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部日前宣布🤼♂️,根據數學教學改革計劃,英格蘭半數小學將采用亞洲的傳統數學教學方法。對此,英國教育部負責學校改革的國務大臣尼克·吉布稱,這種數學教學方法應該成為英國學校的固定標準。吉布說,他將在數學教育顧問委員會會議上發表講話🧑🏻🏭,宣布向數千所小學提供支持和培訓,以改用上海的數學教學法📏。同時,政府將斥巨資用於提供教科書和培訓教師🎹。
此消息一經公布,即引發多方關註和熱議。
未來4年內投資4100萬英鎊🧎♀️➡️,普及“中式教育”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按照英國教育部的新規,英國兒童從5歲開始就要進行計算練習,“必須先通過不斷重復來掌握各個概念,然後再學習其他新的內容”🦡。計算練習除了保障正確率之外,還要不斷加快運算的速度🪠,讓孩子們做到“熟能生巧”。
據悉,英國數學教育改革的重點🧑🏽🔬,將放在全班教學法和純數學上🧝🏻。為此,教師們也將接受培訓🚵♀️➾,使用新教科書🫐,學習如何采用上海式數學教學方法。為保障教學質量,每所小學將安排兩名教師受訓❤️,通過專業書籍的學習和實踐,來體會“上海式數學教學辦法”🕋。
英國媒體分析,這種轉變將有效改變英國小學的數學教學。目前,英國小學班級往往根據學生能力分組🤪,每個組教授不同難度的內容。而新方法將在大多數班級實施整體教學🚴🏻♀️。
報道說,在英格蘭地區👟,將有大約8000所小學在數學課堂上采用“中國模式”,這一數字占英格蘭小學總數的將近一半☹️。為了確保“中國模式”的普及成功,英國教育部決定在未來4年內📥,投入4100萬英鎊⚓️,用於購買教科書及相關培訓的開支🤴🏼,同時還將建立35所專業數學教學中心,作為普及“中式教育”的平臺。
“這一龐大計劃是一場數學教育領域的復興,我們希望能夠成功,並對此充滿信心,屆時👨🦼➡️,沒有人會再說我們英國人數學能力不好了🧚🏻♀️。”吉布強調說。
英國學生成績不斷下滑,媒體呼籲向中國學習
英國教育部官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說,教育部的上述計劃,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英國學生的數學水平,強化數學基本功”👩🏻🚀,因為在數學方面🧑🏻🦼➡️,英國學生的表現並不令人滿意🙅🏿⛲️。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學生的數學成績有目共睹🤌🏿,中國的數學教學法值得英國去揣摩、體會、學習和借鑒🛠。
據英國《衛報》7月5日的報道🕊,今年英國小學畢業考試進行了首次改革🤵,教育部公布的考試結果顯示,只有53%的學生在數學、閱讀和寫作這3門考試中達標,形勢堪憂。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曾對全球65個國家大約50萬名15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科目進行測試時發現😽,英國數學僅排名26,而中國上海的學生居數學第一名🌕。英國廣播公司評論指出,根據OECD的考試結果,英國十幾歲女生的數學能力比上海同年齡段女生的數學能力至少落後大約3年。
與此同時,英國各大媒體也都對OECD的結果表示震驚🏋🏽♂️,對本國學生“如此低劣的成績感到恥辱”,《金融時報》等呼籲政府正視此事,並立即采取措施👨🏼🚒,遏製英國學生成績不斷下滑的頹勢,尤其是應該接受既成的客觀現實,虛心向其他表現好的國家例如中國學習。
全國學生數學不好的狀況引起英國政府的高度重視👧🏻𓀉,因此要通過“頂層設計”加以改變。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去年發表講話👳🏼,要求英國加強數學科學教育,以提升競爭力。他強調“數學、科學和技術是現代全球化經濟的關鍵技能🧨,其中數學和科學應該是英國學校的教學重點”。卡梅倫說👱🏼:“在現代化的世界裏💪,成功沒有什麽秘訣🧒🏻。如果一個國家希望在全球的角逐中取得優勢,孩子們能夠有競爭力獲得最好的工作🏛,你就需要數學和科學好的人——就這麽簡單。”
此次英國教育部推出向中國學習的計劃,也是在經過檢驗後覺得中國經驗可取才決定推廣。英國還曾邀請中國教師到英國教授數學,英國廣播公司也曾就此拍攝過一個紀錄片,中式教育當時還引發各種議論甚至詬病,而結果表明👳🏼🍇,無論如何,中國學生的數學水平還是高出一籌📻,這是吸引英國教育部門出臺向中國學習政策的主要動因。
采取“拿來主義”🥮,是對重視基本功教育理念的肯定
中式教育與英式教育⏲,是基於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英式教育💥🧚♀️,推崇的基本上是192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文學家法朗士的觀念🦻🏿:“教育的藝術👯♂️,是喚醒小孩天生好奇心並在未來滿足它的藝術🕰;而好奇心本身的鮮活及益處🙋🏽🧌,與內心的滿足及快樂成正比。”記者曾到英國的一些中小學采訪🦵🏻,還參加過家長會,發現英國的學生嘻嘻哈哈🔒、笑意盈臉的時候居多,與中國學生埋首做題✈️🧀、專心復習功課的眉頭緊鎖、滿臉嚴肅狀形成鮮明對比。
相關專家表示🎥,中式教育👶🏻,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功👩⚕️✊🏻,要求學生通過“勤學苦練”達到學有所成的目的,因而基礎教育雄厚,應試教育普及🤫,題海式戰術使他們吸收了豐富的基礎知識,掌握了應試的技巧技能👩👧👧。而這恰恰是英國學生所缺乏的,英國學生的數學等基礎學科水平普遍較差👨🏿🏭,甚至要低於中國同齡學生一兩個年級。一些英國學生遇到考試如臨大敵,甚至緊張得要哭。這顯然是因為他們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應試能力和方法不到位。看來,快樂也是有代價的。
也有英國媒體評論稱👨🚀,中國學校是“考試工廠🧑🏽✈️,不該復製中國重視分數的教育模式”🧔🏽,英國認為“這種在上海🧊👮、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地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一種死記硬背式的方法,只是為了讓孩子應付考試👕,卻沒有幫助他們利用數學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英國全國算術基金會負責人邁克·埃利科克指出👽:“孩子們當然需要掌握數學基本思想,這樣他們才能在此基礎上感受到自信。但他們不用通過練習和重復來實現這一點。事實上,這是建立‘數字感’並用其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好的數學教學方法就是正確實現這種平衡。”他說🦃🧞♂️:“不能簡單地從一種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全盤引進思想📖。”
不過,英國教育部的主流觀點還是充分認可中式教育🤾,此番引進上海數學教學模式𓀘,就是一個例證,是對中國這種重視基本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肯定🧿。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𓀏🏄🏻♀️,英國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數學大國🫰🏼🧑🏻🦼。如今🔷,英國這個曾經的數學大國輝煌不再,令國內的有識之士心生焦慮。采取“拿來主義”向中國學習,旨在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水平🔋。(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