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馬薩諸塞州通過了麻州公立學校考試改革建議案。麻州20多年來首次全面改革標準化考試,不僅在全美引起廣泛關註和爭議👨🏻🏫,也遭遇來自本州學生⚠、家長和教師代表的反對。而美國奧巴馬總統剛剛簽署生效了《每一個學生的成功法》🈸,降低了聯邦政府針對考試結果的問責要求。
美國大學不要求申請人提供大學SAT或ACT入學標準化考試成績的已超過850所。全美考試減負了,但2017年運行的麻州新考試評估系統卻要朝向更高標準⏬,是更難還是更科學?真能兼顧教育先進與教育公平嗎🧔🏼♀️?作為美國教育系統標準化考試規模化的“先鋒開拓者”,麻州的考試改革,不僅對美國未來教育改革有重要影響◽️,對我國考試招生改革也有重要啟發。
我國自古就熱衷於通過考試選拔人才,傳統的科舉考試系統延續了1300年🌴,科舉廢除之後,考試的重要性卻一直未曾消減。至今,高考仍被老百姓認為是最公平的競爭手段🩲。在一些地方,素質教育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幹得紮紮實實。我國政府也一直要求給中小學生減輕考試壓力𓀉,特別是2014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啟動考試招生製度改革試點,部分科目將實行一年多考,減輕學生高考壓力。我國考試招生製度改革將於2017年全面推進。
古今中外的考試一直都飽受詬病,尤其是標準化考試🚧。美國1983年曾發布《國家處在危險中》的教育報告❗️🧉,深信提高考試成績的最好方法是更加標準化的考試並提高考試難度🐑。2002年,《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出臺後🗯,標準化考試在全美全面升溫。2009年,奧巴馬政府出臺“力爭上遊”教育改革計劃。上述政策都假定考試體系和問責製能為學生和老師帶來更好的成績💆🏿♂️。2010年👈🏻,美國公布了《(州立)共同核心標準》🏠,規定了學生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應該掌握的知識與技能。
與此同時🪧,全美反對標準化考試壓力的抱怨也此起彼伏,甚至一浪高過一浪。《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實施後👩🚀🙋🏽♀️,一些州為提高達標率😝,開始降低標準和考試難度🤜🏿;《共同核心標準》出臺後👩🏽🔬,一些州選擇退出基於該標準的標準化考試⛽️,許多州在通過法律減少標準化考試的數量🧙🏼🆎。美國反對標準化考試的理由主要有🏅:過度強調考試成績,增加了師生的壓力,無助於學生真正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拉大了不同社會階層的差距🧏♂️,等等。為此☂️🧾,美國政府承諾🧑🏽✈️,將為各州提供資金支持,用於修訂或取消不必要的考試,開發更好💁🏼♂️、負擔更輕的評估🔡。
我國長期對標準化考試的高度重視,保證了教育的基本質量和公平。2009年、2013年🚶🏻♂️🫖,當上海學生連續兩屆取得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第一名之後,我國的教育成績引起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驚羨甚至是恐懼。即便是麻州這樣在全美屬於考試成績的“尖子生”,在PISA測試中,也比不上中國上海。但麻州教育顯然不但要保持全美領先⬇️,更希望做到世界領先。
對上海PISA測試的結果👩🏻🍳,我國政府沒有自滿,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不同地區教育水平的差距👨🏽🏭。對標準化考試的過度關註👨🏽🎨👨🏻🏭,特別是唯高考升學率的不良競爭🚣🏻,不利於國家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相比美國學生在PISA表現中的“平庸”,中國所謂的最高“成績、分數”某種程度上也是以犧牲學生的創造力、發散思維和個性發展為代價的。為此,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考試招生製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製👩🏻🦼➡️🙆🏻♂️,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麻州新考試系統是“麻州綜合評估考試系統”(MCAS)與“大學與就職能力測試州際協會”(PARCC)考試系統的結合體👩🏻🌾。而PARCC的考試材料與《共同核心標準》吻合較好,與麻州現行考試相比🫎,更加註重推理和批判性思維,強化對實用語言和文字信息處理(即非文學語言)技能的測評比重;對學生的表現設置由過去麻州自己的四級提高到五級,使成績優秀的學生有機會脫穎而出。
考試本身沒有絕對的好壞🙇🏼♀️,選擇與培養人才的目標相匹配的考試內容⚙️↩️,才是更科學的考試👨🏽🦱。麻州的新考試系統值得我們期待和關註。與此同時,我國政府自2013年也開始組織研究團隊對學生核心素養開展專項研究,其總框架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自主發展🚍、社會參與、文化修習3個主要維度。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明年即將正式出臺🚡😜,對我國高考的考試內容也將有重要的引導作用。中美標準化考試改革需要互相學習💂🏿、借鑒所長,以共同邁向更加有價值、質量更高的考試系統,為國家和個人發展服務。(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