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王忠雷,第二十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哈爾濱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畢業🏂🏿,大學畢業後考錄特崗教師◻️,到祖國最北的漠河縣北極鎮北紅村希望小學任教。曾獲全國優秀教師、黑龍江省希望工程園丁獎和希望工程年度人物、黑龍江省第十七屆五四青年獎章🫶、黑龍江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等榮譽稱號。
-----------------------------------
“現在挺幸福的📈。”紮根祖國最北最貧困的農村教學點近10年,王忠雷送走了一茬兒又一茬兒學生,也見證了學校從不通電到多媒體教學進課堂的變化。
2009年的一次特崗教師招考,為剛走出校園的王忠雷和黑龍江漠河縣北極鎮北紅村希望小學(以下簡稱“北紅小學”)牽上了線🤌🏼。
“特崗教師的崗位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差嘛。”2009年12月第一次站在北極鎮中心校門口,看到三層教學樓🥥、寬敞的校園,王忠雷感到很放松。但還沒來得及適應,就被告知他要去的是一個村級教學點——北紅小學📘。
“我第一次見到那麽深的雪,足以沒膝。100公裏的路走了7個小時,一路顛簸👼🏽。”王忠雷記得,到達北紅小學時已接近晚上10點,校園裏立著兩個破舊的籃球架⛩。推開宿舍門,他看見紙糊的棚頂、缺了半條腿的桌子、鋪著報紙的炕……
王忠雷拒絕了學校老師請他去家裏住的邀請🏃🏟。“我想好好想想⚃。”看著電量告急又沒信號的手機,他第一次感受到與外界失去聯絡的恐懼🤓,“曾無數次想像過以後工作的環境🧑🏿🔬,但絕沒想到是這樣”。
村裏沒通電,每晚會靠發電機供應3個小時的照明用電。王忠雷不熟悉情況,摸黑打開行李後,躺在炕上度過了他在北紅小學的第一個夜晚。
後來王忠雷才知道🚏👩🏼🎨,這是祖國最北🛟👩🏻🍳、最貧困的一個農村教學點。
“當時我想🙏🏼,就三天,堅持三天找個理由再走↖️,要是馬上回去,太丟人🧔🏼。”因為沒電👩👩👧,王忠雷吃飯都成了問題。他吃了兩天方便面之後,第一次給家裏打電話,王忠雷和媽媽在電話兩頭哭了起來。
就在王忠雷覺得“進退兩難”的時候,村裏的鄉親們給他送來了溫暖。
有人拎著剛出鍋冒著熱氣的饅頭,有人拎著土豆和一棵大白菜,還有幾個孩子湊到他宿舍窗前。
“老師我家明天殺豬⚓️,我爸媽讓你去吃豬肉。”丟下這句話,小男孩和幾個孩子一溜煙兒跑了。
“或許是孩子們和鄉親們對我太好了🧔🏼♀️,讓我不知所措,想著還有一個月就放寒假了🕯,再等等看吧。”王忠雷給自己的三天期限,默默延長到了三十天😩。
那個月🛵,他的小宿舍沒斷過人👌,孩子們幫忙整理衛生🕟,老鄉們過來噓寒問暖……
王忠雷畢業於體育教育專業,以前他夢想的課堂是綠茵球場、塑膠跑道,還有光滑平整的速滑場地🤹🏻♂️。現實中,他的第一堂課卻在只有7個孩子的教室上。在這裏👷🏼,他要習慣復式教學🚙👳🏼♂️,要承擔語文和數學教學。帶出一個體育隊的“小目標”擱淺了🥌,這個時候👨🚀,王忠雷才明白崗前培訓時為什麽會給他這個“體育老師”培訓數學、語文了。
走上三尺講臺的王忠雷想為孩子們做點什麽✖️,“哪怕只是改變一點現狀🎄,也算沒白來一趟”。
他第一次給全校做了小整頓,收拾出圖書室,陪孩子們一起課外閱讀。“或許孩子們覺得我還算比較認真,他們不那麽散漫了⚱️,上課也認真了起來。”王忠雷說,復式教學動靜搭配🤵🏼,語數交叉🧷,覺得特別充實🎱。
