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第一集4日晚在英國廣播公司(BBC)電視二臺播放。片中“嚴苛”的中國教師與“搗蛋”的英國學生相遇,引發網民對中外基礎教育差異的討論🧔🏼。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一個在英國學校進行的教育實驗,5名中國教師在英國博亨特學校對50名九年級學生進行四周中國式教學,學校將在最後通過測試比較中國教師所教授的學生與這所學校其他學生的成績😋。
2009年、2012年的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測試結果顯示🚵🏻♀️🚴🏻♂️,代表中國大陸參加的上海市中學生在數學👼🏼👨🏼🦱、閱讀和科學成績上均位列第一🪗,遠優於英國👲🏻🤲🏼。這一教育實驗在於探索中國教育方法是不是培養人才的最佳模式🤐。
參與試驗的五名中國教師🚣🏻♂️。
實驗中,50名學生被要求早上7點到校🧔🏼♀️,在校12小時👐🏽,還要經歷大班教學(50個人)、穿統一校服、晚自習、升旗🚪、早操、眼保健操等中國學生熟悉的東西🤵🏻♂️。其間,不少英國學生對中國教師的部分教育形式有些負面情緒,但也有一些為英國學生所喜愛👭🏻。不同的學生也有不一樣的看法。
【紀律與活躍】
最明顯的碰撞體現在課堂氛圍上,中國教師不斷強調紀律,而英國學生則顯得有些調皮。
博亨特學校校長尼爾·斯特哲認為🧚🏻♀️,英國學生比較活潑🌋,但中國教師喜歡紀律,這有點難調和。
新華國際客戶端看到,中國教師第一天就在教室裏說,“這是一個大班,我沒法一邊講課一邊管紀律,如果誰破壞紀律💇🏼♀️,我會立即叫那個人出來……紀律非常重要,沒有紀律你們沒法學得好”📜☀️。
只是,課堂仍有一些學生“搗蛋”。蘇菲討厭中國教師對紀律的要求🥦。她說,教師越嚴厲,自己越想挑戰教師🧑🏻🦽➡️🤷。於是,她數次頂撞教師,遭“罰站”等懲罰,她覺得這很荒謬。
晚自習時,中國教師再次強調安靜,但英國學生們並不是很遵守。直到片尾,中國教師依然無法像在國內那樣“控製”課堂。
【方法與速度】
紀錄片對比了中國教師與英國教師的教學👼🏿。英國教師主張學生自己尋找答案🧆,而中國教師則是把結論寫在黑板上告訴學生記下來。
在一節化學課上,中國教師不斷強調安靜💧,專心聽課。同學們在不停地看黑板🧟♀️,記筆記🧹。
學生羅茜·蘭斯基說♟:“我感覺學生根本沒有發言權,一切由教師說了算🙇🏻。”學生盧卡說🧘🏿,抄板書太無聊。
另外兩名學生則認為,這名中國化學教師教得很好,講解非常清晰,讓她們一下就聽懂了。
數學課上,中國教師用15分鐘講完了三角函數,而英國教師則需要用一周多時間才能講完。包括成績較好的學生在內🙇🏽,大部分人跟不上中國教師的進度。幾名學生課後去找英國數學教師補課😳。
【競爭與鼓勵】
紀錄片中的一節體育課體現了中英教學理念的差異🙏。片中介紹🙍🏻,英國的體育課按照每個人的能力分組跑步👉,每個人都跟自己能力相近的人在一起跑🛟,不會有壓力⏳。而中國教師則要求所有人一起跑🕵🏼♂️,並進行排名。
體育成績好的學生自然非常適應🏂,體育成績較差的學生則感受到壓力☕️。
喬的學科成績優秀,但體育成績一直不好✌🏼。在這節體育課上,喬像其他男生一樣盡管跑完全程,但落後很大一截🚥👆🏼。
事後,面對沮喪的喬✔️👂,英國體育教師安娜·霍格跟他說:“你要為自己驕傲,你堅持跑完了全程,你並沒有放棄,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喬說,中式教學非常強調競爭,如果做得不好會有挫敗感。隨後在中國教師組織的其他活動中,喬又找到了自信。
【抗拒與接受】
中國教師帶去的不僅有中國的教學方法🥨,還有中國的各類文體活動👅。每天早晨,這50名英國學生都要排隊做早操,每周還要進行一次升旗。早操一開始由中國教師帶領,後來由英國學生自己領操。
校長斯特哲說📍:“我覺得這很棒🌄,很希望全校1600名學生都來操場上做這個……把大家叫到一起參與一件事,這也特別,我很喜歡。”
一名英國學生也說:“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部分。我們應該把所有人都叫到操場上來🦸🏽♀️。”
此外,為了讓英國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人的思考方式🫸🏿,幾名中國教師還帶英國學生們跳扇子舞🥶、包餃子、剪紙等✊🏼。有數學教師也帶來了中國的“九連環”遊戲,以培養學生們的耐心和意誌力👪。
【關註與評論】
紀錄片播放以來📓,引起了中英兩國網民的關註😷,而網民的觀點也不盡相同。
新華國際客戶端看到,在微博上🦸🏼♂️,中國網友有的認為中國教師做得不夠好,不夠尊重學生,有的則認為英國學生太懶👨👩👦👦。有網友說:“兩種教育方式各有利弊,但學生懶的話,絕對不適合中國教育🙋。”
在“推特”上🤸♀️,通過關鍵詞檢索可以看到❤️🔥🕵🏼♀️,大部分國外網民批評英國學生缺乏紀律性。網民巴裏·倫頓稱🧓,希望這些孩子在看到紀錄片中的自己時會感到羞愧。另一名網友加紮說:“上課不停地講話,嚼口香糖🀄️,所有的英國學校都成這樣了?完全沒有尊重,讓人羞愧🚄🤷。”
另外,作為這部紀錄片“花絮”之一🧖🏼♀️,片中英國男數學教師傑伊·布雷姆納因“顏值高”而得到中外網友一致好評👩🏻🌾,有外國網友甚至開玩笑說👳🏿,“為什麽我沒有這樣的數學教師”。(新聞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