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很多來自中國的工程師,他們修鐵路、造橋梁,非常了不起。於是我也夢想成為一名工程師,服務家鄉的建設。所以得知招生信息後🕐,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來自東非肯尼亞的丹尼爾這樣解釋自己來到中國學習高鐵技術的動因Ⓜ️。與他一樣帶著高鐵夢想,到中國高鐵技術最高學府——北京交通大學就讀的還有其他59名肯尼亞學子,他們分兩期到該校學習。
丹尼爾等肯尼亞留學生的突出表現也贏得了北京交通大學老師的贊譽🦀。負責大學物理實驗課的朱亞彬老師說:“他們特別願意提問,課堂上非常積極🍵。他們實驗完成速度和質量與中國學生相比✋🏿,也是很不錯的。我之前還擔心這些學生基礎知識薄弱,會跟不上國內學生的實驗課節奏🤵🏼♀️,現在看來,完全沒問題,他們與中國學生沒有區別🕵🏿♂️🪅。”
突出的表現背後是辛勤付出🙍🏼♂️。這些肯尼亞學子知道,今年6月,連接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和首都內羅畢的蒙內鐵路將開始試運營🤹🏽♀️🎅🏿,標誌著肯尼亞將迎來高鐵時代🚵🏽♂️。而他們在華學習項目正是蒙內鐵路的建設方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北京交通大學聯合舉辦的🕥,旨在對他們進行系統的高鐵技術培訓,使其盡快成長為本國高鐵運行、維護、管理的一流人才👩🏿💻。他們唯有發奮努力💆🏽,充分利用好來華留學機遇,把相關知識學紮實,才能為服務本國的高鐵時代打下堅實基礎。
① 為共建提供人才支撐
肯尼亞高鐵人才培養項目只是中國路橋與北京交通大學“一帶一路”國際人才聯合培養戰略合作協議項目的一部分,雙方將以此項目為基礎,進一步為非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領域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這對於落實中非“加大教育和人才資源開發合作”,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和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建設“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為推動區域教育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大契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加強合作、共同行動,既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人才支撐🍭。中國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做到經貿走到哪裏,教育的民心工程就延伸到哪裏,教育的人才培養就覆蓋到哪裏👷🏻♂️;力爭推動教育發展和經貿合作並駕齊驅,成為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力爭發揮教育‘軟力量’,實現‘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事半功倍。”為此,教育部於2016年7月印發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出臺了一系列旨在促進“一帶一路”人才培養的措施,並取得了先期成果。
在實施“絲綢之路”留學推進計劃方面,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許濤介紹說,一方面,以國家公派留學為引領🤹,推動更多中國學生到沿線國家留學。2016年💆🏿,我國選拔近230名國別區域研究人才赴34個國家,選派近910名涉及37門非通用語種人員出國培訓進修。另一方面🕉,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每年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額外提供總數不少於3000個獎學金新生名額。進一步樹立“留學中國”品牌,註重來華留學高端人才培養,設立卓越獎學金項目,培養發展中國家青年精英和未來領導者👰🏽。
在實施“絲綢之路”合作辦學推進計劃方面🪜,中外合作辦學的數量和水平進一步提高。許濤介紹說♏️,截至目前,經審批的各類中外合作辦學達到2539個。其中,本科以上層次項目和機構為1248個,高職高專層次項目和機構928個🪺。推動了一批示範性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如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浙江大學愛丁堡聯合學院等🥭。
同時🚄,境外辦學穩妥推進🎂。截至2016年,我國高校已在境外舉辦了4個機構(老撾蘇州大學、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雲南財經大學曼谷商學院🎸、北京語言大學東京學院)和近100個辦學項目🌜,這些機構和項目大部分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許濤透露說,教育部下一步將出臺促進和規範中外合作辦學的政策文件🏄🏽♂️,為“一帶一路”人才支撐提供製度保障。
② 開展教育互聯互通合作
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內涵之一,實現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教育政策溝通🥓🚲、學歷學位認證標準連通、教育合作渠道暢通是其必然要求。
近年來,我國教育部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積極加強教育政策溝通。據許濤介紹,我國先後與沿線24國家和地區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在學歷學位認證標準連通方面,我國積極推動落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承認高等教育資歷公約》,協調世界銀行編寫了《關於國際教育趨勢及經驗的政策建議》🔠,牽頭組織製定了《亞太經合組織教育戰略》和《中國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
在暢通教育合作渠道方面👁🗨,許濤指出,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國家間簽證便利化,努力擴大教育領域合作交流⚪️,以期形成往來頻繁、合作眾多🈺、交流活躍、關系密切的攜手發展局面。努力打造“一帶一路”學術交流平臺,吸引各國專家學者、青年學生開展研究和學術交流。推進“一帶一路”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根據教育部近期公布的2016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北京外國語大學今年新增11個小語種專業。到2020年,該校計劃開設100多種外國語課程,將覆蓋所有與中國建交國家的官方語言💄🫶🏻。此舉旨在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互通👞,同時更好地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許濤指出🫸🏽,教育部支持北外等高校通過引進外國師資🧗🏻♀️⛎、公派留學🧑🏻🦱、與國外高校合作等多種形式,增加教授語種的種類✌🏽,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許濤介紹說🏂🏻,在推進沿線國家民心相通方面,有關部門重點組織開展了國別和區域研究,全面加強對沿線國家經濟、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理解🙋🏽♀️,為推進民心相通提供智力支撐🧝🏿♀️。具體來說,共發布了141項研究課題,其中70項涉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形成了系列智庫報告,覆蓋沿線國家66個。
③ 整合國際國內資源
“一帶一路”貫穿了亞歐非🤽🏽♀️,既有發達國家和經濟體,又有更多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差異很大。該倡議自提出以來,受到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普遍歡迎和積極響應。在外交部前副部長何亞非看來,其原因在於“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全球治理模式的創新👮🏽♀️,是中國提供“全球公共產品”的重要舉措,反映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心聲🙅🏽♀️。
“一帶一路”教育合作致力於建設的教育共同體無疑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個基礎性維度,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的倡議者更是“擼起袖子加油幹”的積極建設者和開拓者。在“一帶一路”國際教育合作方面𓀘,中國大力整合相關資源,利用各類平臺👱🏽♀️🫖,調動各方積極性,打造教育共同體✦。
在國際層面,充分利用好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這一平臺,不斷充實其內涵🧏🏼♀️,支持貴州抓住作為該論壇永久舉辦地機遇,廣泛開展與東盟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提高貴州高校的國際化水平。在上海合作組織合作框架下🤒,5個成員國的70多所院校已經聯結在一起,形成了若幹共同建設的專業方向,這為成員間的進一步教育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是中國參與打造“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的綱領性文件。在許濤看來🧔🏽♀️,接下來的重點任務是以省部簽約共建為重要抓手📍,進一步推動該文件的貫徹落實。他介紹說,教育部在與新疆等地方教育部門的溝通磋商中,逐步形成了一條思路,即教育部和沿邊為主📎💂🏿♀️、國家對其“一帶一路”建設有明確定位、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基礎薄弱的省份簽約,給予其實質性支持,開展共建。基於此,教育部與福建🦸🏼♂️、廣西、海南14個省(區)♣️、市簽署了“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國際合作備忘錄🧖🏼,基本實現與“一帶一路”主要節點省份共建教育行動國際合作平臺的全覆蓋。接下來🏂🏿,教育部和簽約省份將進一步明確各自職責並形成具體分工方案。
對即將於本月中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許濤透露說,論壇將設置“民心相通”平行會議🚶🏻,相關教育合作與交流重要成果將在此會議上進行展示🫸。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