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範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曙明計劃”西部誌願者慰問團紀實(一)
6月6日🫳🏼,上海師範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曙明計劃”西部誌願者慰問團一行6人飛往雲南👩🏿🦰,對我校西部誌願者進行了為期6天的慰問。

考察團人員合影
“曙明計劃”由我校教育發展基金會與上海韓哲一教育扶貧基金會於2009年9月聯合啟動,旨在鼓勵大學生為貧困地區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幫助🧑🏼⚖️、聚合大學生誌願者的能量,動員社會力量關註貧困地區的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意設計助學公益項目的能力,籍此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近年來🛄,上海師範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多方搭建平臺♙,通過開展西部支教🤽🏽、組織西部教師來滬培訓、無償援助資金設備物品等形式,為發展西部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參與此次慰問團的主要人員有🎖:上海市社團局基金會管理處王正敏處長、校教育發展基金會劉方秘書長🐳、誌願者所在學院的副書記及陽光種子行動誌願者等。
孟連公良鄉公居村小學🤳、公信鄉中學和普洱市特殊學校
此次,他們將參觀考察上師大教育發展基金會常年捐助的普洱市特殊學校,並探望上師大在孟連的西部誌願者們,考察慰問他們所支教的孟連公信鄉中學和孟連公良鄉公居村小學。同時在這一路上考察團的成員們也聯系了2010年8月在上海師範大學接受教育培訓的多位西部的老師,對他們接受培訓之後的教學工作進行了溝通和交流👮🏿♀️。
西部教育培訓班趙江飛、蔡宗英🤶、邢波、 張靜老師和考察團劉方老師合影
據了解,慰問的4名誌願者中🍴,有3名誌願者在支教一年後理應回上海的時候🌓,選擇了留下,開始第二年的支教。除了把時間全力奉獻給山區的孩子,誌願者們也在網絡上記錄他們的故事。記者發現,他們寫下的是極其樸實毫無修飾的語句🧍♀️,描述了他們住的地方,教書的地方,孩子們之間發生的事👨🏽🎨。登陸誌願者的博客👨🏼🎨,印入眼簾的是這樣的句子🤾🏽♀️🛐:“天沒亮的時候,孩子們從山頂上走又陡又窄的山路,急急忙忙地趕到位於半山腰的小學🧜🏼♀️,到學校後他們是那樣的開心,那樣的活潑”。“宿舍的瓦也由於年久失修✊🏼,瓦上有多個破洞。孩子們由於被子薄很冷,只能兩三個人擠在一張床上一起取暖,每次我說把我的被子給他們蓋的時候,他們總是很懂事地🪯,很樂觀地騙我說不冷,怎麽也不肯要”🎅🏼。
公信鄉中學孩子們的宿舍
秘書長劉方表示:“文具,書本,食物☞,這樣的幫助只能是‘冰山一角’🦤,多麽希望能夠為他們‘修瓦📙,加床🧑🏻🦯➡️,添被’,這次考察的意義是為了切身地慰問誌願者,也考察學校的真實情況,讓以後的幫助更加切實可行🧔。”(上海師範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供稿供照)
考察團所買體育教材
【相關資料】
----------------------------------------------
【博愛基金】考察普洱特殊學校
2008年 捐贈5萬元捐助學生10位(支出5000元)
2009年 捐贈5萬元捐助學生40位(支出20000元)
2010年 捐贈10萬元捐助學生110位(支出50000元)
2011年 捐贈36萬元(港幣)擬捐助學生15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