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光明日報
大學,一向被視為傳播文化💂🏼、傳承文明的精神家園,而大學本身的文化建設則關乎這一家園的品格與內涵🐷。
大學為什麽需要加強文化建設?首先,現代管理學告訴我們,組織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硬實力的競爭,更是軟實力的競爭,而組織的軟實力主要源自於組織的文化👰♀️。大學的文化建設,實質上就是通過建立所有師生的共同文化語言,塑造一所高校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礎,突破其內部不同學科院系之間的專業屏障,使大學擁有自己的靈魂和特色。只有這樣,它才能夠提升自身的實力和競爭力😇。
其次,中國上世紀50年代之後的大學教育,主要是依照前蘇聯的模式建立起來的,此種模式重專業人才培養而輕素質培育,具有急功近利的特征🤷。有鑒於此,教育部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即提出了“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建設問題。1999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綱領性文件,自此以後,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其中人文素質教育則是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而一所不重視文化建設、缺乏文化底蘊的高校是難以承擔起培養具有完善人格的人之重任的👭🏻。
再次,作為人類知識和價值的持守者與傳承者,大學不但要向學生進三牛識傳授與技能,而且肩負有讓他們掌握人類文明精華從而使其成為“有教養的人”的職責。而我們今天所處身於其中的市場經濟環境,則對大學的功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大學,究竟該是滿足市場需要的“服務站”,還是靜觀市場風雲變幻的精神的守望臺?大學應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市場,是其不容置疑的職能👩🏻🦼➡️🙎。但服務於市場經濟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大學要通過它的文化傳承功能來引領整個社會的發展趨向,而不應完全被市場經濟牽著鼻子走。在一般的理解中,通過文化傳承來奠定高校與社會的文化基礎,乃是高校的基本功能與責任;對中國的高校來說,文化建設不過是對上述功能與責任的自覺與承擔👦🏿。
中國大學的文化建設應該如何開展?“文化”一詞十分寬泛,相應地,“文化建設”的範圍也相當地寬廣;結合國外探索通識教育的經驗及中國傳統文化自身的特點,本文認為,中國高校的文化建設當從“國學教育”入手💇🏻♂️。
“人文”具有歷史延續性,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與鞏固他們的文化認同,不能不首先訴諸自身民族的文化傳統⚃🤞🏼。中國大學的文化建設當以鞏固大學生的中國文化認同為目的,以中國歷史的人文經典為內容👨🏼✈️。通過重返中國歷史的人文經典來鞏固大學生的文化認同,需要開展國學教育並以之為起點。
中國傳統文化與“國學”在內涵上是相通的,它不僅包括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也包括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還包括中國的佛學和中國的道教。國學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的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智慧,,它規定著中國人之為中國人的特質。自中國進入現代世界以來,這一傳統智慧雖備受沖擊,但並沒有因此退出歷史舞臺。事實上,它以比較隱蔽的方式(如民族文化心理)依然存在於我們的現實中,通過我們的思維與言行表現出來🚭。借助於國學教育,我們可以將那存活於我們思維深處的“傳統智慧”由隱而顯,使大學生們對它由無意識而上升為自覺,所謂鞏固文化認同實即得益於此種類型的教育。
有別於西方二元對立式的思維方式,中國傳統智慧倡導“和而不同”,此種思維方式對解決當今世界諸如人與自然的關系、國際爭端及現代性等問題,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著名政治哲學史家施特勞斯從其西方問題意識出發,曾有感而發地說:“僅當我們變得能夠向東方特別是中國學習,我們才能希望超越技術性世界社會。”(《海德格爾式生存主義宣言》)另外,悌中國傳統智慧中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天地境界”的人生追求、以孝悌為本的道德哲學,對塑造當今中國大學生的世界觀與人生觀都有重要意義。以“國學教育”為切入點的大學文化建設,在當今中國是恰切且必需的,其一,它可培植中國大學的文化根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大學;其二,它為國學的普及與社會化提供了通道與平臺,有利於通過重振國學來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繼承中國人的傳統智慧與引進西學、加速國家的現代化是否會發生沖突?中國現代大學建製是從西方移植過來的,其誕生以與傳統文化相斷裂為標誌,中國現代大學誕生之後,不是以傳承自身民族文化為使命,而是以現代化的名義拉大了與傳統文化的距離,中國大學因缺乏自身民族文化的滋養而處於無根狀態👨🏻🎤。伴隨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及文化自信的回歸,人們認識到,中學與西學並非是根本對立的關系,國學教育旨在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傳承傳統智慧,同西學及科技的學習沒有根本矛盾。源自西方的大學建製自有其植根於西方文明的“大學之道”,該“大學之道”也自有其普世性的一面,這是辦有中國特色的大學所應汲取的。但要辦有中國特色的大學,尚需將中國的大學置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這是高校文化建設的題中之義。(信息作者: 李訓貴👬🏻,系廣東城市職業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