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在全社會公開征詢意見🦸🏼♂️,社會反應的強烈程度、持續程度超出許多人的預期。對於“減負”規定,一些人的反應是不可能實施下去,有人統計從1955年7月有關部門發出第一個“減負令”,至今“減負”已被前前後後喊了9次。還有人指出,即使“減負”順利實施🚴♀️🧓🏽,引發的社會問題,如課後補習熱潮💅、招生中更多的不確定🥷🏿⛲️,也會讓政策實施效果背離初衷。但是🎦,在吵吵嚷嚷的聲音中🥶,有一個聲音是一致的🏇🏽,即減負是個“一攬子工程”,需要家庭、學校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那麽🤷🏼♂️,減負這個“一攬子工程”中,究竟應該包括哪些內容,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厘清“減負”的社會環境裏究竟有哪些主要的不利因素,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這個“一攬子工程”的構成。
“減負”與家長。家長是構成抵消“減負”效果的直接力量,小學生都明白學校的負擔減下去了,媽媽會帶來更多的負擔🫰🏻。即使學校不能補習🔙、教師不允許補習🚴♂️,市場上的補習機構如影隨形🕙,發揮對學校“減負”的“代償作用”。而且👣,政府還不能像對學校一樣,禁止補習機構的正常商業行為💫。這樣⛹️♀️,不僅“減負”政策的效果出不來,家庭還增加了教育支出📨。
“減負”與學校。學校反對“減負”嗎🚔?盡管“減負令”直接針對小學🤦♀️,但是,除少數學校擔心影響自己的社會聲譽外,大多數小學並不反對。沒有作業,教師的工作負擔也少了,何樂而不為!“減負”如果真的造就一個嚴格執行上級命令、下午三點半就關門的學校體系,這個“減負”的副產品——一個低效、臃腫的公立學校體系,將會讓我們花更長的時間去改革它,美國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的公立改革已經說明了問題🚎。
“減負”與課程👩🏻🍼。為“減負”,政府一直征求普通公眾的意見🤷🏿♂️,這當然很好,但卻沒有一個專業的機構系統分析一下學生負擔的來源究竟有哪些。考試競爭是直接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甚至只是表象而不是實質性原因。課程標準在平衡知識和能力之間的搖擺,學生評價方式❔🙇、招生製度的落後,學校只會按照知識點考試🍏,不區分選拔考試與達標性考試,不體現能力測試和內容測試之間的差異,都說明了教育理論、學業評價和測量方面的技術進步還遠未體現在我國的考試、評價製度中🍊。課程管理和考試評價製度落後才是學業負擔重的直接原因。
梳理不利於“減負”的社會環境,會迫使我們仔細想一下“減負”的目標究竟是什麽。如果是為了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釋放學生的天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那麽,“減負”目標的實施至少有三個前提🗓,第一◀️,“減負”但不給補習機構留空間;第二,“減負”但不減學校責任,鼓勵學校開設豐富多彩的課程;第三,“減負”要改課程標準和評價標準,迫使學校由知識傳授轉向能力和情感培養。這樣說來🕵🏻♀️🧍🏻,“減負令”需要“減”學生作業,但小學要“加”特色課程,只減不加,會啟動傳統體系的“代償體系”👉,會促使傳統體系演變成“低效體系”,這都是我們不願看到的結果🚃。
其實👨🏼🌾,對於“減負”的製度意義,國外學者可能看得比我們清楚⚃。9月14日,隸屬於美國三大電視網絡之一的CNBC財經電視臺的全球英文網站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的教育計劃——從芬蘭的劇本開始?”的文章🏓,與眾多的華爾街精英、投資界名人一起,討論中國的“減負令”意味著怎樣的教育改革方向。有學者認為這說明中國在朝著芬蘭教育體製走,其主要特征是輕松🤸🏻♀️、自然的教育狀態和高質量的教育結果(芬蘭在歷次全球PISA測試中都名列前茅),而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在朝著美國實施國家考試之前的狀態走,即持續的教育經費增長但教育質量下滑🗼💇🏽,工會力量強大但績效問責缺失👂🏿。這說明🐞,至少在這些嗅覺敏感的投資界人士看來,“減負令”應該意味著未來中國基礎教育方向的選擇,如果僅就“減負”而談“減負”👸🏻,不考慮增加什麽改什麽,那視野就狹窄了👩🦰。(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