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海外瞭望
  

芬蘭“最激進的教育改革”來襲⌚️?


    芬蘭將廢除傳統學科,開展“主題教學”?今年3月,英國《獨立報》的這一報道引發各國教育界熱議。不過,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隨即辟謠稱,芬蘭不會取消學科教學,但為了讓學生具備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新的課程改革將重點培養學生的跨學科能力。芬蘭為什麽要進行這項改革?他們又將如何改革? 

  芬蘭的一張國際“名片” 

  自200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開展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以來🙎🏼‍♂️,芬蘭因其名列前茅的成績和獨具特色的基礎教育引發全球關註,世界各國的教育工作者紛紛來訪📵,“全球教育落差最小”、“沒有差生”、“無差別的義務教育”、“優質的師資隊伍”等越來越成為芬蘭基礎教育的特色🏘,教育儼然已成為芬蘭的一張國際“名片”。  

  1998年,芬蘭頒布《基礎教育法》👩‍⚕️,稱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社會文明與平等”,因此廢除了所有具有排名性質或競爭性的學習評價方式,學校不能以任何形式對學生進行排名🫴🏼,更關註過程性評價。 

  在教材方面,芬蘭的國家核心課程大綱只規定公共科目和課時分配⤴️,至於教什麽、怎麽教、何時教、使用什麽教材等😔🎵,完全由地方、學校和教師自主決定👷🏼👩🏻‍🦽‍➡️。由於芬蘭學生基數小📂、學校多🌊、師生比高,每班學生人數均不超過20人🛞🧑🏽‍🎨,因此🚅,教師可以針對每個學生製訂個性化學習計劃,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安排教學🙇🏽‍♂️,學生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自主選擇課程。 

  芬蘭小學除了音樂、美術𓀙、體育等課程需要專門的教師上課外🦙,其他課程均采用教師一身多任的全科教學🍆。在芬蘭教師看來🏄‍♀️🧍‍♂️,全科教學是芬蘭教育的傳統,他們從沒考慮過分科教學。小學6年中可能都是同一位教師為同一個班級上課,大部分教師都在一個班級教學3年以上。 

  同時,芬蘭一些學校甚至在高中階段實行“不分年級製”的教學模式🩳,取消了年級劃分🦸🏻‍♂️,學生在2-4年的高中階段無須留級或升級,僅需要根據個人的學習計劃🏚👌🏻,選擇課程安排學習進度即可⬜️。這種教學模式將主動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納入教學過程之中,適應了學生個體差異🧝🏼‍♀️,也能夠滿足學生不同的傾向、愛好和發展需要。 

  盡管如此,芬蘭的基礎教育依舊暗藏著諸多“危機”。 

  不得不進行的改革 

  教育是實現社會良好運轉、增強競爭力、促進經濟增長的鑰匙。但近年來,芬蘭學生的學科素養正在下降。2012年的PISA評估中🧗🏼‍♀️,芬蘭學生數學素養成績下滑至第12名,這在芬蘭國內引發熱議,並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問題。隨後🧎‍♀️‍➡️,芬蘭發現👷🏿‍♀️,本國學生的生活和思維方式已經發生了改變,妨礙學習的各種因素逐漸增強,校外的各種活動爭相吸引學生的註意力。因此,芬蘭亟須改變這種狀況👣。 

  芬蘭上一次大規模的教育改革還要追溯到2004年🤲🧎🏻,那次改革使得課程形式更加靈活、自由,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獲得極大的自由權👰‍♂️,特別是在課程選擇方面,學校擁有較強的自主性。2004年的教育改革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但另一方面🧑‍🧒,由於太過於強調學科大綱,而且概念晦澀難懂🥀🙎🏿‍♂️、目標要求過高、分級準則模糊不清……這些原因導致該課程體系受到一定的批判😪。 

  從2004年至今,全世界都在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0️⃣,全球化帶來的嶄新的生活方式➙、迅猛的科技發展、快速的信息流動等👏🏿,使得芬蘭教育界認識到,學校教育應該是教孩子未來生活所需的技能👩‍🎨🛜,而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基礎教育核心課程改革的重心,就是提升下一代迎接未來挑戰的能力。 

