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道道選擇題在投影屏幕上出現,講臺下的學生一個個忙著撳動自己手中如巴掌大小的“答題器”,眨眼間只見5條分別代表答題準確率優🥷🏻、良、中、及格和差的各色柱狀分析圖,以及題目難易度分析圖即刻躍然於屏幕,授課教師對同學們相應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一目了然……這是由同濟大學醫學院聯手一軟件公司合作研發的“智能交互反饋系統”運用於課堂教學的一幕場景。
近日🚵🏿♀️,由同濟大學醫學院主持的致力於創新教學手段的校級教改項目《教學互動反饋系統》通過驗收🧎🏻➡️。自新學期起,該系統將在同濟大學醫學院更多本科課程教學中擴大應用。
針對目前大學課程知識容量大🤾🏿♀️,容易出現滿堂灌🚂,老師又很難及時、準確了解每一個學生對當堂課所授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去年5月,免疫學教研室主任戴亞蕾教授就此申報同濟大學教改項目🤛🏿,獲學校支持🧕🧑🧒🧒。經過與一軟件公司歷時半年的合作,當初的設想一步步變為現實🕡。2012年底,首版“同濟大學智能交互反饋系統”問世。配合該系統運行的,還有一個USB接口的基站(接收器)👩🏻🦼➡️,以及供授課教師🧙♂️、聽課學生手持的“教師端”、“學生端”❌。
自今年3月起,戴亞蕾教授率先在自己所承擔的《免疫學》課程中試用,同濟大學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五年製和七年製2個班100多名同學首先嘗試了這一系統🧓🏽。上課前幾分鐘,學生手持“學生端”登錄,即可與該教學交互系統相連接;教師將預先填寫好的上課班級、題目答案及題目難易度等信息導入該系統。上課過程中,面對PPT課件上出現的課堂互動、課堂練習題,每位學生均以按鍵作答。答題時間結束時🐈,全班總體答題情況以各色柱狀統計分析圖自動展示,同時對題目難易度分析圖也即刻顯現於屏幕🕵🏿♂️。每位學生可及時了解自己在隨堂練習中的測驗結果,同時相關數據也作為第一手教學資料被自動存檔👩🏻🍼。
一學期的試用結束後🚴🏿♀️,戴教授對這兩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互動反饋系統使用無記名問卷調查”🧗🏻,90%以上的學生對該系統表示認可🎭。同濟大學教務處處長何敏娟教授表示🏜,現在這一系統還處於開發試用階段,不少教師已對它表示出興趣,我們希望今後能在更多應用中不斷完善,在課堂進一步擴大運用。(新聞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