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電視🌉、報紙、網絡👉🏽、電臺各類媒體滾動播放地震災情,牽動了千千萬萬人的心,學生們也在每天不斷地接收災區前線的聲音。記者從本市中小學校獲悉,各校正積極開展各種社團活動、心理講座,對學生進行心理按摩👨🏽🍳。
大聲說出“我愛你”
柔弱的母親用脊梁為懷裏的嬰兒撐起立柱🪶,父親竭盡最後一口氣鼓勵身邊的兒子堅持挺過一百多小時……在盧灣區第一中心小學即將開展的“說說我有多愛你”的親子活動中🏄🏽,家長和孩子將共述這些感人的故事。
“希望孩子們在講述故事的同時,能體會親情的偉大👩🏽🦰。學會體諒父母,珍惜親情👨👩👧👦,更要將‘愛’說出口👶🏻,”盧灣區第一中心小學大隊輔導員耿愈老師說道,“在這個生命教育活動中,除了講故事🦩,我們還會安排家長與學生做些互動的小遊戲。”
此外💂🏼🧗🏼♀️,耿老師還透露🧕🏿,為了讓孩子勇敢地說出“愛”,在即將到來的父親節,他們將組織學生為爸爸寫封信📯,並通過學校的“溫馨信箱”傳遞至每位父親手中。
“愛心卡”釋放情感
自地震發生後👈🏽,死亡的威脅赤裸裸地展現在了孩子的面前😀。恐懼、害怕、痛苦……不斷地積壓在了孩子的心中。
為了緩解學生所承受的重壓,市二中學的愛心社團為同學們豎起了一面“墻”。這面墻“直立”在市二中學的操場上👩👦💲,每一名經過的同學,都可拿起社團準備的“愛心紙”,寫下自己對災區人民的祝福😇,貼於墻上👨🏿⚖️。小小的一堵“墻”,集聚著同學們滿滿的祝福🧑🎓🧑🏿🎄。
市二中學心理教師周宇指出:“這樣的形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執筆寫下的同時,釋放內心積壓已久的情感🧏🏼🤽🏼♀️,更可以讓學生懂得感恩。知他人之苦🧕🏼,了自己之福,學會懂得該珍惜已有的生活⛹🏻♂️。”
正面引導體現積極
在心理輔導課上,盧灣區一中心的心理老師余玨請孩子們將地震帶給自己最大的感受寫下來🚁:悲傷📴、害怕、痛苦🌑、死亡、傷心、悲慘、感動、同情、可憐🧑🏿💻、慘不忍睹、難受……
老師又問,你有沒有為哪件事情特別感動呢🧛♀️?於是孩子們又紛紛提筆寫了起來:母愛🧪、堅強、勇氣💖、不怕犧牲、求生欲望、勇敢🤛🏿、團結、眾誌成城🪠、力量……
“談到地震🖥👩🏻🦳,孩子們的反應都是消極的🦍🪶。倘若無人引導,學生便會將這種消極的情感進行到底🤸🏻♂️,”余老師說,“此時,就需要老師和家長來為孩子進行正面引導👩🦽。讓孩子從‘消極’中發現‘積極’。比如看到母親為拯救孩子而死🏵,雖然是死亡,但老師和家長可指引孩子看到母愛與堅強🌏。盡管無法將遇難者全部救出,但解放軍們不懈的努力可以讓孩子看到眾誌成城的力量📺🏌🏽♂️。”
余老師強調🤢,不能讓孩子只看到悲慘的場面👨🏽⚕️,而無視了人性的光輝。只需稍加引導,讓孩子明白天災無情人有情。這樣既能平復孩子的情緒👙🛬,也能讓孩子更有力地去克服他們面對的困難!
演練加強逃生能力
近期在盧灣區第一中心小學拉響了三次警報,舉行了以“鎮靜應對科學自救”為主題的地震抗災演練🙆🏼。此外,靜安區威三小學還特別請專家自編了一套《地震安全教育教材》,圖文並茂地向小學生介紹地震前兆、避險方法,及時補上一堂安全教育課。
遇到地震時👩🚒,除了能躲在桌子旁邊的避難方法,還有什麽科學的方法呢☯️👸?一中心的小學生都爭先恐後的搶著說💅🏻🫷🏻:“躲在墻角處。”老師在肯定他們的同時,還做了補充說明:也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廁所去暫避一時。於是演練再次開始✩,學生在老師有序地指揮下鎮定自若地躲到四面墻角,讓學生親身感受下。警報再次響起,千余學生三分鐘集體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