  3年前,芬蘭就已經開始醞釀基礎教育改革。2015年3月🧎🏻‍♀️,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正式發布了強調“寓教於樂”和學習興趣培養的《國家核心課程大綱》,新的核心課程將於2016年8月開始實施🍧🧑‍💻。基礎教育核心課程會率先進行改革,高中的核心課程隨後也會進行改革。 

  新核心課程改革基於積極的情感體驗🏙🌱、協同工作與互動,強化學習的創造性理念,強調學習的快樂和學生的主動性⛽️。為了迎接未來挑戰🧖🏿‍♂️,改革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橫向(通用)能力與跨學科學習能力👨🏻‍🦽‍➡️。在課程大綱中增加“基於現象(主題)的教學”,即圍繞學生感興趣的某一現象或主題調配師資,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首先🐓,此次改革弱化了學科內容的界限;其次,改革更加強調了學習環境與策略🫃🏽、指導🙈、個性化的重要性,還強調了評價作為學習輔助手段的重要性📲。因此,此次改革最初發布時,受到芬蘭國內甚至是各國教育界的熱烈討論,被稱為芬蘭“有史以來最激進的教育改革計劃”,英國《獨立報》的報道甚至稱其將廢除傳統學科教學,開展“主題教學”👦。 

  不過,這樣的說法隨即被芬蘭相關部門予以否認。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解釋稱,學科教學仍將保留,但新核心課程改革對學科教學進行了部分改革🏉🔜。所有的學校都必須開設至少為期數周的主題學習,針對學生感興趣的某些主題組織教學。數學、歷史和其他傳統學科都將繼續存在🧏🏿‍♂️,只是與科學👨🏿‍⚖️、藝術👐🏽、語言等學科之間的邊界將大大模糊,這將是結合能力教學與學科教育的新模式。 

  課程改革主要改什麽 

  與改革前的課程體系相比,新核心課程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橫越(必要)能力 

  新核心課程引入了解決跨課程問題的新方法🌉:橫越能力。這項能力涵蓋了從創新創業到日常生活技能的七項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學會學習與思考的能力;文化能力、互動和表達能力👨🏽‍🌾;管理日常生活👷‍♀️💎、照顧自己與他人的能力;多元識讀能力🥪;信息技術能力🏃🏻;工作生活和創業能力;參與、影響和構建可持續發展未來的能力。 

  據悉,這七大能力將貫穿於1-2年級、3-6年級和7-9年級三個學習階段的課程體系之中,所有學科都將涉及這七大能力。 

  二😳🦂、多元識讀能力 

  多元識讀能力也是新引入的一部分,與改革前的核心課程最主要的不同在於,多元識讀能力與橫越能力貫穿在整個新核心課程改革之中。比如🙎🏽‍♀️,改革前的核心課程會根據不同的學科和學生的年齡⏫,將信息能力細化為具體的學習內容🥲。而在新核心課程改革中🏦,信息能力方面的問題作為一個整體🥁,不再進行拆分,僅在三個學習階段為適應學習者的發展而呈現不同的內容🍆,從而保障了學生獲取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三🕯、多學科學習模式(基於現象的教學) 

  基於現象的教學在新核心課程中占據重要地位,這種多學科的學習模式,或者準確地說🥷,在英國《獨立報》有失偏頗的文章發表後🧏🏼‍♂️🫙,主題教學的問題吸引了教育界的廣泛關註📘。這種多學科的學習模式也被視為新核心課程改革的主導思想。新核心課程改革指出👩‍👩‍👦‍👦,學生應該有機會每年參與至少一個基於現象的項目😖,並能夠從不同學科的角度研究同一主題。 

  四👌🏻、校外資源利用能力 

  芬蘭在此次課程改革中,大大增加了學生能夠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進一步強化了所謂的“第三空間”:把校外學習帶入校園🤵🏿🔜,以支持和激勵學生🚲。一方面,學生能夠充分利用閑暇時間,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掌握各種技能✤;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將與前沿的信息技術結合,例如讓學生利用博客、視頻網站甚至是遊戲進行學習🎅🏽,編碼也會與其他學科結合在一起被納入新課程之中。 

  具體的地方及學校課程,通常是由當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在國家核心課程框架內製訂。在地方課程中,課程內容和目標更加具體化,同時地方課程必須界定價值觀、基本原則及教育目標等👦🏿。盡管政府對課程的總課時進行了規定🪟,但學校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課時進行重新分配。 

