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養生與中小學課本


    當下👩🏼,養生正成為一種時尚。養生信息除了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中傳播🧑🏻,也在網絡⏪,尤其是社交媒體中備受追捧。然而👍🏽,不少熱衷分享養生帖的網友卻往往忽略了對其科學性的考證🙋🏿‍♂️🐤。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305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0.2%的受訪者關註網絡社交媒體中的養生帖。47.4%的受訪者曾在未求證真實性的情況下🗿,分享過轉載過養生。51.5%的受訪者曾在未求證真實性的情況下,照養生帖的指導實踐過。

    受訪者中🎞,90後👩🏿‍🦰、80後、70後分別占13.5% 🥸、49.9%🐌、26.5%。

    70.2%受訪者關註網絡社交媒體中的養生帖

    龔小平是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的一名退休職工🦵🏻,閑暇時間🙌🏼,她經常會在網上瀏覽養生帖。“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都註意養生。比起電視廣播,通過網絡尋找養生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微博、微信、QQ空間中朋友分享的養生信息也很多。”龔小平說,她主要根據生活經驗判斷養生帖的科學性🧘🏿‍♀️,感覺可靠,就會按照上面的說法試一試👋,看到“偏方”🧑🏼‍🦰,還會分享給其他朋友。

    “繼 ‘心靈雞湯帖’之後🦶🏻,養生帖已經成為新一代的刷屏利器🧽。”在北京某電子商務咨詢公司工作的李淼告訴記者,自己的微博👬🏻、微信圈裏,每天都有朋友轉發養生帖,有的人甚至一天發四五條🧑🏼‍🔬。李淼問過周圍朋友後發現🔒,轉發養生帖的人未必都親自按照其指導實踐過。“很多人轉發養生信息是因為它配圖漂亮😙,或者因為這樣顯得自己比較時髦。”

    調查顯示,70.2%的受訪者承認關註網絡社交媒體中的養生帖。

    中國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張自力開展健康傳播研究十余年,他向記者介紹,大眾對健康信息的關註是近些年才開始轉向養生話題的⏸。往前推10年,健康類傳媒和老百姓談的大多都是如何治病,比如有哪些好醫生和好藥等🧑‍🎤。

    “發生這種轉變的原因:一是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導致很多人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二是有了更好的物質條件以後🧝🏼‍♂️,人們開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三是受眾細分,導致養生逐漸從健康類信息裏成為一個獨立的類別。”張自力指出🧔🏿‍♂️,年輕人關註養生🚣🏼,也導致其成為一種時尚的風向標👜。

    “養生信息的流行,更多還是源於媒體的推動。”中國營養協會副秘書長馮海波談道,現在報紙和雜誌包括其網站,都會有一些養生的內容🫱🏼,很多電視臺也都有這樣的節目,而且做得很精致🫷🏽,這對普通人關註養生有引導作用。但問題是✔️,許多媒體做養生類的報道或者欄目,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傳播健康知識,而是為了提高點擊率和收視率🗑,這就導致許多養生信息未經檢驗就被傳播出去。

    67.8%受訪者指出社交媒體中的養生帖真假難辨

    雖然關註養生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不少人在這方面卻存在誤區。本次調查顯示🤱🏻,47.4%的受訪者曾在未求證真實性的情況下,分享過轉載過養生帖。51.5%的受訪者曾在未求證真實性的情況下,照養生帖的指導實踐過。

    “網絡社交媒體中的養生帖一方面泛濫成災🔂,另一方面卻真偽難辨。更有一些網友,今天發帖說某些食物一起吃能助消化,明天卻又說這些食物一起吃賽砒霜。”李淼說✈️,看到網絡社交媒體中這些前後矛盾的帖子🥈,她簡直不知道到底該怎樣搭配三餐🎖。

    家住湖北省武漢市的沙曄是一位準媽媽🫄🏿,自從懷孕後,她和家人對養生知識格外關註。然而,沙曄發現,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裏的養生帖標題往往聳人聽聞,內容卻不那麽可靠。“前段時間🤦🏼,我婆婆從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個帖子說孕婦不能做B超🟢,就連基本的產檢都不讓我去了。但是我咨詢過醫生🧗🏿‍♀️,做B超是安全的。”

