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海外瞭望
      

    跨國公司需要怎樣的高校畢業生


      當今世界🦛,企業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其最突出表現形式就是跨國公司的崛起🧑🏻‍✈️。然而🖐,我國在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特別是跨國公司所需的復合型人才方面存在較大欠缺。因此✖️,探討大學和跨國公司在培養人才方面是什麽樣的關系,跨國公司究竟需要大學畢業生具備怎樣的能力和技能,我國高校與跨國公司應該在哪些方面加強合作促進人才的培養等問題就顯得至關重要。

      樣本介紹:本項課題研究組曾先後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十余所主管教學🍘、科研或人事的副校長和處級相關主管人員進行了訪談,並在中國教育行政管理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高級研修班、培訓班多次授課過程中,對中國812位高等院校的主管教學、科研或人事的副校長和處級相關主管人員發放了問卷。

      目前跨國公司與我國“985”“211”高校合作多

      調查發現,跨國公司與我國高校的合作在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初🆒,就努力開展同中國高教界的合作,並始終保持著這一傳統🏑👰。而進入21世紀以來,跨國公司與中國高校的合作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如惠普、IBM、美國德州儀器🪯、微軟公司與中國高等教育的合作等🦛。但是也要看到🎄,跨國公司與中國高教界的合作發展非常不均衡,同中國地處沿海和發達區域的合作較多,同中國“985”“211”高校合作較多,同中國中西部地區內陸地區的高校合作較少🐻,同中國地方所屬高校合作較少㊙️🎏,同中國綜合大學和工科類高校合作較多,同中國文科類、師範類等類院校合作較少。

      從問卷統計中也發現🏠,部屬高校以及民辦高校和跨國公司以長期合作為主𓀉,並且與跨國公司合作比例較高;省屬高校和跨國公司以短期合作為主,且沒有和跨國公司合作的比例較高✯。跨國公司與我國部屬高校以及民辦類高校中的獨立學院類和高職類高校同跨國有長期合作的比例比省屬高校要高(見圖1)。和跨國公司有長期合作的高校基本以大學為主,企業資助和企業與大學共同研究開發兩種方式與跨國公司開展合作。

      大學與跨國公司合作的形式有多種。包括跨國公司在大學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創業基金👨🏼‍🎓;為專項科研課題提供資助🔤;與大學設立聯合實驗室👷🏼‍♀️;聯合開發教材或課程🥈;企業委托高校對公司職工進行定向培養🏊🏿‍♀️、培訓,高校向跨國公司輸出科研成果等。無論是部屬高校☦️,省屬高校還是民辦高校與跨國公司的合作項目都是以設立獎/助學金占的比例較大🧘🏿,其次是為專項科研課題提供資助和與大學設立聯合實驗室;在聯合開發教材或課程方面,三種類型的院校占的比例都不高;在向跨國公司輸出科研成果方面,部屬院校比省屬院校要高出一倍👳‍♂️✍️,而民辦高校的統計是零。這主要是由民辦高校教學為主的特點所決定(見圖2)🥀。

      本科院校和跨國公司的合作項目主要是設立獎👨‍👨‍👧🤨、助學金和為專項科研課題提供資助👎🏼;專科院校主要是企業委托的定向培養、培訓和聯合開發教材和課程;其他、非學歷院校和跨國公司的合作項目基本上都是企業委托的定向培養⛹🏻‍♂️、培訓🕵🏿‍♂️。

      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和跨國公司的合作共同點是企業為學生提供定向培養、實習培訓和舉辦招聘會。而互派人員授課和互做報告、舉辦競賽、大獎賽等合作主要是在普通院校開展。

      在校生在跨國公司實習與畢業後進入公司工作呈正相關

      高校在校學生到企業實習是學生入職前必不可少的培訓內容之一🛫。從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到,有14.69%的部屬高校回答本校在校生進入跨國公司實習人數非常多🤼‍♀️🧑‍🦽‍➡️,而省屬高校和民辦高校的比例分別為4.46%和8.33%;有76.92%的部屬高校回答“有,但數量較少”,而省屬高校和民辦高校的比例分別為65.32%和83.33%;有30.20%的省屬高校回答說沒有在校生進入跨國公司實習🤱⛹🏻‍♂️,而部屬高校和民辦高校的比例分別為8.39%和8.33%(見圖3)。無論是普通高校還是成人高校,回答“在校生進入跨國公司實習有👨🏻‍🦰,但是數量較少”的比例都占到2/3以上(見圖4)🚣🏼。