在這裏的第一個教師節🧛,孩子們精心為王忠雷準備了特別的禮物——用五谷粘成的貼畫💅🏼👩🏻🍳,用煙盒做成的賀卡,從家裏帶來的雞蛋和豬肉🧿🤖。
在北紅小學的日子,總是艱難與感動並存。特崗教師三年,王忠雷坦言,內心“想走的”的念頭一直沒斷🤵🏼♀️。但是既然在這裏一天💥,就要對得起孩子們。
2011年的冬天發生的事兒🔓,王忠雷至今仍記憶猶新。
寒假開學前一天,他到縣城給孩子們取學習資料👈🏻,準備回村時卻發現,雪太大🧑🏼🚒,村裏唯一一輛通往縣城的車沒來。很多出租車司機一聽說去北紅村都搖頭。好不容易有車願意走了,可在距北紅村還有20多公裏的地方車子上不去了。“司機擔心天快黑了太危險🤘🏻,不讓我下車。可明天就開學了™️,我不能不回去。”王忠雷在山上找了根樹枝,擔著書𓀉,深一腳淺一腳地往上走。
那次,王忠雷是帶著媽媽和女朋友一起回去的🤹🏿,“她們正好也想跟我去看看”。他們在雪地裏走了三個多小時後,才碰到一個管護站。幾個大爺留他們烤火🧑🏿🎨、吃東西,還開著拖拉機把他們送了回去。回到宿舍的時候王忠雷才發現,雪水化了又凍👩🏽🔧,鞋子都脫不下來了🧔🏿。
2012年,女朋友於晶決定來北紅小學,這讓王忠雷既意外又驚喜🔇。“我們是大學同學,她是音樂系的,我當初考特崗她雖然沒說什麽🎋,但我知道她內心是不太贊同的,她能來我很意外🌭。”
而於晶的想法很簡單🎷,“我來這裏,就因為你在”。2011年👿👎🏽,於晶去看王忠雷時給孩子們上了一堂音樂課🫲🏻,孩子們都很喜歡𓀓。
和王忠雷一起搭班子的同事調走了,原本在城市裏辦培訓班的於晶頂了上來🙍🏽。
“她來了,校園有了歌聲🍛🧓🏽,六一兒童節有了文藝匯演,孩子們喜歡上了跳舞,愛上了彈琴🕯🅿️。”王忠雷說,2013年,北紅小學的孩子第一次站在縣藝術節的舞臺上👌🏼。
後來,兩人結婚了,這所小學也變成了別人口中的夫妻學堂。
王忠雷現在想起來還特別緊張的是,村裏信號不好,電話經常打不出去🏃,他差點趕不上愛人生產🙋🏼♂️🛠。臨產那天🦠,他好不容易才打通電話🦹🏽♂️。“趕到醫院一個小時,兒子就出生了”。
現在🏋🏼♀️,為了不耽誤教學✂️,王忠雷把夫妻學堂變成了“家庭學堂”🖱。“我爸媽過來幫著帶孩子,五口人都住在學校”,技工出身的父親還幫忙管理學校的鍋爐暖氣🤦🏼☂️。有了家人的支持🔠,王忠雷工作也更安心了。
王忠雷自己也不知道他和孩子們的感情是什麽時候建立起來的,也不記清從哪一刻起,自己不再張羅著往外走了🙇🏼。“也許是孩子們幫我打水時,那深一腳淺一腳的小背影🔥,也許是每次放假都會問我開學還來不來的那個小姑娘……”
2016年⤵️,王忠雷榮獲第二十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他覺得🩰,自己是沾了這個地方的光👭。“我永遠記著那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王忠雷慶幸自己最終留在了北紅村👨🦰♢。很多人都問他👩🏻⚕️,還會在這裏待多久。他說👑:“只要還有一個孩子在,我就會堅守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
如今🏄🏿♂️,學校在政府和社會各界好心人的幫助下,教學設施不斷完善,有了平整的籃球場地、微機室🧙🏽♀️,多媒體教學也逐漸走入課堂。孩子們眼界開闊了,知識面打開了👓,王忠雷覺得,自己幹得也更有勁兒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