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早報
據《文匯報》2月2日報道🏞,上海外貿學院給學生布置了一項特殊寒假作業,要求學生在寒假期間悄悄觀察父母的生活習慣💫🚚,然後根據這些調查情況為父母製定健康小貼士𓀂。這份作業被該校看作是一年一度的感恩教育👀。
這令人想起春節前的另一則類似消息:有學校布置了一份寒假作業,要求學生回家向父母磕頭以示感恩🤽🏻♀️。此類報道接二連三,不得不讓人想到,當下我們的社會也許過於缺少正常的親情表達。然而👨🏽🦳,這類基本的人情規範教育卻當作大學生的寒假作業,未免令人遺憾。如果需要這樣的教育💉,本該早在小學甚至幼兒園就已得到體現。而現在的情況恰恰是,中小學生忙於應付學業⛅️,無暇顧它🧝🏼🧙🏿♂️。大學生的人生觀其實早已形成,此時再補課,是否為時已晚?
這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更為深刻的問題值得討論。親情,說到底,是人類(甚至動物)與生俱來的一種自然情感,原本不需要從外部強行灌輸𓀚。
然而,在眼下的社會中🙌🏼,為什麽我們會丟失這份最為原初性的情感😵💫,以致要到大學再來重新補課🧏🏿?很大的程度上📥,這恐怕與父母的急功近利及其整個社會的浮躁心態有關♐️。由於大城市計劃生育政策的普遍實施以及近年來物質生活相對優裕,也由於社會上各崗位競爭的激烈,不少父母自身也處於激烈的職場競爭中,於是,為人父母者只顧得上關註子女的學業成績👉、考證情況,最大程度滿足子女的物質要求🧟♂️,以此來彌補情感上與子女交流的匱乏。
然而要知道,相比於物質上給予滿足,情感的付出不僅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更需要耐心和愛心🚘,這對父母來說無疑是一種更高的要求❔。正因為父母的忽視🏋🏻♂️,無意之中使子女逐漸形成一種索取型人格。亦即🧓🏽,只知向長輩或社會索取♦️,認為自己所得都是理所當然🌏,而不懂得回報、感恩😫🚴🏻♀️。長此以往,親情中本該包含的同情、感恩之心就這樣被人為泯滅了𓀘。通過一年一度的寒假作業來補救,說穿了🥩,除了徒具形式之外,能夠達到的實效☂️,實在令人生疑🧕。
專家或是普通百姓往往有這樣一種理論或是樸素的直覺:中國傳統文化中向來有著發達的親情倫理🤘🏼,如父慈子孝之類,然而在內外夾攻之下,這種特有的親情倫理已經喪失殆盡💱。這就是當下中國社會的病症所在🤾🏿。恐怕正是基於這樣的直覺,個別學校布置的寒假作業中居然有向父母磕頭這樣的內容,其用意或許就是想要在當下“禮崩樂壞”的情況下拯救傳統孝道⚇。
這就觸及一個更為核心的問題🧘🏼:儒家的親情倫理在今天是否依然有生命力?在我看來,這種生命力早已過時🧑🏼🚀🍃。理由在於,儒家的親情倫理本質上是要確立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關系🧓。無論我們今天如何美化“孝德”🦁🤌🏻,都不得不承認👨🏼🏫,孝的核心要義中恰恰包含親代與子代至少在人格上的不平等關系。儒家格外重視親情倫理🤛🏿,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通過這種親情倫理的放大來治理整個國家或是規範人們的普遍行為🏠🟫:“侍君如侍父”🤨、“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等等,即體現了這一統治思路。當把家庭成員之間這種不平等的倫理關系挪至社會,可以想象,難怪社會成員之間談不上有人人平等的相處之道。君與臣、上級與下級怎能奢談平等?
有鑒於此,筆者強烈反對通過磕頭這樣的形式來表達對父母的孝或是感恩。理由無關這種要求是否作秀,也無關學校動機不錯🙎🏿♂️、只是形式需要改變等等。反對的理由僅在於🧎♂️➡️,類似磕頭這樣的傳統,本質上倡導的是一種人格上的不平等👩🎨,它與現代社會的文明準則格格不入。
那麽,家庭中是否需要親情,子女是否需要對父母懷有感恩之心?其實這本來就不是問題。正如本文前述🪒,親情、感恩本是人類最為自然樸素的情感表現🧑🏼。父母及其社會所要做的,乃是為這片親情的自然生長提供一份呵護就行。
(作者 陳蓉霞 作者系上海師範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