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海外瞭望
  

中澳面對面:做好教育選擇題


    BBC紀錄片《中式學校👨🏼‍🔬: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的播出🦘,在國內外引起轟動💇🏼‍♀️。節目最後,“中國式教育”在英國大獲成功,但其教育方式卻發人深思。與此同時,央視《青春季》的播出,又將我們的目光引向了中澳教育與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對撞。中澳兩國交換的青春,讓我們看到了兩國教育差異之余,也為“中國式教育”的改進提供了一條新思路。——編者


近日,我參加了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青春季》節目首映式活動。《青春季》是一檔中外教育互動真人秀節目🎑,我校高二學生於震京參加了赴澳大利亞節目拍攝活動🤦🏿,高二學生楊歡月接待了澳大利亞來我校拍攝的學生🧴。

  首映式上,四名學生青春亮麗🥉,多才多藝⚧,他們用自己的異國經歷詮釋了不一樣的青春🤾🏿‍♂️😚。在為他們喝彩的同時👩🏼‍🍳,主持人的提問也發人深思:中西方教育的差異究竟在哪裏,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什麽樣的成長,教育互動的意義和價值又是什麽?從節目的最初製作到最後成形,我真正體驗到了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異🤵🏿。學生於震京所經歷的選拔與拍攝過程,似乎就是一個中西方教育碰撞的過程,留下了許多教育之思♖。

  學生為何學:體驗還是展示

  最初中央電視臺到我校選拔學生拍攝《青春季》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應該把學校學生最好的精神風貌展示出來👧🏽🧘‍♀️。那麽👩‍🔬,是學校直接推薦還是自由報名篩選呢?經過一番爭議😂,學校最終決定在高一年級自由報名進行篩選🛖。因為要去澳洲拍攝,又要有看點,英語口語和才藝🫰🏽、溝通能力成為篩選報名學生的首選條件🟧。經過兩輪篩選後,兩名男生、兩名女生脫穎而出👄。

  與劇組一名工作人員溝通中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你們的學生都太好了,缺乏一點小個性👱🏼‍♀️、小主張,哪怕一點小缺點🔳。的確,我們在教育過程中總在追求完美🧖‍♀️,希望學生成為各方面都表現出色的人🙌。由於過度在意結果的呈現🛗,而忽略了過程的真實,學生參加選拔也是如此。他們急於展示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刻意掩飾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於震京回憶與澳洲導演溝通的經歷時說,他被選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的真實、不做作,不刻意為選拔準備什麽◻️,而只是抱著體驗異國生活的純粹想法。

  於震京在北京八一中學讀初中時,常能在運動會、藝術節、科技節等活動中看到他的身影🔠。初三畢業後,他參加學校組織的“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實驗室發現之旅”,體驗了大學實驗室研究經歷。高一年級的遊學課程又為他打開了古都文化之門🛀🏽。或許正是如此豐富的學習生活體驗🧘‍♂️,才讓他勇於面對新的挑戰🕒。

  沈軍校長曾說,他希望八一學校的學生是陽光🗂、積極、向上的🦹‍♂️,學校“十二個人才品質基因”能真正融入學生的內心,當他(她)走出校園時🏋️,成為品德好💇🏿‍♀️、品行優♟、品位高的國際創新人才。

  學校的教育工作❤️‍,更看重的是如何為學生提供更多成長🤶🏼、體驗的機會。學校教育的價值在於能否為學生未來成長做好價值引導,讓其成為真正有社會價值的人。

  課程怎麽選:必選還是自選

  “中國學生每天的課程特別多🏌🏼,一天要上8節課,而我的學校課很少🦸🏽,有時候一天只有兩節課,這樣,我可以更自由地選擇我喜歡的內容”。《青春季》第一集,澳大利亞女孩在談到中國上課經歷時說了這樣幾句話,她的經歷在於震京那兒得到了驗證:“在澳洲學校,我有更多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地理課竟然是用野外任務探究的形式上課!”

