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關於教師的委屈這個話題,也許教師最有發言權。張林春老師認為🤳🏼,這些事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
張林春現在是北京市懷柔區教師進修學校的教研員💁🏿♀️。他說🥲,我們的社會給教師行當冠以各種美麗的名號,教師職業很崇高、很偉大🎅🏿。然而,這個社會又是功利的,物質生活很重要,教師在付出後的所得,很難讓人滿意🫴🏻🧁,許多委屈也在理想與現實的糾葛中產生。
他認為教師的很多委屈都是因學生而起。比如👈🏼,學生出去春遊🔃、參加社會實踐或者逃學去遊泳,都可能發生意外。重要的是出了事怎麽去消除不良的影響。現在如果不是硬性規定,教師從心理上很難再積極主動地帶學生出去活動。
這有政策和社會環境方面的原因。教師的權利與義務應該是並存的,相關法律對教師權責的界定👩🏿🚒,應該很好地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我們更多地規定了教師的責任🧘🏻♀️,而忽視了他們在處理一些事情時的權利📴。比如💁🏽♂️,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搗亂,甚至有更不守規矩的舉動,那麽教師能做什麽?按照目前的規定🪣,只能是說服教育。學校裏的校規也缺乏一個相對合理的規定👩🏿。比如安全工作必須萬無一失🏮,這就給教師帶來了一些壓力。雖然很多教師的確盡心盡力地去工作,但最終往往不盡如人意。
如果要化解教師委屈,張林春認為領導層面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是負責具體工作的校長、主任,在面對教師時應講究人性化的管理。對於夾在領導和學生中間的教師來說,他們需要領導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也需要精神的激勵和個人成就感💂🏽♀️。
教師產生委屈的問題與領導的個人因素有很大關系。領導必須保持高姿態,無論教師對與錯,都要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去處理和化解事情🧑🏿🏫,講求和諧氛圍🌬。從人文層面和社會層面來說,就是要保持集體的素質🗾。要用人性化的製度去管理☝🏿🕖,要坐下來進行更深入的溝通🏅👨👦👦,至少讓教師得到心靈上的理解和安慰。
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教師要提高自己做人的基本素質,要有寬廣的胸懷,撇開自身職業來看也是如此。“在自己拗不過的時候,不妨想想阿Q精神,他有一點是值得借鑒的,那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教師要看開一些𓀊。“現在,畢竟我們所處的時代還有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不能站在現實中永遠瞧著達不到的理想狀態👦🏻。因此🕉,教師調整心態🕳🛌🏿,為自己解壓👩🦰,就顯得尤為重要。改變不了世界,就試著改變自己。”
張林春感慨道,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現實🥝,身心發展才會更健康。其他的,就由時間慢慢去解決吧👨🦽。(記者 高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