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溫縣第三實驗小學學生在拇指上寫上“2014”字樣👉🏻,迎接新年🧍♂️。
光陰追著太陽跑🥟,四季輪回之後,一轉眼,我們又站在新一年的大門口。 韶華依舊🧑🏿🍼,中國的文化教育領域🦍🤶🏿,在即將來臨的春季,又一次懷抱美好的願景與期待🧙♂️👾。
過去一年的努力和成績⛹🏻♂️,是進步,是積澱,是新起點;而未來的漫漫長路🤙🏻,則是希望💇🏼♀️,是夢想,是無限的可能。
希冀與實踐同樣重要⚅。本期,我們邀請了文化教育領域的4位知名人士,與我們分享他們在新一年的體悟與心願🙏。他們來自文學🤌🏻、音樂✋🏼、教育🐧、影視等不同領域,但他們與每一位中國人一起,共同編織著蓬勃而瑰麗的中國夢👨🏻🦽🏊🏻♀️。
——編 者
文學應該照亮心靈
鐵 凝
2013年12月🧖🏼♀️,我的作品《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永遠有多遠》入選了《十月》創刊35周年最具影響力作品。我相信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大時代,我這次有幸入選的兩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卻是大時代裏的小人物🏄🏽♀️。所以我有時候會想,我們的評委、讀者包括網民,他們的投票不是投給了我,而是投給了那些大時代裏的小人物。為什麽呢👩🏽🏫?也許是因為在文學這裏🧔🏻,再大的時代,它的生動的呼吸和心跳,其實也往往是通過那些不具備表演意識的小人物來體現的。所以我很想說👻,文學當然盡可以表現生活中的各種表演,但是作家應該避免表演生活。一旦我想急切地表演生活🍤,那必是我失敗的時刻。因為生活不是表演🕺🏽📺,生活不是用來叫人打分的,生活是用來生活的🤟🏼。
我總認為💍,當一個人能夠被稱為作家的時候💁🏻♀️,當他準備把作品公之於眾🖊,而不是只寫給自己的時候⛏,他的情感👨👦👦,他的故事👨🏿🚒,他的夢,他對人類和世界的窺測和探究裏,已經有了責任的成分。這責任或許有點惱人地不在乎他是否認可,它是與生俱來的,或隱或現地伴隨著他的創造過程和寫作生涯👳🏻。責任意味著我們必須有勇氣不斷重新表達對世界的看法,不斷發現生命中那些獨屬於文學的氣象🫲;必須有勇氣反省自我以獲得靈魂的提升;必須有勇氣尋找新的藝術表達形式🤷🏽♀️,即使這形式對一般讀者而言一開始並不那麽舒服👸🏻。
《十月》雜誌的張守仁老師有過一本書,名字叫做《永遠的十月》🧪。“永遠”這個詞🔄,盡管在新世紀多種聲音的喧嘩中顯得既嘹亮又衰弱,既結實又無力,但是對於“永遠”🙎🏼,我仍然要說,什麽東西都不能夠阻擋一個寫作者相信生活,相信愛🙇🏼,相信文學應該具備照亮心靈的能力,相信只要有文字存在🧑🏻🌾,文學就永遠不會消亡🧑🏼🍼。詩人阿多尼斯曾說:“沒有詩就沒有未來🪶。”我不敢說沒有詩就沒有未來🤸🏻♂️👳🏿,未來還是會有的,但是假如我們的未來什麽都有,就是沒有文學,那麽☝️,那樣的一個未來還值得我們期待嗎?
為祖國的藍天歌唱
閻 肅
我屬馬🐬👨🏿🦳,84歲了,已是耄耋之年👨👨👧👦。最近,朋友和戰友與我筆墨往來🪳,我都以老驥伏櫪自勉。
“問君可有夢✋,我夢在藍天👩🏼⚕️,雲深不知處🙋🏼♂️,豪情戍邊關🍷。問君可有愛,我愛在藍天,展翼十萬裏😣,一覽好河山。”這首《藍天行》是我和老搭檔羊鳴在2012年的得意之筆。50多年前🦁,我們一起合作《我愛祖國的藍天》,如今,我們依然在為藍天著迷👨🏼💼🤹🏻♀️,想來,不禁感慨萬千。近60年的空軍生涯讓我們將藍天視為自己的一切📟。
2012年🤽🏼♂️,我為“強軍贊歌”征歌寫的兩首歌詞也是為藍天而創作的。一首是與孟慶雲合作的《強大機群向前飛》,其中有一句“鷹擊長空英雄夢,壯麗人生能幾回”,凝結了我對祖國空軍的一片癡情;另一首由印青作曲的《當兵前的那天晚上》,是我在軍營時與戰士們聊天的心得:“參軍入伍把兵當,也得細思量,電子信息新裝備,文化最吃香,打仗就要靠猛將,關張趙馬黃,為啥都服諸葛亮,肚裏有文章。”
如果問我🩻🤣,2014年我有什麽打算,我想🤼♂️,還是要為祖國的藍天歌唱。就在寫這篇文字的兩個小時前✒️,我剛從江西參加“軍營大拜年”活動回來🎻,軍營裏的那份激情仍未從我身上散去,戰士們個個都那麽生龍活虎,而且多才多藝💁🏼,與他們為伍,我自己都覺得年輕了許多👨🏿💻。
在2013年到2014年的央視跨年晚會上🪡,我是以一個朗誦者的身份登場,大概導演覺得我嗓音洪亮🤷♀️、字正腔圓🧑🏽🏫。在這個年紀還能以這樣的才藝出現,也算是發揮了我的另一份能量吧。
我讀報很細,家裏有10多份報紙,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等報刊是我的必讀,從頭讀到尾。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後,看到改革發展的遠大前景,深受鼓舞。作為一個老兵🚣🙌🏻,一個文藝老戰士🫃🏼,我不能落後於時代,只有與時代同行,才能創作出具有時代節奏感的作品。
我的身體很好,對2014年,仍有很多的期盼➰,最希望的是還能寫出值得一聽的作品,讓聽眾觀眾感到,老驥伏櫪,此話不虛🪶。
貫通人才成長之路