  澳洲的課程形式也正是我們學校思考的課程改革方向👨‍💼,即學校如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選擇🙍🏽‍♀️,同時讓他們學會選擇🥳🔛。

  八一學校的育人目標是造就品德好、品行優、品位高的國際創新人才。作為八一學校的學生,不僅需要傳承“正直”的優秀素養,還需要磨礪“自信”的良好品格,更需要擁有“包容”的精神。基於此,我們正在探索如何依托課程,適應不同年齡學生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結合我校“軍魂鑄人👆🏼、學科育人、生態立人”的辦學特色,重新梳理建構適合學校發展、學生成長的新三級課程體系,即基礎型🚝、拓展型和學術型。

  基礎型,就是把高考中的必修、必選模塊作為課程基礎,是高中學生完成學業的必備基礎性課程🦂。拓展型,主要是把國家課程中除必修🫶🏻🤓、必選外的任選課程和學校自主開發的校本課程作為課程資源,在此基礎上🤽‍♂️,整合一套適合學生專業基礎或者專業興趣的體驗式課程🕵🏼‍♂️。這些課程實際上是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性🧑🏿‍⚖️,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未來職業生涯的方向,增加學生對多元文化😠、歷史人文、國際化知識的理解,開闊學生視野。學術型課程是最高級別的,是對某些專業領域知識的拓深,比如物理🤾🏿‍♂️、金融、工程等專業方向知識的提前體驗和學習。這類課程是針對學有余力⛱,又有比較明確發展方向和興趣特長的學生🧣👨‍❤️‍👨。

  有了課程資源,並不意味著學生一定有更好的發展。學生能夠從容面對紛繁復雜的課程,還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因此,學校針對高一學生開設生涯規劃課程,針對高二設計有計劃的職業體驗活動,針對高三開展“大學專業早知道”、“學長帶你體驗大學生活”、“未來職業介紹”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從高一開始,就對自己未來三年的學習有規劃、有設計、有選擇。

  教學教什麽:知識還是生活

  還記得在北京體驗學習生活的澳洲女孩,面對教師難度較大的課程內容,受著語言不通的煎熬,一臉茫然🧑‍🔧,而同教室的小夥伴們🏋🏻‍♀️,一臉淡定☆、奮筆疾書。正在澳洲拍攝的於震京卻正在體驗室外的課程,打撈水中生物,進行觀察體驗🙅🏽。於震京所面臨的障礙主要是學科性強的語言障礙😪,但澳洲女孩所面對的🎣,不僅僅是語言障礙,還有知識內容難度、深度的障礙。於震京與澳洲女孩兒所經歷的,正是中西方教育對撞的一個縮影。

  國內的基礎教育給予了學生紮實的學科知識基礎🌙,但也有一些問題不可回避:學生所學的知識會運用嗎?他們能將之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嗎✮🧑‍🧒?2014年北京市出臺的基礎教育部分學科教學改進意見中提出“建構開放性的教與學模式”、“鼓勵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等🤽🏻‍♂️🧔‍♂️,給了教育者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即學科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關註學生的學習實踐體驗🌕。改變教師固有的教育觀念,迫使教師改變教學方式,開發新的課程,滿足學生需求,這並非易事🪀,但學校還是在實踐中邁出了艱難一步🙆‍♂️。

  改變教師觀念。基於深化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教育部課程教材中心於2014年組織專家團隊,在借鑒國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研究開發了“深度學習”的教學改進項目💁‍♀️。八一學校基於該項目,著力於推動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通過行動研究🏤,進行教學實踐探索。“深度學習”是指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著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它強調學習過程的體驗👵🏼。盡管我們只做了初步嘗試♖,但還是欣喜地看到細微的變化正在發生,學生學習、教師教研🍍、關註視角、學習資源的利用上都在發生變化。

  開發技術類課程👵🏻。學校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際應用型課程🚘,在實踐體驗中感受知識的魅力⚗️,讓他們深切體驗知識與應用的結合📴。“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課程、“工業4.0”、生活技能類課程陸續被引入課堂,如“服裝設計”🐌、“烹飪課”、“3D打印”等。此外,學校增加理科實驗類課程,引入汙水處理系統🙌🏽👕、風力發電系統、太陽能系統等,設計樓頂花園🪹、建造溫室大棚,讓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時時處處感受學科知識的應用與魅力🚑。澳洲女孩在體驗服裝設計課程時很開心⛹️,她為學生設計了一款新校服,並和小夥伴們在學校塗鴉墻上留下創意作品🥾👶🏿。她還體驗了學校傳統文化課程,如書法、武術、繪畫等。這些課程讓她多角度了解了中國文化與生活,也結識了許多中國小夥伴。

