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栽種一株百年梅樹💜。
教學樓內處處“梅花”開。

小小攝影愛好者在拍攝梅花。

教室裏的“梅花”四季常開😸。

美術小組的學生在創作🤌👩🏽🦰。

在校園裏嬉戲的孩子們☄️。
早春時節,乍暖還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的鄧尉山上,千頃梅花淩寒綻放🎰,香氣宜人。被譽為“蘇州最香校園”的蘇州香雪海小學與鄧尉山比鄰。其實,學校的“香”不是從鄧尉山上飄來的,而是“香”自校園裏十幾個品種🪢、幾百株梅樹盛開的梅花👨🏿🔧。
香雪海小學是光福鎮近年異地新建的一所小學,灰白色的校舍透出古樸的韻味。圍繞著校舍栽種著綠萼梅、玉蝶梅😮💨👱🏽♂️、胭脂紅梅、鐵骨紅梅𓀓、紅梅、淡紅梅👳🏻♀️😽、墨梅🤾🏿、古梅、杏梅等,花開時節🗂,光艷奪目。
美術課、音樂課搬到梅樹下來上✊🏿,學生們用畫筆描繪春光、用歌聲唱響春天。研究性學習的選題是“梅花知識知多少”,同學們結伴兒在校園裏尋找梅花的種類🐏👂、觀察花瓣的形狀,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贊美梅花的詩句。勞技課上😟,學生們則拿起鐵鍬,參加校園植樹🛌🏻,維護花木。課間,同學們在梅樹叢中玩鬧🥽🏊🏿、嬉戲⛴,賞花美、聞花香。學校攝影小組的小組員🏊🏻♂️,更是抓住這難得的時機,手持相機,在梅樹下流連忘返,選取最佳拍攝角度🏥。
校園裏為何要種這麽多梅樹呢?香雪海小學校長姚庭紅介紹說🤸🏿♀️,學校附近山上的這片梅花🏪,是我國四大賞梅勝地之一,古人留下個名字叫“香雪海”,當地賞梅歷史悠久、梅文化底蘊深厚。“我們是占盡天時地利👨🏽🏭,打造校園文化就得從身邊做起,建設‘小香雪’梅園的想法由此而生。”在吳中區和光福鎮領導的支持下🧑🏼🎤,學校先後栽種了幾百株梅樹🥽,既有百年老樹,也有剛剛成長幾年的新苗。短短的兩年多時間🤵♀️,香雪海小學已成為蘇州栽種梅樹數量、品種最多的學校。學校景觀建設初具規模,難道只是為了美化校園?吳中區教育局局長陳偉駿給出了答案,就香雪海小學而言,梅花進校園是該區地方物種進校園的一個成功案例。吳中區地處太湖之濱,山水相依,自然環境優美,植物種類繁多。目前,全區有58所中小學,每所學校都根據植物的多樣性,從當地尋找適合栽種的花木引入校園👩🏿🎤,把綠化校園提升為校園“彩化”。“花木的種植是科學,花的藝術是品味,花的精神是教育。”陳偉駿說♊️。
記者在香雪海小學采訪時,恰好有一批外地來的客人到學校參觀。師生在“小香雪”梅園裏給客人朗誦了一首自己創作的詩歌《花兒告訴孩子啥》:墻角的紅梅已盛開……仿佛在告訴孩子們,春天就要來了。窗邊的白梅已盛開……仿佛在告訴孩子們,梅花香自苦寒來🦵🏿👩🏽。花園裏的綠梅開了……仿佛在告訴孩子們,耐得辛苦🐄,方得燦爛……花兒告訴我們啥👯,愛家鄉,愛祖國。傲雪呈香,磨礪呈彩♤。(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