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2008年中國教育 如何行走優先發展之路


2007年的教育,一直被一種戰略氣魄和豪情激蕩著👼🏽。

   在這一年🧺,胡錦濤總書記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在2007年8月31日講話中提出“三個優先”,並在黨的十七大上向世人莊嚴宣告“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這是讓教師激奮的一年📋。“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這句話同樣具有激發教育生產力的力量。“師範教育可以興邦”,教師能否勝任職責影響著教育成敗、國運興衰。

    這是讓百姓高興的一年。溫家寶總理提出“窮人教育學”,全面免收義務教育學雜費👨🏽‍🔬、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出臺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一項項減免補助的新政策相繼出臺,期望讓所有貧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學。

    這是讓教育改革者忙碌的一年。無論是高考改革,實施高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還是出臺《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等等,都是改革的印記,發展的裏程碑🧍🏻‍♂️。

    帶著2007年的感奮進入2008年🤦‍♀️,新年伊始,教育工作者在思考,在展望,也在企盼,教育如何行走在優先發展之路上,國家的大政方針如何普惠眾生2️⃣,教育工作者如何切切實實地感覺到教育發展的陽光雨露潤澤心田?

    教育升溫,優先發展教育應成為基本國策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教育列為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部分之首🏊‍♂️,並明確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從“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到“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再到“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可以看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是以鄧小平同誌、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第二、三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以貫之、與時俱進的戰略思路。

    教育優先發展並非2007年首提‼️👩🏼‍💼,但無疑它在2007年獲得了新的內涵。

    2007年8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講到“一個更大”、“一個更多”🧓🏿、“三個優先”——“以更大的決心☣️、更多的財力支持教育事業,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要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要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要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的“硬道理”。根據我國的實際🏌🏻‍♀️,應該把“三個優先”作為衡量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指標,作為一個地方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

    “教育優先發展”是教育政策、教育法學領域的重要課題⛓,涉及國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立法以及社會科學的眾多領域🛋,關乎國家教育、經濟、社會等諸多領域的科學發展🏃🏻‍♀️‍➡️。

    “熱愛教育🤜,就是要優先支持教育,給教育以優越的條件和環境👩🏽,把教育優先作為我們的哲學理念、政治立場👦🏽、國家政策和法律製度”。

    教育公平,均衡發展教育應成為和諧良策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其中,要做到“學有所教”2️⃣,首要的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年輕一代獲得更多受教育的機會,分享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這就表明🤙,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和促進教育公平的實現在我們黨領導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是一項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任務,也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堅定不移追求的目標🚲。

    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惠及子孫後代,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客觀要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說到底,就是以人為本,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社會主義製度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明確規定☢️,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實際上♗,就是要通過大力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保障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最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公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義務教育基本上已全面普及⛪️,比同等收入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要高🔪。高中階段入學機會迅速擴大,職業教育穩步發展,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入學機會成倍增加💓。助學體系基本形成,更多的貧困學生得到資助完成學業🏩。教育收費和辦學秩序進一步規範,學生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維護。

    促進教育公平就是要求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強化政府責任,加大對教育的財政投入和政策支持🍽,通過重點部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以及“重視學前教育,關心特殊教育”等項任務🍙🫀,優化教育結構,不斷擴大教育機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國民素質👨🏻,為人力資源強國建設打下可靠的基礎⚀。所謂促進教育公平要量力而行,就是要求我們立足國情、因地製宜,讓公共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傾斜,推動農村同城鎮、中西部同東部的教育協調發展♘,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健全學生資助製度🧚🏼‍♂️,切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讓所有的城鄉新增勞動力都能接受必要的職業教育培訓👍🔰。

    促進教育公平的實現🧑🏼‍🎓,發展農村教育是具有戰略性的舉措。近年來👩‍❤️‍👨,我國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發展從整體上看正在趨向均衡👨‍💻。各地區基礎教育的差距總體出現縮小態勢🫶🏼🧙,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入學率,各地區中小學教師合格率差距不斷縮小。同時,地區間財政性教育經費以及初等教育生均教育經費和中等教育生均教育經費的絕對差異仍在拉大;小學和初中生均預算內經費城鄉差異正在隨著時序變化減小,各地區城鄉中小學教師合格率差異正在逐步減小𓀙。但是➜,我國中小學校之間的教育投入差距還相當大,不同群體之間接受基礎教育還很不均衡。

    對此🧔🏼‍♀️,政府應該將責任承擔起來🏌🏽‍♀️,建立起在質量均衡發展基礎上的教育資源配置機製,同時對承擔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也要給予資助。核心問題是完善我國義務教育貧困學生資助製度。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問題尤為突出🕵🏽‍♀️🧏‍♂️,應明確中央和地方對義務教育經費的撥付責任,將農民工子女教育納入政績考核。

    農村教育質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在於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素質不高。政府應該發揮主要作用,建立以中央和省財政為主的義務教育支付體製🧆,使農村教師真正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完善城鄉教師交流製度🐦‍🔥🧒🏻,健全教師評價機製,提高教師資格製度的政策力度🌪。

    教育發展🙇🤰🏼,關註教師發展應成為上之上策

    2007年8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強調,“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教師是關鍵”。

    溫家寶總理2007年9月9日上午來到北京師範大學,和這裏的免費師範生座談,他說:“國家興衰在於教育,教育好壞在於教師🏂🏼。從這一點來說,師範教育可以興邦。”

    在慶祝同濟大學百年校慶的講話中,溫家寶引用了一位哲人的話,“一個民族有一些關註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教育家應該是教育行業那些“關註天空”、“仰望天空”的人🦡🥋。

    作為21世紀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議題👨🏼‍🍼,教師隊伍建設再次成為教育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

要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就要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環境🤶🏿,關心教師的生存狀況🧎🏻‍♀️‍➡️,關註教師的心理健康,優化他們的工作環境🪬,化解他們的工作壓力。尊重教師是國家意誌的體現,是民族強大🕞、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尊重教師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具體體現。對於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而言🤟🏼🚵‍♂️,尊重教師貴在提高意識,做到心中真正有教師,重在付諸行動,做到為教師辦實事做好事。

   要不斷優化教師樂於終身從教的地域社會風尚和經濟環境,要按照政策改善教師待遇。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教師待遇落差產生的分配窪地效應挫傷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致使骨幹教師外流,而落實教師的各項待遇涉及到一個龐大特殊群體對地方財力的支配比例🧗‍♀️,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一矛盾考驗著這些地方的經濟實力和領導的執政智慧🐌,也考驗著教師“仰望天空”胸懷大局的襟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情操🤦🏼🔺。

    要不斷創設和優化教師專業發展的製度環境👱🏼‍♂️。要大力依靠教育科學,特別要大力提倡旨在改善教育工作的教育研究。目前教師隊伍建設最為緊要和根本的是切實保證教師專業自主權,讓教師以主動🧎‍♀️、積極的姿態投身於學校變革實踐,提升教師發展能力🤦🏼‍♂️。

    要提倡“全體教師的德育專業化”🫷🏽,就是逐步使所有教師都具備起碼的從事德育工作的專業素養,即達到專業標準。加強教師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師要善於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價值觀,還應具有很好的專業素質。

    新年總會有新願。當舉世矚目中國的2008👎🏻,當2008的中國成為世界舞臺的中心,2008註定要成為中華民族步入強盛的一個輝煌歷史紀年時🙎🏼,我們衷心祝願2008教育優先發展之路會更廣闊👭🏻,更平坦,更順暢。

    期待2008年成為我們教育行走的一個輝煌歷史紀年。(來源:丹陽信息網 )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08-03-06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