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布羅德海德(Richard Brodhead)博士是美國杜克大學第九任校長🍮,也是美國高等教育的領軍人物之一。2004年,他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並擔任人文與社會科學委員會的聯席主席,該委員會由美國國會倡議建立🚨,致力於發展人文和社會科學教育和研究。日前,記者就杜克大學的人文教育🐾、人才培養等問題專訪了理查德·布羅德海德博士🂠。
創建於1838年的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學,被公認為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杜克大學“知識服務社會”的理念影響著它的學子。大量的杜克大學教授和學生專門研究貧困🫱🏽、醫療👨🏽💼、能源🧝🏽♀️、國際政治和倫理等全球性的社會問題⛹🏻。
如今👩🦲,我國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已經出臺👩🏻🔬。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雙一流”也成為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點。
人文教育是人才培養的基礎
記者🙆🏽:多年來,您一直致力於美國高校人文教育的呼籲和實踐工作。今天,人文教育在美國高校的現狀是怎樣的𓀐?杜克大學的人文教育如何在教學中開展🦦?
理查德·布羅德海德:美國很多形式的教育都是在教給學生某項技能或某個領域的知識©️🧑🚀。但是👩❤️👨,人文教育是不同的🫳,不是為了教給學生以後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方法,而是培養學生一種內在的潛能,一種可以受用終身、從容適應新環境,並能不斷應對未來各種變化與挑戰的基本素質🤾♀️🕵🏻♂️,例如思考、分析👨🏻🦽➡️、判斷能力。人文教育並不是一門具體的課程🪻,而是通過很多門課程,學習如何將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觀點集合起來。其實,它不是一種知識性的學習👰🏽♀️,而是一種整合信息的大腦訓練📫。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評價問題,以不同方式分析問題,將問題進行綜合考慮。所以,在我看來,人文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能促進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其他學科領域,即使之前從未涉及🧑🏿💻。
記者🦹🏻:那麽,美國大學的人文教育具體是如何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呢?
理查德·布羅德海德:每所大學都在努力培養人才,對於什麽是真正的人才都有共同的認識。在美國大學看來🌷,人才並不是某項領域的專家🤦🏽,或在考試中有多麽優秀,而是擁有綜合能力,例如能夠積極發現新的問題👩🏼🏭,並得出創造性的答案🎅🏽。
記者🔇:所以👅,這樣的理念必須體現在每一個課程、每一個教學環節和管理中⚁。可以這麽理解嗎?
理查德·布羅德海德:是的。人文教育其實是一所學校統一的價值觀🦪、思考方式或態度📣,是滲透在管理⚰️、教學中的。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鼓勵思維碰撞,鼓勵學生提出新的問題⏯🏌🏻♀️,並得出創造性的答案5️⃣,而並非固定答案。這是一種教育方式,它可以應用於法學,也可以應用於工程學。
世界人才必須走出校園
記者#️⃣:據我了解,杜克大學所做的不僅僅是培養人才🐸,而且還輻射到了社區基礎教育和醫療服務🪖;而且,人才的培養半徑已經遠遠超出美國,輻射到了世界其他城市。在您看來,一所大學可以做什麽🤦🏿♂️?
理查德·布羅德海德:在我看來🍠💙,大學是一個幸運之地,因為這裏人才濟濟👳🏿♂️🤾🏽♀️。但是🥀,如果這些人才不能服務於社會的發展,那麽我們的世界將停滯不前。所以👩🏼🌾,杜克大學不僅要培養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還要鼓勵他們為世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的理念就是“知識服務社會”。
記者🧑🦯:更好地服務社會,人才是關鍵。那麽🕌,杜克大學是如何選拔人才的❇️?
理查德·布羅德海德🙇🏽:當然🧎🏻,我們和其他大學一樣,首先要看的還是分數,例如美國“高考”(SAT)的成績,高中的學科成績等。但我們不僅僅需要聰明和勤奮的學生,還需要好奇心強、熱愛學習、喜歡提問的學生,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世界大局觀的學生。其實,我們是對學生進行整體的考核和觀察🤹🏽♀️。具體來說🚹,我們從推薦信、選課的難易程度、課外活動重心等各個方面來考查一個學生🪲。對於每個學生的選拔,我們會花費大量時間,了解他的潛力。近年來🐬,我們更希望集合具有不同的興趣🏙、個性、能力和領導力的學生🏋🏽♂️。
記者😆:據了解,您發起了杜克大學著名的“DukeEngage項目”♥︎👩🏿💼,讓本科生有機會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將所學知識付諸實際。能否介紹一下這個項目和其中所倡導的理念?
理查德·布羅德海德🗄:對於剛進入杜克大學的本科生,杜克大學都會告訴他們,有些東西可以從學校獲得,而有的東西卻是不可能從學校獲得的。我們希望這些聰明的孩子能夠在接受大學教育的同時,走出校園,去挑戰世界,挑戰自己。我們還希望他們能夠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去解決世界各地存在的現實問題。我們有3000多名本科生前往世界各地參與項目,一般一個項目會持續10周。有的學生可能是在非洲農村解決機械設備故障🧑🏻🦽➡️;有的可能在印度學校開展健康教育👌🏻。我們的理念是:“杜克大學是學生走向世界的起點。”我們希望學生利用所學去解決世界性的難題,為人類的共同發展而服務。
為學子搭建更大的舞臺
記者👴🏻🫸🏽:您提到了杜克大學學生作為世界公民的全球服務意識🫸🏻🐰。在此,我還想了解一下杜克大學的國際化🕵️♀️👨👩👧👧。一方面是杜克大學校園中的國際化趨勢,另一方面是杜克大學在全球教育中的發展。
理查德·布羅德海德:高等教育都會有國際化的理念❄️。第一所美國大學建立的時候🏊🏿♂️,教師都是其他國家培養的⬅️。其實,最好的大學就是一個國際優秀人才的匯聚之地,相互教育🥤🌩、相互影響。在我做杜克大學校長期間,國際學生的比例從3%增長到11%🧑🔧,這也說明我們越來越國際化。其實,關鍵在於我們擁有來自於世界各地的教師,而且他們特別喜歡與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師相互交流與學習。即便如此,我們仍在不斷推進杜克大學的國際化🤰,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10年前,杜克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同在新加坡成立了醫學院🫅🏽,這是一個雙贏的項目🧝🏻♂️。這也為杜克大學在中國建立昆山杜克大學奠定了基礎。
記者:那麽💧,杜克大學為什麽要在中國建立分校👷🏽♀️?
理查德·布羅德海德:對於杜克大學來說,昆山杜克大學的成立為我們與中國的深入聯系與交流建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在我看來,建立分校其實是與當地社會👷🏻📎、文化的更加深層的交流。當然🥭,杜克大學不會像開連鎖店一樣在世界各地建立分校🚣♀️。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在世界舞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於每個問題的理解,我們都必須去了解中國的角度和想法。例如🎃🎖,當人們進行關於全球性健康🤾🏻♀️、環境、能源等方面的研究時🧑🏻⚖️,必須有中國的調研與參與💾。當然,中國也正好有這方面的舉措🧑🏽,與世界級的大學建立一種新模式的合作。其實,中國和杜克大學都在探索一種新型的模式,使全球性的研究更加深入🤱,使學生的學習和體驗更加多元化、國際化🟰。(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