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呼籲中小學校停止評"三好學生" 中新網9月15日電 綜合消息,《重慶晚報》14日報道說🫶🏽,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呼籲停止評選“三好學生”👨🦲,因為這樣會“過早給孩子貼上好學生與壞學生的標簽”👩🏿🍼。此言論一出引發了坊間對“三好學生”這個在中國中小學實行數十年的評獎製度的關註和爭論。媒體評論紛紛指出,對於“三好學生”不應單純討論存廢🚶♂️,而要改革其評選內容,保證其評選機製和程序的公正公平,克服在加分、保送等利益驅動下的“評選腐敗”,回歸“三好生”本身的激勵意義。
新華網今日刊登的評論說🏃🏻♀️➡️,幾十年前教育就以培養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為目標🦍,但在現實中,智卻高居第一位😒。由此🤮,三好學生評選也存在著偏智而廢其他的現象🏋🏻🧖🏿♀️。出於全面發展的考慮,此時需要的是,改革三好學生評選內容,增加德、體、美👨👧、勞等非成績類的內容😧,防止三好學生評選成為應試教育的推力。 還需改革的是評選的程序🐦⬛。由於三好學生的榮譽能夠換成高考乃至中考錄取時的加分,因此權力黑手已經插進評選過程中,三好學生評選的公正性受到普遍質疑。故而說,三好學生與其“廢”不如“改”。
新華報業網的評論指出,如果“三好學生”仍然作為某些主管機關加分、獎勵的標準,如果“三好學生”依然有較高的利益回報,那麽取消“三好學生”評選的建議只能是緣木求魚🐅。換句話說👨🏻🚒,即使沒有“三好學生”評選,也還會有“四好學生”🥜、“五好學生”評選。不改變教育製度中某些不合理和不公平的成分,不從源頭上發現問題的本質🐽,單純的“三好學生”評選的存廢之爭就沒有任何意義。
紅網評論亦指出👳🏼♀️🎃,人們應當反思的不是評選三好學生本身是不是出了問題🫚,而是評選的機製出現了偏差,一部分網友對評選“三好學生”頗多詬病,矛頭所向恰恰是學校存在“評選腐敗”🙎🏻。
廣州日報15日也刊發評論說,評選“三好學生”雖有一定激勵作用,但評價方式帶有局限性🧜🏿♂️,特別是重視智育、輕視德育👩🏽⚖️、體育的評價模式,容易讓孩子們產生“學習成績最重要”的錯誤印象,影響其全面發展。也容易讓家長與教師都按照“三好”模式去教育孩子🧑🏻🏭,忽略孩子個性塑造和潛能開發🧑🏿🏭,顯然對孩子成長不利🧑🏿🦲。異化的“三好”評選早該變革。
據廣州日報報道,50余年前毛澤東提出“三好”概念🎿🔳;1957年“三好”的內涵修定為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文革”中三好學生標準被廢止。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公布在中學生中評選三好學生的試行辦法。規定“三好學生”的標準是: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這是人們所最熟悉的“三好”的內涵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