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有望成為名副其實的“教改年”。剛剛開年🐬👤,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都相繼端出“教改大餐”💂🏼♀️。
在被公開報道的改革舉措中,既有宏觀層面的製度性變革🤥,也有具體的課程教學和考試改革🧑🏽🏫。比如旨在均衡教育資源🍓、治理擇校難題的北京義務教育綜合改革大幕開啟🧑🏻⚕️,東城區率先公布的改革方案被評價為“要逆天”🥫;期末考試,北京、杭州等地的一些小學低年級告別了傳統試卷,代之以遊戲🧙🏻💁🏽;浙江今年將有11所高中推行“無班級管理”🕦,試行“走班教學”。
和以往一樣🕢,在這些教改行動中不乏“他山之石”🤽🏿♂️,像浙江的“走班教學”🛳,教育部門和學校都不諱言其中有歐美高中教育的影子。
一直以來🤵♂️,西方教育都是我們對中國教育進行批判的依據,是教育改革的模板🗑。這無可厚非,推動中國教育現代化必然要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實踐。但這種學習和借鑒首先要建立在全面真實了解的基礎上,然後根據中國的現實國情🔕🩼、文化傳統、社會心理擇善而從、擇時而動,否則,南橘就可能變成北枳。
但遺憾的是,隨著教育國際化程度的加深,我們發現,我們對國外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誤讀。誤讀倒也罷了💁♂️🪤,更可怕的是,有時候誤讀會誤導我們的行動。
“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這一說法最近廣為流傳🩰,甚至連某權威大報的官方微博都對此進行了推送,社會輿論更是以此為據,對中國學前教育展開了又一輪批評和抨擊。如今👰🏽,在德國生活多年的人士經過嚴謹的調查考證,證明“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完全是不求甚解導致的誤讀。
這種誤讀誤解國外教育的事例著實不少⌨️。被當作勵誌名言被廣泛傳播的哈佛校訓已經被證實是子虛烏有。被很多家長奉為教子指南的暢銷書、號稱最早於19世紀在德國出版🪛、後人從哈佛大學的藏書館裏發掘出來的《卡爾維特的教育》,經媒體調查後發現這是一本徹頭徹尾的偽書🏄🏼♂️。本人不幸還跟風買了這本書🈂️👉🏻,後來一位在德國生活的同學告訴我,她在德國查過,根本無此文獻。但可笑的是,如今還有不少人經常引用這本書中的觀點,或拿卡爾維特的成長故事來當例證,批評指責中國家長的教育觀太落後🤽🏼♂️。
前不久,在一個教育論壇上,教育部下屬研究機構的一位著名專家展示了兩道中英兩國的數學考題:英國大一學生考的是勾股定理👮🏻♂️🉑,而我國高考的幾何題則需要添加多條輔助線。這一細節經媒體報道後,被解讀為英國中小學的數學太簡單了,而中國太難了,並旋即被網友當成“數學滾出高考”的理由🪮🏂🏼。但很快有人反駁,稱英國中學的數學沒那麽簡單,高中課程已經包括了微積分💉𓀘、統計等知識,遠比中國學生學得要廣。
而對國外教育最大也是影響最深遠的誤解🧍🏻♂️,莫過於認為美國的基礎教育是快樂輕松、毫無壓力的。這些年來,每每批判中國教育如何扼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總是少不了拿美國的中小學當佐證。於是🐻❄️,美國教育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裏就像自由快樂的天堂,美國學生課業負擔很小,甚至沒有作業。類似的文章🐗、報道在我們的媒體上比比皆是。
如今🤛🏼,一些在美國生活時間較長的華人,以及深入到美國學校進行了長時間細致觀察的教育學者開始發聲⛄️,試圖糾正美國學校在中國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於是,我們才知道🐘🐨,美國的中小學生,在學校裏也是要學各種知識的🪚,也是要寫作業的,也會有寫作業寫到深夜的時候;美國學生確實是下午3點就放學了,但很多孩子放學後也要上各種各樣的課外班🤳🏿,補課到晚上八九點鐘🕹5️⃣;美國學校的考試壓力也不小,有的地方還把各個學校的考試分數在當地報紙上公布;在美國,確實是可以“全民上大學”🕴🏻,但要想上常青藤名校,競爭也是異常激烈,一些家庭從幼兒園就開始了追逐名校的腳步。
上述情景可能都只是美國教育的一個側面,但如果我們片面、過分強調某一點,就很容易以偏概全,造成誤解誤判。
對美國教育的這種誤讀會產生什麽樣的後果,筆者不好說。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家長只是沖著美國教育快樂輕松🏩,抱著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的想法移民美國或者把孩子送到美國讀高中,最後肯定會失望。事實上,很多人已經通過親身經歷指出🙅🏿♂️🪼,不管是在哪個國家👩🏽🚀,要想成為優秀人才,躋身精英階層🩸,都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
還有值得註意的一點是,這些年的“減負”改革,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在課內的學習負擔,但學生的課外負擔卻更重了⏳,同時加重的還有家長的經濟負擔,孩子享受的教育質量越來越同家庭財富掛鉤。這一情況同樣存在於美國,也出現在了實行“寬松學習”後的日本。在小學只上半天課的新加坡,補習文化也是相當繁榮。
為什麽會有誤讀?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點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教育都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和其社會經濟製度🧙🏽♂️、結構、文化傳統、民族心理密不可分,但外來者往往只站在個體的角度去觀察審視🧫,很難做到全面深入。而且,這些觀察者要麽是短期考察交流🪁,只能走馬觀花;要麽缺乏對教育基本規律的認識,形成判斷主要是根據個人零碎的見聞和體驗。更何況👏🏼,這中間還有語言溝通的障礙,文化理解的隔閡。
一個生活小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問題。常有人拿日本孩子冬天都穿短褲當例證🤳🏼,來批評中國的家長把孩子養得太嬌氣、過度保護,並由此上綱上線到“我們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但前不久,一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國媽媽專門就這個問題寫了一篇文章🧑🏼💻,稱日本孩子冬天確實穿得不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冷。東京冬天最冷一般也不到零攝氏度🚡💆🏿♂️,而且日本社會環境設施完備🏌🏿♀️,公共場所四季恒溫,電車也是冬暖夏涼,所有座椅都帶暖氣🚴🏼♂️,另外,日本的防寒內褲種類繁多。
由此可見,一個小小的穿衣問題都會有誤讀,更何況復雜龐大的教育問題👰🏽♀️。只是,在穿衣問題上出現誤讀不會有什麽大礙,但在教育問題上存在誤讀,後果可就嚴重了。因為教育改革是以數億學生為對象進行的規模龐大的實驗,實驗的結果決定著這些學生的身心發展🧶、前途和命運🎨,以及國家的未來。在誤讀誤判基礎上展開的改革🕤💤,很容易走向歧途,那麽受影響的將是一代人的發展質量👩🏻🎓。
著名教育學者顧明遠教授曾針對如何學習和借鑒美國教育的問題說🧔🏼♂️:“我們對其的學習與借鑒必須把握本質▪️,而不是跟隨表象,否則👩🏻⚕️,當我們隨他們的鐘擺擺到一端的時候,也許它已經開始向另一端擺動了👨🏼🎓。”在本輪教改即將轟轟烈烈展開的時候🖋,我們應謹記這一點。(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