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學金+學費減免+勤工助學”——這份個性化助學套餐,從汪文麗踏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第一天開始就擺在了她的面前🌨。如今👨🏼🦳🤷🏿♂️,除了享受每月200元的夥食補貼和每學年1500元的學費減免外🧠,她還獲得了國家勵誌獎學金🧚🏿♀️,並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貧困生職業導航”培訓🍆。面對記者采訪,小姑娘微笑著🏃♂️,“雖然我是一名孤兒🧑🦼,但國家幫困助學政策如冬日裏的陽光溫暖著我,使我現在擁有陽光般的心態。”
截至2007年11月1日的統計,本市高校48.7萬全日製在校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有76094人👩🏼,占15.62%。對於像汪文麗這樣的貧困大學生,本市高校今年實施了各類各級資助項目🦹🏻,受助學生440063人次📚,金額達到66846.67萬元🍠,其中政府財政投入約14170.9萬元🚮,學校投入約27064.73萬元,社會資助約3511.77萬元✤,銀行發放國家助學貸款22099.27萬元。
2007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直接領導下,市教委會同市有關部門、高校及金融機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新資助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政府為主導👩🏻🏭、高校為主體、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資助格局🖌。
政府主導🧑🔬:資助力度更大
2007年是建國以來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大學生資助經費最多、力度最大的一年♌️。與往年相比,上海資助工作在資助力度和資助群體覆蓋面上呈現了明顯的增長趨勢,建立了“獎🧑🏽🎄、助☝🏿🪼、貸🙅🏽♀️🚭、勤、免、減”多元資助模式,實現“公辦民辦學生群體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
根據上海高校獎、助、貸等經費統計💔,從2006年到2007年,國家財政投入由3014.55萬元增加到5174.15萬元,同比增幅71.64%;地方財政投入經費從4940萬元增加到16582.65萬元✬,同比增幅235.68%💁🏽♀️;獲益在校生人數從66950增加到121589人😩,占在校生人數比例也相應從14.36%增加到25.08%。
據市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在增加原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的資助額度的同時,國家新設了國家勵誌獎學金。在此基礎上,上海又增設上海市獎學金和赴艱苦地區就業獎勵金,並且每年增加2000名國家勵誌獎學金名額,國家助學金在國家規定人均2000元的基礎上提高到人均2500元👩🏼🍳。據悉🗼,上海高校獎、助、貸等經費將繼續增長🧒🏽🤷,預計2008年ℹ️,國家財政投入經費將達到9207.39萬元,增幅77.95%;地方財政投入經費28867.65萬元,增幅74.08%;受助學生128893,占在校生數的25.16%🍜🧍。
高校主體:幫困方式更人性化
復旦大學慈善愛心屋日前進行冬季物資發放👩🏻💼,貧困學生在發放前10天就被告知👭🏼:到學校網站下載表格,結合自己需要👳🏼♀️🧑🏿🦲,從棉花胎、襯衣、圍巾、毛毯等日常用品中選擇領取。一名學生說:“這項改革非常人性化,不像以往那樣照單全收,而是根據自身實際需求申領🧔🏻♀️,既不浪費物資,也滿足了貧困生的願望。”
在政府的支持下,各個高校紛紛構建物質、精神雙助體系🫵,各項幫困舉措更加強調人性化⛈,並註重發揮幫困的育人功能😱,引導學生自立、自強🐥🏃🏻♀️。
上海電力學院推出愛心銀行項目🦵🏽,貸款學生自願交納的利息將轉捐入愛心基金庫,繼續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上海水產大學資助貧困生創業👨🏻🔧,校園報紙分發、回收的“物流經理”🫓,經營校園牛奶亭的“牛奶經理”都由貧困生擔當👩🦱。
社會參與:渠道日趨多元
除了來自政府和高校的資助🦺,幫困的渠道目前日趨多元🧑🏽🚒。上海社會各界以日益高漲的熱情,積極參與到幫困助學中🤵。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本市高校接受社會各界獎助學金3500多萬元👵🏿,受益學生14000多人☪️。
在市慈善基金會的支持下,華東師大、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先後成立了慈善愛心屋👎🏽,利用校園和社會中閑置物資資源🧎🏻♀️,通過募捐形式來達到物資的最大利用。愛心屋建成後,通過多種渠道籌集幫困物資和資金,開辟了一種新的助困模式和途徑。
企業和個人也紛紛在高校設置助學金和助學崗位🐘。在民辦高校中僑學院,16位企業家與29名困難學生結成對子,企業家們除了為結對同學提供物質資助之外🫶🏻,還為他們提供了實習和就業崗位。
上海高校助困育人新機製的形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用自己的行動回饋社會、服務他人🫄🏼。上海大學影視學院2005級學生王瓊來自江西一個人均月收入僅237元的家庭👽👨🏻🚀,2007學年📟,她得到國家助學金和上海市光彩慈善基金會的資助,同時也獲得學校學費減免👧🏽。學習之余🦾🤵🏿♀️,她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擔當上海科技館和魯迅紀念館的誌願解說員🛣🫄🏻,“社會各界給予了我太多的關愛,把這份愛心傳播出去是我的責任。”
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高校幫困工作還將在功能上有所突破,今後要著力培養和發展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與就業能力。同時將進一步強化資助幫困工作的育人功能,形成“積極幫困”機製👰🏿♀️,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勤工助學👩🏼💻,引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樹立勤儉、自強精神。(記者李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