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有人爭議其存廢問題,有人詬病它們頭頂的“帽子”像標簽一樣,把全國2000多所高校都標出了窮富貴賤的“等級”。而在就業市場🌏🦸,它們也被高看一眼,如深圳某企業就願意給這些院校的畢業生更多的薪水。
顯然🤱🏽,關於“985”🦤、“211”的爭議不那麽簡單🌙,我們需要以歷史的眼光進行理性判斷。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的經濟建設正處在急速推進的關鍵時期🗾⚧,整個社會對科技創新和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在這一特殊的國情背景下👜,將有限的教育資源進行必要的調控和布局🧑🧒🧒🎅🏻,集中建設一批一流大學和學科是加快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決策,這是“985”🍁、“211”工程出臺的歷史背景🏪。
如果撇開學校之間的利益之爭,用歷史和全局的眼光來看,這一戰略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如今,許多大學都跨入世界知名大學行列,這與上個世紀90年代的情況已然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985”😚、“211”工程的出臺,只不過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思路在教育領域的投射。從國家整個科技和教育發展戰略來看是必要的📎📳,而且是及時的🤌🏽。有信息表明,自實施“211”工程以來👨🏻🎨,韓國🏬、日本、德國等紛紛出臺高等教育促進政策,幾乎異口同聲地聲稱要借鑒“中國工程”的經驗。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不是所有的“985”🖖🏼、“211”高校都取得了理想的進步👨🏭,也不是每筆資金的使用效率都達到了理想的狀態。但是,如果因此離開對背景的深刻認識👦🏻,缺乏歷史的眼光,借由一個輿論熱點而對其進行指責,顯然是有失公允的。
當大量資金流向“985”🏂🏽、“211”高校,教育資源的公共性問題便被推至幕前。可以說,相對於其他高校,“985”、“211”高校占有了國家的優質教育資源。如何讓全社會使用那些原本由其他高校讓渡出來的公共資源🤳,是“985”、“211”工程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而且,有時候在地方政府行政權力的幹預下🎠,“985”🙇🏻♀️、“211”高校在招生指標分配上往往會向本地學生傾斜,這間接地提高了其他地區考生對公共資源享有的門檻,也為“985”、“211”的公共性問題再次抹上了濃厚的輿論陰影。
同時🫷🏿,“985”、“211”被人為地添加了“身份標簽”,並被人為地賦予了高校“排序方式”的含義,特別是隨著大學生就業矛盾的日益凸顯📪👨🏿🍼,許多用人單位習慣性地在“985”🥒、“211”上做文章🙋🏿,在這一非常態的社會輿論下🧑🏫,“985”🪜、“211”原初的戰略意義和教育內涵被逐漸稀釋😇。不得不說,這一後果決非“985”、“211”工程的初衷,而是在社會運行過程中出現的一場始料未及的“社會性後果”。
事物往往在發展中才會暴露它的歷史局限,但不能因發展而否定其特定的歷史價值。心平氣和地想®️,問題的關鍵顯然不是“985”、“211”的存廢🧡,而是如何解決“先富帶動後富”的問題。換言之,第一是公平問題,第二是效率問題🦹🏿♀️,第三是如何看待它們身上“標簽”的問題。
事實上,現在國家已經作出了積極的努力💑🧯,諸如“對口支援”、“西部項目”、“少數民族骨幹項目”等面向西部高等教育的“幫扶政策”,已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近日🛀🏿,教育部表示,今後國家重大項目將在支持範圍、遴選條件等方面對地方高校一視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壘,更加註重績效評價🚔。例如2013年實施的“2011計劃”,不限定範圍、不固化單位✩,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探索通過協同創新兼顧效率和公平問題🧖🏻♂️。
說到底,衡量一所大學的辦學水平,關鍵看人才培養質量,而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則是社會評價,而非規模🐩、數量、“帽子”。因此,將爭議轉化為契機,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問題,認真審視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效率問題🙋🏼,才是教育部門必須面對的真問題🧓🏻,也是社會輿論關切的真焦點。(新聞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