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北京市教委發布中高考改革征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征求意見。雖然此次“改革”還僅限於北京地區,但將來勢必會影響到全國。在很多人將目光集中在英語分數的減少時,作為一名曾經的高中語文教師🧑🏽🍳,我更關心的問題是🏬:面對180分🥩,面對突如其來多出來的30分,高中語文教學該怎麽辦?
第一,高考語文怎麽考?之前,全國卷及地方卷的語文試卷都是圍繞150分這個分值進行安排的♤,除了上海等個別地區外,試卷模式、題型分布比例都差不太多。以北京卷為例🪷,試卷分為基礎知識🏂🏽、閱讀👨🏻🦲、寫作這幾個大的模塊,其他試卷與此大同小異,僅有細微差別。每年,試卷分數比例⛹🏻♂️、分值都會有微調。但面對突然增加的30分,語文試卷的卷面應該會有一次大的變革。在筆者看來🟰,增加的這30分最好分配到基礎知識的讀寫和寫作上♤,這樣意義會更大。近段時間以來,漢字讀寫成為社會焦點🧑🏼🦳,而之前的高考語文試卷大多僅有第一小題考驗漢字讀寫,這顯然不夠。假如將漢字讀寫識記的分值擴大,那肯定會促進高中生乃至全社會漢語基礎的夯實。而寫作水平和質量不高🧑🏼🌾,一直是社會化的難題🏊🏿,有了30分的活動量,至少可以讓寫作題增加自己的分量😫🚪。甚至,完全可以把寫作分成兩道題,寫一大一小兩篇作文,全面考驗、鍛煉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
第二🤲🏿,語文教學怎麽教?高中語文難教,是高中語文老師的苦惱,因為語文學科太“活”⛳️👷🏻,幾乎沒有死記硬背的東西。如今🤟🧑🏽🦲,180分的分數,讓語文老師肩上的擔子陡然加重💂🏽。如果教不好👩🏼🎓💇♂️,那就成為“社會公敵”了。這種形勢下🤾🏻♀️,筆者認為學校、社會、家長應該給予語文老師最大限度的信任和寬容,讓他們遵循教學規律,把語文教好。語文,培養的是一種人文精神,是一種道德理念🥪,是一種內在的修養,是一種修身養德安身立命的工具。這些,不是背幾篇課文、寫幾篇作文能教出來的⚃🥑。語文老師要讓自己的學生多讀書🥢🤾🏽♂️、多看報✍️、多發表自己的意見,語文老師要讓自己的學生多認識社會➙、多觀察人生🧔🏼♂️、多了解自然。語文老師不要人雲亦雲💜,開發學生之前要先開發自己🫷🏻;語文老師不要墨守成規,帶學生走路的同時自己不能裹足不前。把基礎打牢,甘作人梯,這是語文老師的責任𓀔,也是義務。不能因為自己學科的分數增加了而得意忘形,不能把180分作為自己謀財謀官的工具,更不能胡亂教學“誤人子弟”👋🏽🙇🏽♂️。
第三,高中學生怎麽學?高中語文難學,這是高中生的共識,因為語文學科的考試內容太繁雜。在高考分數還是自己人生一大決定因素的形勢下🔮👨🏽🌾,高中學生應該把語文學科分值提高作為自己提高人生意義的橋梁。要多讀古人的書🦥,但不盲從,胡適說過💔,“因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當世”;要多讀文學,但不能迂腐,不要作魯迅筆下的“空頭文學家”🌠;多體察社會,但不躁動🖊,不要只會發牢騷🫸,“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這樣,才對得起那180分🅿️。要多寫文章🍙,寫自己的人生故事,寫自己的讀書心得♍️🤳,寫自己的理想抱負,這或許會成為自己將來步入社會的寶貴資產;要多思考,思考歷史🤾🏼♂️,思考現實♠︎,思考未來,不能把自己學成一個“書呆子”。要多寫漢字,讀懂每一個漢字的意義,讓每一個漢字的血液在自己這裏流淌、傳承。分數固然重要🪢,但一個人的人文素質和修養更為重要。
2016年,180分的語文高考試卷就會擺在我們面前👩🏼🦰,我希望我們的孩子、我們的老師以及我們自己💇🏻♂️,能答出一份完美的試卷!(新聞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