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5日🧏,一句“社會閑散人員”使北京大學對那些在北大的“蹭課族”定了性,屆時,北大將以抽查學生證的方式肅清教學樓中的非北大學生。消息一出,在杭高校的“蹭校族”們不禁汗顏,他們當中有回學校“蹭文化”的年輕白領,有“蹭食堂”的節儉夫妻,還有“蹭課”的外校學生😒、在職人員🧗🏻♂️。“‘蹭校族’擠占教育資源了嗎?”“‘蹭校族’影響學校教學秩序了嗎🏊♂️?”一時間,網上出現了各種聲音🤲🏽🫴🏻。
不過,杭州的高校大多顯得比較寬容,部分高校還讓“蹭校族”變得名正言順☕️。
“蹭一族”在杭州高校遊刃有余
廉價食堂飯菜、廉價運動場館設施、豐富的課堂、偌大的自修教室👨🏽✈️、各類講座,當一名大學的“蹭客”,似乎真的是很幸福🌮。
除了這些“常規蹭”🥗😎,還有年輕人把拍攝婚紗照的地點“蹭”進了學校——浙江林學院有東湖和衣錦兩個校區都有植物園的風光🧙🏼♂️🐸,所以幾乎每天都有數對新人來這裏拍照,最多的一天,居然接待了72對新人前來“蹭”婚紗照外景!對此🙅🏿,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說:校園本身就應該是對市民開放的。
浙大新聞系大四學生陳偉說🚴🏻♂️,今年暑假前,他們班上相繼來過身份各不相同的“蹭客”👩🏻💼:一名是附近浙江工商大學男生楊同學🏄🏽♂️,另一名則一直默默坐在教室最後的來自某機關的中年男子🚣🏻♀️,“當時大家都覺得挺神秘♦️。”
“小楊問我們要走了課程表👩🔬,說只要和自己的課程不沖突🧫,就來聽,如果萬一有課程、教室的調動🤵🏻♀️🕺🏼,就通知他。”陳偉說,小楊來聽新聞類課程,是出於興趣,“如果老師講得一般🦏,他下次就不會出現在這個課的課堂上了。”
而另一名中年男子則表示自己是某機關的工作人員🍤,“每次看到這個叔叔輩的學生拎著公文包走進教室時,一開始老師和我們都會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他。”小陳回憶,那個機關工作的男子說,對公關🤵🏽、寫作等實務課程特別感興趣❌,很想好好充充電,“筆記做得比誰都仔細🫄🏽,有時我們還有點不好意思。”
這個學期又新開了很多選修課,陳偉說,不知這兩位“蹭客”會出現在哪個班級裏。
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的會計課堂上📨,有時會出現好幾張陌生面孔🤹🏻👩🏻⚕️,系裏老師介紹說,有些陌生人是在校外聽過學校老師課的白領,“因為老師的課講得比較好🥉,所以白領們成了‘回頭客’。”
“蹭課”現象只是偶然的風景
網絡上,很多言論表示,“北大向‘蹭課族’關門”的做法不夠寬容大度,但也有很多人關心,北大裏的“蹭課族”究竟嚴重到什麽程度⏳,以至於“導致教育資源的需求擁擠和供給不足”?
在杭州某媒體工作的北大研究生沈小姐表示🚣🏼♀️,北大的“蹭課族”確實已經有些“過火”:“一些人文社科類的知名老師的課程🔬🎁,連老師本人自己帶的學生都有可能聽不上🥖,一些本來是小班教學的課程,學生過去一看,發現座位上早就已經是校外‘蹭課族’的‘占座書’捷足先登。這已經影響到了北大本校學生的聽課權👨🏼🏭🦑,不斷湧來的外來聽眾也讓一些教室人滿為患🪳,聽課效果大打折扣。”
“一些原本是針對特定授課人群的課程,本來內容應該窄而深🔭,但到後來,為了適應大眾🔵,老師的講課變成了脫口秀。”
從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比起北大,杭州各高校的“蹭課”現象只不過是課堂上偶然的風景👨🏻💼,學生、老師都保持了一種寬容態度,沒有出現過學校表示要排斥“蹭課族”、“蹭飯族”或者“蹭自修族”等等情況🧜🏿♂️。
對於擠占學校資源的說法🔊🖕,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教師黃曉燕不認同:“一所大學的意義,本來就應該包含對周圍的文化輻射作用🤸🏿♂️,怎麽能僅僅是為學校的人服務呢?”
浙大學生錢嫣說,其實,學生和“蹭客”👩🏻,一般來說都還是能“和諧共生”的,但也不乏不和諧音,比如晚上自修室裏🫸🏿💣,有些社會上的人會肆無忌憚地在教室裏打電話。
浙江大學西溪校區的後門,就是杭州學軍中學,附近還是數碼電子產品一條街➾,每到中午,食堂裏不僅能看見本校大學生,還能看見西裝革履的社會人士、穿著校服的高中生等等。
“到了中午,可以看到好多高中生在排隊用餐,附近辦公樓裏的上班族也來了,買飯的隊伍變得好長啊🐹。”錢嫣說,因為學校有些食堂接受現金付款,而且外來人也允許辦理用餐電子卡🤱🏼。
蹭飯者最多出現在今年暑假期間,豬肉等各類菜價原材料價格上漲之時,本該寂寥的浙江大學西溪某食堂,卻空前火爆,無非是因為大學內食堂菜價受學校政策調控,沒有漲價💆🏼。食堂工作人員有些無奈地說🔬,有些外來食客不習慣把餐具收拾到清洗餐具的傳送帶上,吃完就走👨🏻🦼。而當時也有校內學生表示憂慮,“這些外來食客不是在稀釋國家對高校的資金支助嗎🏵♕?”
高校讓公眾“蹭校”名正言順
其實關於“蹭”高校資源的問題👉🏽,在杭高校已經有許多“創意”,讓“蹭”變得名正言順🚊。
首先是杭州下沙高教園區,從三年前開始🎣,14所高校的學生就可以相互“蹭課”🙅🏿♀️;兩年前,杭州下沙高教園區14所高校特色專業課程“破墻”👱🏿,由學生進行互選🪞。“我們學校現在有一門‘外貿單證操作’,下沙其他13個高校都有學生過來聽課🧒🏿,很火👋🏿。”浙江金融學院會計系副主任孔德蘭說,雖然學校規定外來的大學生要攜帶“選修證”,但事實上只要想聽課,即使沒有選修證,老師也不會為難學生🐨。“有人肯來聽課,必定是想學才來的👨🏽🎨🧏🏽♂️,我們不認為這樣會影響教學秩序。”
而浙江林學院表示♨️,在不影響師生正常教學活動的前提下,市民都可以到學校運動場鍛煉🧑🏿🎤、到圖書館看書👩🏽💻👇🏽、到校園裏參觀、到食堂吃飯等。
林學院現有兩個圖書館,一直以來該校的圖書館堅持實施開放政策:市民和該校學生一樣🏊🏼,不需要憑借任何證件就可以進圖書館看書👩🦽➡️👩🏻🎓;而如果市民想把書借回家看的話👨🦱,也只要辦理一張借書證就可以了,所以在圖書館經常可以看到市民和晚自修的中小學生。
到林學院來“蹭課”的市民不多,但偶爾也會有當地的市民想利用林學院相關實驗室做一兩個實驗、查閱一些標本,學校也提供免費服務。(陳勝偉 楊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