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勞動課太有趣了!”6月7日,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河流鎮陳家小學的同學們異口同聲地發出了感嘆。
原來,為落實“雙減”政策,讓勞動教育變得有趣有用,該校將教學樓前面10余畝的空地開辟成“開心農場”,供學生自由“耕種”。
一到課余,“開心農場”裏到處可見同學們忙碌的身影。學生們會利用空閑時間到勞動實踐基地,給蔬菜果樹澆水、除草、除蟲,並整理成“蔬菜成長周記”來記錄它們的生長情況。“百果園”裏的花開了、果熟了、都帶給孩子們無限驚喜;“優草園”裏的金銀花、紫蘇等發芽了,同學們帶著相機來拍攝、記錄著它們一點一滴的變化,興致勃勃探索著大自然的秘密。
“開心農場”不但為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增添了樂趣,還成了陳家小學開展勞動教育的“好幫手”。每個班級承包一塊責任地,學生參與到作物生長的全過程,學習播種、栽培、管理等農事,並邀請有經驗的家長講解本地常見農作物、蔬菜的種類、種植季節、收獲季節以及種植方法和技巧等。讓每個學生都能從大自然中收獲知識,激發他們的勞動熱情,培養他們的勞動技能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品格。
在校園內開辟“開心農場”,將學校教育從課堂延伸到了課外,是河流鎮陳家小學註重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一個新舉措。
如今,河流鎮陳家小學全面實施課後服務,學生勞動實踐的時間更充裕,學校不斷拓展勞動教育的內容與形式,200余名師生人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責任田”。河流鎮陳家小學的“開心農場”不僅為校園增添了綠色,還為學生提供了親近自然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參與勞動實踐,學會與他人分享,收獲勞動的快樂。
河流鎮陳家小學史方表示,該校正在將學校的“開心農場”打造成學校的辦學特色,希望學校的“開心農場”成為落實“雙減”政策的成功“試驗田”。
文章來源:學習強國/全國學習平臺展播/山東學習平臺/教育視窗【校園文化】/2022-06-14(轉載時圖文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