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摘掉束縛幼兒思維的“緊箍咒”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這些行為特點和學習方法,引領孩子主動活動💆🏻,促進他們在原有水平獲得更高的發展,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的進行探究與思考🚶。下面以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二等分”為例,對幾位教師在多個活動環節上的不同處理進行分析探討☀️。

別將孩子思維引到狹窄的軌道上

案例1👨🏽‍✈️:故事《小熊分餅》講的是兩只小熊大黑和小黑不會平均分餅,被狐狸欺騙的故事。故事講完後🧎‍♀️,一位教師是這樣提問小朋友的:“小朋友,你們願意幫助小熊將餅平均分為大小一樣的兩份嗎🙂?現在我為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張圓形紙🥶,假如用圓形紙代替餅🏨,請小朋友動手試試怎樣將圓形紙平均分成相等的兩份?”小朋友很快探索出將紙從中間對折,並讓邊與邊對齊,將圓形的紙折成相等的兩份。而另一位教師是這樣提問的:“小朋友,你們願意幫小熊把餅分成大小一樣的兩份嗎?用什麽方法分呢🥙?請小朋友想一想告訴大家?”小朋友們踴躍發言🤹🏼‍♀️,孩子們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有的說用稱稱☝️,有的說用尺量,有的說用手掰……

分析: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問法,引來孩子不同的反應。前一個教師將圓形紙比作圓餅➖,引導孩子操作,孩子思考的結果只有一個🫄🏽,即只能用對折的方法將圓形紙分成相等兩份🙂‍↕️。而另一位教師的提問更具有開放性👩‍🦲,充分調動了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想到了用量、稱、目測等方法將餅分成相等兩份,圓餅就是圓餅🏌️,它不是圓形紙,就如同“O”不僅僅讀字母“O”📹,還可能是蘋果🦻🏿、太陽、足球、鳥蛋之類的圓形東西。用圓形紙代替圓餅讓孩子學習二等分🎏,只能將孩子的思維引到一個狹窄的軌道上,扼殺孩子想象力🍳,折斷孩子想象的翅膀🚴🏻‍♀️。在教育活動中,我們應充分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通過科學有效的提問,激發幼兒興趣,引發幼兒思考🍋‍🟩,拓展幼兒想象的空間,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孩子自己能做的教師就不要包辦

案例2👨‍🚀:小朋友學會將圓形紙分成二等分後,教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長方形的紙♿,並對小朋友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動手試一試,將長方形的紙分成相等兩份👩‍🔬,看有幾種分法。”小朋友們很快探索出將長方形紙的長邊和長邊對齊對折、短邊和短邊對齊對折把長方形的紙分成相等兩份🚅,也有些小朋友將長方形的紙沿對角相折分成相等兩份🙏🏽。對前兩種長方形二等分的分法,小朋友們都一致同意,但對長方形沿對角線對折分成的兩份是否對等👃🏼,小朋友們有不同的看法🛼。

針對小朋友們不同的意見😗,一位教師是這樣解決的:“長方形沿對角線對折分成的兩份是否對等呢?我現在來演示一下,把長方形沿對折線剪開🧑🏽‍🎓,再將剪開的兩個三角形的邊和邊🤦👨🏿‍⚕️、角和角比對🤽🏿,正好重合,說明這種折法分成的兩個圖形是相等的⛹🏿,沿對角線對折可以將長方形分成相等兩份👇🏽。”而另一位教師卻是這樣引導的𓀎:“為什麽我們有些小朋友認為長方形沿對角線對折分成兩份是二等分,而有的小朋友認為不是二等分呢?請說出你們的理由🧍。”回答不是二等分的小朋友認為對折後分成的兩部分圖形的角和角、邊和邊不能重合,所以不是二等分🤘🏽👩‍👩‍👧,而回答是二等分的小朋友則認為對折後分成的兩部分圖形看上去相等,還有的小朋友說在紙工活動中🫰🏽,曾經將長方形的紙沿對角線剪下🥁🚑,然後將剪下的兩個三角形的圖對比過📵🗣,兩個圖形正好相等。順著小朋友的回答,教師繼續提出🪇:“那就請我們的小朋友動手試一試,將長方形沿對角線對折後剪下,再將兩個圖形的角和角❔、邊和邊重疊後比一比,看兩個圖形是不是相等。”小朋友們通過操作🔃,得出長方形的紙沿對角線對折分成的兩部分圖形是相等的。

分析:發展幼兒的探究能力是實施科學活動的核心價值所在🩶。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我們的教師也在積極轉變觀念,多方創設條件,引領幼兒積極探究,獲得新知🗾。但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在細小活動環節上行為的轉變還不徹底,會自覺不自覺地回到原來的老路,說教、包辦的言行還會時不時地出現🪵😉,就像前一位教師在處理長方形沿對角線對折是否能將圖形分成相等兩份一樣,本應完全可以讓幼兒通過討論、自主探究解決的問題,硬是變成了教師的演示、說教。珍視孩子的生活經驗,給予孩子表達的機會,讓孩子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激發孩子的探究欲望,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品質🐆,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教師進一步打破頭腦中原有的禁錮,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幼兒為本🤷🏻‍♀️,讓幼兒自由飛翔。

能合作的盡量不讓孩子單打獨鬥

案例3✌🏼:教師將16名幼兒分成4組,並為每組內的幼兒同時提供了4種不同的操作材料,有天平和米,水和量杯,絲帶和軟尺以及紅棗,讓每個幼兒自由選擇一份操作材料,嘗試探索實物二等分的分法,並要求小朋友說出分的是什麽、用什麽工具分、怎麽分,並記錄下操作結果。大多數小朋友都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實驗操作,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躲過教師的視線👸,沒有按照教師的要求獨立操作,而是自行組合8️⃣,共同進行米的二等分實驗。他們一個負責將米添加到天平兩邊的盤裏,一個負責看天平中間的刻度,力求兩邊平衡,很快將米分成相等兩份🥯,在操作過程🤶🏽,他們盡情投入,一起討論,相互提醒🚵🏼,共同見證,記錄下實驗結果🫸🏽。任務完成後,他們又積極參與到其他小夥伴的操作活動中,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分享學習經驗,享受成功的喜悅🧛🏻‍♀️,獲得了積極的情緒體驗。教師發現孩子未按要求操作時,也沒有隨意的阻斷🩹,滿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探究欲望。

分析🌚:支持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究與分享交流👏🏻,引導他們在交流中嘗試整理💂🏽‍♂️🚣🏿‍♀️、概括自己的探究成果,是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精神,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有效形式😒,幼兒間的分工協作🐀、討論爭辯、合作交流的學習探討,可以使孩子們在共同探究解決問題的道路上撞出思維的火花🎂,獲得高於自己原有能力的新信息,達到11大於2的效果🎬。但一些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科學探究時😣,不管是什麽內容🈂️,往往立馬想到的是為幼兒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讓幼兒獨立地進行探究發現,似乎科學探究就是幼兒個體的獨立行為,不習慣也不願意采取小組討論、相互協作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探索實踐,忽略了合作學習的教育價值🌉。上述案例中兩位小朋友的自發組合、協同合作,本不是教師的初衷,但同樣獲得了積極的探究效果💒。孩子的行為告訴我們,也許有些科學活動,讓孩子分工合作🦹🏻,協同探究,更能激發孩子發現的樂趣,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3-12-02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