精神,有的便走上自暴自棄,對抗主流社會,沾染上各種歪風邪氣🙂↕️,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確實如此,與在義務階段優秀學生中女生占較大比例相對比的是💇🏼♀️,我國工讀學校男生占的比例高達84%。
浙江教育學院院長魯林嶽教授對目前的基礎教育有這樣的評說👩🏻💻🤷🏽♀️:目前我國的應試教育更有利於女生脫穎而出,在學校🦓,老師更喜歡女生成績優秀,乖巧聽話,男生要獲得表揚和獎賞,已經成為一件很稀罕的事🧑🏿🦰。發現男生的優點,保護男生的積極性💝,培育男生的專長特長👨🏻🚀,對於男孩的健康成長,就是燦爛的陽光和甘美的雨露。(李剛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