      北京中醫藥大學與我國境內的醫藥跨國企業有著長期的合作♐️,如瑞士諾華製藥有限公司,美國默沙東製藥有限公司,美國禮來製藥公司,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與北中醫招生與就業處合作,通過職業拓展協會🧝🏻,共同研究開發豐富多彩的活動,由企業贊助開展了“諾華杯職業規劃大賽”“輝瑞製藥校園宣講會”“葛蘭素史克校園宣講會”等活動🧛🏿‍♂️。日前✢,清華大學和美國華盛頓大學合作在美創建的全球創新學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簡稱GIX)正式啟動🌴,微軟公司出資4000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全球創新學院將以西雅圖地區的全新設施為基地🌮,開辟建立新的獨立校區📪。這些措施和活動,都增加了畢業生去跨國企業就業的機會。

      調查顯示,在校生進入跨國公司實習數量多的,畢業生進入跨國公司的比例越高💎;在校生進入跨國公司實習的比例越高,高校接收跨國公司的員工來校學習和培訓的也多,大學與跨國公司的合作呈現一種正相關的關系(見圖5)🙇🏻‍♀️。

      人才是跨國公司與高校合作的核心

      跨國公司具有全球戰略目標和高度集中統一的經營管理,高度重視人才的作用🚣🏽,把人才視為核心要素🌭,這決定了跨國公司與大學密切夥伴關系形成的必然性👰🏽。

      德國技術合作公司(GTZ)的君德·瓦格納博士2013年2月在他的論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中提出顯著的全球化趨勢帶來四個明顯結果⛹️‍♂️:1.以前,企業在一個國家裏,只有一個市場,一個政府和一個文化🦵🏻;現在他們在一個國際化的大環境下運作;2.利用信息和交流技術👮‍♀️,公司能夠調度物流和後勤(例如🧑🏿‍🏫,及時生產)👩‍👩‍👦‍👦;3.各種人力資源的流動(例如🧑🏽‍🔬:跨企業的,跨省的,跨國家的)是一個普遍的現象;4.在中外合作中✊,擁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學歷的人員為了共同的目標精誠合作。君德·瓦格納博士提出跨國企業對畢業生能力的期望,其順序是:操作技能,職業道德,初級外語🚣🏽‍♀️,初級計算機應用能力,交際能力👨‍🍳,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安全知識,身體健康、自學能力🏊🏽‍♀️,管理能力。他還提出了能力結構圖和核心能力圖(見上圖)。

      由此可以看出👏🏽,掌握專業能力的水平,包括專業知識🧑‍⚕️、技能技巧,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綜合判斷和應用、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反應,構成了就業者的復合能力🪟。這些能力是交互的,缺一不可👰🏼。跨國公司為培養國際性復合型人才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專業能力🧑🏽‍🦰、學習能力🌏、求知欲、國際視野是跨國公司衡量人才的標準

      跨國公司是一種特殊的企業實體,它既具有一般企業的性質、作用、職能和社會責任🏃‍♀️‍➡️,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國際化,多元化和內部化👨🏼‍🏭。正是由於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跨國公司對新世紀的人才有自己的一套評定標準。

      除了責任心和團隊精神外👧🚶,許多知名企業也十分重視應聘者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強烈的求知欲🤚🏼🫣。尤其在招聘應屆畢業生時👬🏻,企業往往將學習能力和求知欲作為考察的重點。很多跨國公司表示,公司並非很在乎應屆生是否出自名校,也不是特別強調學生所具有的專業知識🦮,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培訓體系較為自信,認為只要應聘者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能力𓀄,那一定可以通過系統培訓脫穎而出,因此🎪,在面試中這兩項考核十分關鍵。

      跨國公司非常強調人才的國際視野。國際化的公司,都強調同時開發本國市場和海外市場👝,而且公司海外市場的發展往往更快🤲🏿,人才的流動性非常強。不少跨國公司強調讓本地員工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和公司文化,使他們消除中西文化背景方面的差異🧑‍🧒。許多跨國公司人力主管都強調:公司看好溝通能力強,英文出色,同時眼界開闊🪫、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 (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5-08-26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