  在通識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將越來越強調整合與主題(現象)性教學,7-9年級課程中收入了更多的選修課。比如一個青少年在學習職業課程時,可能會學習“自助餐廳服務”為主題的課程👁‍🗨,其中將會包括數學、語言(以幫助外國顧客)、協作及溝通能力🤾🏿‍♀️。學生也將學習更多跨學科的主題🔮,如“歐盟”將涉及經濟學、歷史、語言和地理等相關知識。 

  對於學生的藝術教育,例如音樂🧑‍🚀、藝術🍑🍋‍🟩、舞蹈、工藝等課程,將由芬蘭的藝術教育機構組織提供,這個組織包括芬蘭的88所音樂學院和41所其他藝術學校。 

  改革方向並非憑空而來 

  其實👳‍♂️,芬蘭實施新核心課程改革自然是考慮了本國的教育環境。尤其是芬蘭優秀的教師隊伍、學校和教師極大的課程自主權📎。 

  芬蘭教師以其高素質、高收入、高社會地位而有名👩‍🦳,教師也是芬蘭年輕人心儀的熱門職業,這使得芬蘭的教師系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同時,芬蘭學校的具體課程內容等由地方和學校自行決定。 

  在改革前,許多學校已經朝著改革的方向在嘗試🪓,這為推行新核心課程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奧羅拉小學(Aurora Primary School)位於芬蘭赫爾辛基大區的埃斯波市👨🏿‍🌾,這裏的教師認為自己是既有責任又有義務來規劃👳🏼‍♀️、實施及評估自己工作成果的專業人員𓀉,他們組建團隊共同研發課程、討論特殊需求學生的個性化方案……該校校長馬蒂·赫爾斯特羅姆指出,團隊合作是學校的基本原則。教師個人教學任務並不重,小學教師每天教授4節或5節45分鐘的課程🤼,並且每堂課後都有15分鐘的戶外活動,此時教師可以選擇休息。所有教師都積極參與學校課程的設計並且為學生製訂學習目標👪。在奧羅拉小學,入學第一年🤏🏿👨🏻‍🍳,小學生需要學會處理在學校產生的問題🔽,需要學會如何與團隊協作和交朋友。 

  奧羅拉小學的課程主要根據埃斯波市的課程大綱製訂♨️,上圖就是該校的課程結構圖。如圖,這所學校有一個總的基礎價值🧍🏻、任務和目標🦇,在這個基礎之上⛑🤒,學校有自己的學習理念🦢、學校文化、環境和工作方式及方法,具體到教學則涉及課時分配👩‍👧‍👧、語言課程安排、教學知識策略🔴。同時,學校的“跨課程主題”作為全部課程的共同背景😈,將主題分到各科目進行具體的討論🚉,在學習過程中實現相互支持性學習🫱🏽、指導和學生成長。從這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奧羅拉小學的整個課程體系是通過合作實現的,無論是學校管理者與教師👨🏼‍🔬👩‍🍳、教師之間👸🏼、師生之間都充滿合作,同時會有評估部門對學校和學生進行評估👩‍👩‍👦‍👦。 

  可見,芬蘭的這次核心課程改革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大多數學校已經具備了進行這項改革的基礎。  

  與改革前註重“教什麽”相比,新核心課程更加關註“怎麽做”🤵🏿‍♂️。同時,新核心課程在文字表述上也發生了變化🤦🏼,以前的課程體系通常使用“學生將學會”、“學生將了解”等表述,現在新核心課程將其表述為“支持學生”⭐️、“引導學生提高能力”及“鼓勵學生”等。與此同時,在課程結構上🙆🏽‍♀️,新核心課程包括主體部分和學科相關部分,並按照年級劃分,學科被細化到3個不同的學習階段,從而使每個學習階段的課程總目標更加具體且易操作,按照綜合學校的結構設置使課程目標更加清晰💚。 

  從芬蘭新核心課程改革中我們不難看出🟤,此項改革強調以學生主體參與的方式,通過主題性課程安排,使學生在快樂學習中具備面對未來社會挑戰的能力🐆。(新聞來源:中國教師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5-12-21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