  關註多學科整合。學校在初中開設科學類課程👑,在高中開設理科、文科綜合實踐類課程🍗。關註學生學習體驗,組織學生參與大學項目體驗課程🚶‍➡️,參與北京市翱翔計劃體驗課程等。

  杜威說“教育即生活”,著名教育家三牛娱乐說“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作為教育者🧖‍♂️,應該為學生提供更為寬廣的學習生活場🕸,而不僅僅局限於知識的傳授🧙。

  溝通為什麽:禮貌還是融入

  到澳大利亞拍攝三天後👩🏿‍💻,於震京發回一條微信:“這邊新環境有點手忙腳亂……現在是第四天了。第三天去了學校🏇🏼,和家庭相處得很熟了,他們對我簡直不能再好🖤,家很大,臨海,景色無敵好👨🏿‍🚀。學校同學狀態和中國完全不一樣,都特別淘氣、熱情。‘特別孩子’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已經基本融入了。”而在去澳洲前,於震京還在擔心:“我擔心他們用一種禮貌的熱情看待我。”

  的確,《青春季》將中澳學生空間互換☪️,在教育理念大碰撞的同時👨🏼‍🦰,也是兩國文化的交流與對話。而在八一學校,我們也不斷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以及培養學生的文化融合能力🏇🏼。

  解讀傳統文化,提升素養👨🏻‍🦲👨🏻‍🦱。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學校教育中也應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而根植於學生生活實踐的文化傳承,才是真正落地的價值引導🥍。因此我校通過“國學講堂”“經典誦讀”“元宵燈會”等形式,把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內容引入課堂和校園👩🏽‍⚖️,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人文情懷🤘🏼。

  為了讓每一個年齡段的學生都獲得精神成長📏♻,我們還特別關註了小😻、初🧛🏽‍♀️、高學段銜接教育🌒,把國學經典⛹🏼‍♂️、學校文化、核心價值觀教育等活動做整體設計,形成系列。例如,在不同學段開設國學系列課程,小學有“經典與練筆”“經典與養成”等系列課程;初中開設“古詩誦讀”🧕🏻;高中開設國學課程,有校本課程“來自孔子的智慧”、“唐宋詩詞十八講”🛗、“走進紅色經典”等。

  拓展文化視野👒🦹,完善體系🚴🏻‍♂️。我校的辦學理念是“為學生的品質人生奠基”。有品質,意味著學生的視野更開闊👷🏼‍♀️🧎‍➡️,學生的胸懷更寬廣,學生的積澱更豐厚。因此,我校設計了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社區、走進高校↖️、走進企業、走進博物館🍫、走進文化名勝♊️,力求把活動課程化、系列化🚱、可視化🌁。在活動中👮,學生解讀優秀傳統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感悟家國大情懷🤱🏿。活動後,學生們以不同的形式分享學習的思考與沉澱,真正體現遊學課程在學中遊📗、在遊中學的特點。

  同時我們也充分利用校友資源、社會資源,註重知行結合。我們把名家👳、校友請進校園🫶🏿,進行高端講座🤵‍♂️、校友訪談等活動🧑🏼‍🎓;帶學生走進高校、社區🫔、企業,甚至帶學生走向世界,開闊國際視野;為家長開設“道德經與家庭教育”系列講座,提升家長的國學素養與教育經驗。

  均衡校本與國際❤️‍🔥,凸顯特色。八一學校素有“軍魂鑄人”的辦學傳統,因此構建了具有學校紅色傳統教育特色的校本課程📬🧍‍♀️,而圍繞“生態立人”的辦學特色,以學校科技特色和生態教育為核心🍶,以生態校園建設中的景觀🙇🏽、技術等硬件及環境為依托,形成特色的生態課程體系。

  此外,還以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多元智能理論”和美國青少年核心能力標準(CCSS)為理論依據🃏,研發國際多元素質課程,為八一學校的學生提供一套基於未來人生發展的整體精英培養。(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5-09-23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𓀐: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