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15歲的潘昭怡頗有“老師”的樣子🛍️。
在綿竹👩🏿🏭、什邡重災區,因災提前放假回家的一群十七八歲的少年當起了小老師,為受災的鄉親們解除後顧之憂——
18日下午,綿竹土門鎮雙龍村帳篷小學副校長黃忠波拿起喊話筒吼著:“上課了!上課了!”大樹下30多名學生頓時停止打鬧,走進帳篷上課🙋🏻。19歲的師專一年級學生柳玉玲給他們講起了唐詩《贈汪倫》。
這是一所不同尋常的災區帳篷學校🧑🏿🏭,從校領導到老師,都是一群十七八歲的少年。
18歲的校長 15歲的老師
地震使土門等沿山鄉鎮的學校變成一片廢墟,孩子們只得終日玩耍。雙龍村建起帳篷學校後👌🏼,因地震提前放假回家的高一學生張勇,主動擔任了校長,他的表哥、18歲的黃忠劍則擔任了該鎮三溪寺村帳篷學校的校長。
他們組成了最年輕的校委會。與張勇搭檔的副校長廖歡19歲。三溪寺帳篷學校副校長楊建國17歲🆚,整個“班子”平均年齡不到18歲🎂🪦。
後來由於有人復課返校,由黃忠波接任了副校長。
雖然年輕🌁,校委會的工作卻一絲不苟。校長和副校長負責管理學校的物資分配、尋找老師🤜🏽🍯,教務主任則負責排課程表🧙、分發課本等事務😤。
教師隊伍同樣是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柳玉玲,孝泉師專大一學生;葉丹麗🧿,孝泉師專大一學生……在三溪寺帳篷學校,16名老師中除了2位稍大一些外,其余14人都不超過19歲👼🏼。
“生源”之好,大大出乎預料👮🧽。“來報名和咨詢的達到了200多人🦹🏽。”黃忠劍說。現在,每天在三溪寺帳篷學校上課的孩子有120多個🤷🏻🔮。
學校的帳篷裏放著一些水彩筆、羽毛球拍以及課外讀物,“這些都是誌願者提供的🧘🏽。”黃忠劍說🚴🏿♀️,現在最缺的還是教材和作業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20來本課本,雖然皺巴巴的,卻是學校最寶貴的東西”。
15歲小姑娘辦起帳篷小學
什邡市湔氐鎮天宮村5組的一處空地上,一藍一白兩頂帳篷,便是15歲的潘昭怡和她的幾個夥伴建起的帳篷學校。
潘昭怡是職中高一學生,由於校舍遭到破壞,她回到家裏📪。看到許多小孩無所事事🤧,小昭怡很是擔心。“要是我們村也有一所帳篷學校𓀅,那該多好!”
在村民小組長周祿明的支持下🐙,6月7日𓀜,天宮村5組帳篷學校開學了。
潘昭怡和周青分別擔任了小學班和初中班的班主任🎅🏽🏋🏻♀️,15歲的初二學生張晗🫳🏿、17歲的高二學生周璐等幾個大孩子當起了老師🏂🏽。
由於只有一頂帳篷,他們借來床單拉起簾子隔出小學、初中兩間“教室”👨🏽🦱。課桌是從茶館裏借來的幾張麻將桌,黑板是從廢墟中扒出來的兩扇門板,作業本是將一個本子裁成兩個湊和的◽️。
一位村民特意將學校的情況拍下來發到網上,籲請社會各界關心和支助👈🏻。陸續有人送來書包👩👧👦、課本、文具、小黑板和課外讀物。什邡聖修堂的教職人員,幫他們聯系到誌願者前來任教,附近抗災的部隊官兵為學校搭建起一頂新帳篷。
現在✨,學校的境況慢慢好了起來,學生也增加到27人。為了表達對好心人的感激🦸🏼,他們將《感恩的心》確立為校歌。
編後
顯然🧝🏿♂️,災難教育了新的一代。全社會眾誌成城抗震救災,深刻影響著孩子們的思想和行為🧜🏽♂️,感召著他們以自己的力量投入其中。張勇🙎🏽♂️、潘昭怡這群災區少年🤾👱🏿♀️,沒有屈服於災難,他們在感受人間真愛的同時,學會了關愛別人,學會了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社會責任。災後,我們應該做什麽🌤,我們可以做什麽——這群朝氣蓬勃的少年用他們的行動做了最好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