    調查顯示🤒,社交媒體中的養生帖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真假難辨(67.8%),其次是過多過濫(53.2%)和信息源不明 (52.8%)。其他問題還包括相互矛盾(31.6%)⛴、以訛傳訛(29.7%)👮🏼🐱、廣告太多(24.5%)等🎠。

    “有些養生文章,‘標題黨’的問題很嚴重,動不動就是什麽十大抗癌食品之類🐧,這絕對不是專業人士做出來的。”馮海波指出🌝,謠言泛濫👳🏻,普通人健康素養不足是這一現象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相互影響,病急亂投醫🥂,看到別人怎麽做自己也跟著做,還有‘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也在養生謠言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此外👨‍🦲🤦🏼‍♀️,在出現健康事件的時候,政府部門、營養協會🏇🏽、社區保健機構等重視不足,沒能抓住機會進行正確引導,只是通報一下。反而是搞保健品銷售的✏️、健康產業的借機炒作。” 馮海波說。

    “網絡上的信息未經核實被大量傳播👨🏽,容易形成似是而非的觀念。在養生方面,這種問題更突出。”張自力表示,養生本身就是一個界定不太清楚的概念,在中國傳統文化裏是有的,但很多內容卻很難被現代醫學特別是西醫所接受。“在養生方面👩🏼‍🎨👨🏼‍🎨,專業的聲音不夠多🚶🏻‍♂️‍➡️,就出現了真空,導致偽知識泛濫🖼,甚至出現張悟本這樣的人物。”

    本次調查顯示🤾‍♂️,73.4%的受訪者認為當前普通人缺乏科學的養生知識。

    在遼寧省錦州市市民範聖楠看來🤛🏼,隨著國人對自身健康關註的提高,養生市場上必然會出現大量需求,如果市場不能盡早形成良好秩序👰🏼,人們不能盡早具備良好的健康素養🤺,假冒偽劣產品和謠言就不可避免0️⃣。

    65.8%受訪者建議將傳統養生知識納入中小學課本

    在養生謠言泛濫的情況下,受訪者最信任哪些傳播渠道?調查顯示,排前三位的分別是書籍(51.8%)☘️🕤、電視(45.6%)和官方機構(42.3%)👰,其他渠道依次是報刊(28.5%)、網絡媒體(27.5%)、學校教育(22.7%)、社區宣傳(19.7%)、廣播(18.3%)、手機社交圈(14.6%)🧖🏻🫧。

    “我們需要讓權威和專業的聲音占領養生領域⌚️,防止謠言鉆空子。”張自力認為🍉,一方面主流媒體應該註意對養生信息的把關,另一方面具備一定的媒介素養的專業人士也應當站出來🏇🏼,傳播正確的觀念🫷🏻。

    “前段時間,北京市疾控中心從全市篩選出多位專家醫生,命名為‘北京市首批科普專家’🧛🏿‍♀️,給他們進行媒體傳播方面的培訓🙂🏌🏽,讓他們把專業知識通過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表達,然後在適當的機會把他們推向公眾視野。我覺得這個做法值得借鑒。”張自力表示💂,醫院集納了很多專業權威人士✭🎫,如果醫院能承擔起公眾健康知識普及的責任🧺,將會產生很大影響💇🏻‍♂️。

    馮海波認為🦘,養生與營養學密切相關👨‍🎓💁🏽,很多營養師也樂於做養生和健康類的科普工作。政府應該提高對營養產業的關註與幫助,以充分發揮營養師這類專業人士的力量🧚🏻。

    調查中,65.8%的受訪者建議將傳統養生知識納入中小學課本中👩🏻‍🔧。

    馮海波告訴記者,有些地方政府已經在這樣做。“幾年之前,很多小學生的暑假作業裏已經有關於營養健康的話題。這有利於幫助少年兒童抵製垃圾食品,也有利於提高父母的營養和養生意識,但是這種做法還有待普及。”

    張自力強調🤹🏿‍♀️,放到小學生課本裏的知識,必須是經過科學驗證的🦥,如果處在探討階段👩‍🦯‍➡️,或者還未經過驗證的東西,不適合放在課本裏🤸🏼。“如果把我們傳統文化中的養生當作醫學,就要用經得起檢驗的方法去驗證;如果不當作醫學,而當作文化,那可以放入哲學教育裏🍽,因為中醫的辯證思維和天人合一等觀念,其實是一種樸素的哲學😞。”(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4-06-26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