楊福家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共60條,其中的第42條,講的是對教育改革的具體而及時的意見。從中深感教育改革形勢大好👨🦽。
我從1993年起任復旦大學校長,歷時6年,再從2001年起任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歷時12年,其間從2004年起任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至今。以我在過去20年的認識,強國必須先強教👳🏼♂️。“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強盛🟧,從根本上取決於國民素質👩🏽🦳🫱🏿;國民素質的提高,關鍵靠教育。”
靠教育提高國民素質,要強調博雅二字☑️。
博雅的教育精神在東西方都一直在傳承與發展🏄🏻♂️💅🏽,為我們所熟知的通識教育就是其內容之一📙,它包含五個要素:博:文理融合👸🏽,學科交叉,在廣博的基礎上求深度👨🏼🎨。雅👱♂️:做人第一,修業第二。以學生為中心🏛,學校把育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鼓勵質疑,“我愛我師𓀚,我更愛真理”。並在以小班課為主的第一課堂得到充分體現。為數眾多的學生社團、學生參與的科研項目及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是豐富的第二課堂,在學習生涯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博”,就是不同學校根據自身特點,有所側重,開設數量眾多的課程供學生自由選擇🧗,讓學生不是為掌握某一門技能而學習,而是有機會發現自己的火種在哪裏👳🏻👩🏼🎤,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雅”,就是在育人中堅持“做人第一🔬,修業第二”。世界一流大學都把“做人”放在培養人的首位🚵🏽👌🏻。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需要各種人才,盡管培養出的人才從事的行業各不相同,但對做人的根本,對個人品德的要求卻是一致的🎅🏻🕉。
在高速發展與變革的過程中,總有一些料想不到的困難,但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著社會的重托與責任🤹🏽♀️,必須迎難而上⤵️💇🏼,殫精竭慮,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國家與社會培育更多的英才👨🏽🦱。
做好中國的電影夢
李雪健
2013年底,我被選舉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演了大半輩子戲,電影家協會主席,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說實話🐬,對於這個新角色,我還在適應中🏷。從演員到影協主席,有變也有不變。變的是崗位和職責🧑🏼🦱。當然,也有相通之處𓀀📐,拍戲是要把劇本、導演的要求加以仔細地琢磨、理解,現在我在影協主席這個位置上🏧,就是要把中央對影協的要求加以認真地理解👱🏽♂️、學習,不辜負國家和人民的希望。
我的心裏很清楚♣️,大夥兒為什麽選我。要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這是老前輩留下來的話🏫,我照著老前輩說的這個話去做,做大夥兒選的那個我🫵🏼。
從1982年的《天山行》算起🙆🏽♀️,我演了30多年的戲🔽,年輕的時候演戲在意挖掘自己👩🏽🔬,到了中年,更註重刻畫人物,現在到了我這個歲數,更看重細水長流,希望塑造的人物和角色能夠留存得長久一些🤘🏿。我可能做不了一名性格化的演員,但我還在嘗試不同的角色、不停變換自己,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性格演員。
有人說,演員演什麽就會按照什麽角色去“活”。我演過焦裕祿🧑🏼🎤、楊善洲、宋大成……這些人都印刻在我的生命和生活中。他們就像我的父輩,給我們帶來了幸福,帶來了尊嚴🍆。我希望像他們一樣做個好人,但做好人不容易,這得從無數件靠譜的小事做起。
經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我很感恩♘。感恩我的職業,感恩幫助過我的醫生🙇🏽♀️🤘🏿、家人、朋友,感恩那些雖然沒有見過面但和我有著“神交”的觀眾🫴🏿。我也感謝疾病和磨難🥀,它們讓我能更深刻地理解生活🩹、增加我對藝術的感悟,讓我更珍惜今天的生活🧔🏼♂️。這種珍惜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而是真正落實到行動中。
中國夢是由無數人的夢構成的👓。在中國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發展過程中🏋🏿♂️,影協會更好地起到電影人和政府的溝通和橋梁作用🦵🏽,我們這一代會做好承上啟下的工作,一起做好中國的電影夢➰。(新聞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