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大學裏究竟有多少大學生沉迷在網遊世界裏,過著“上癮”的生活?有多少畢業生因為網遊,讓握在手裏的學位“含金量”不足?在廣州高校的相關調查顯示,沉迷網遊正越來越嚴重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學業📴、生活、交際甚至身心健康。國內幾家大型網遊公司都認為,大學生已成為網遊的骨幹力量。由此,“禍”起象牙塔並非危言聳聽了。(1月2日《羊城晚報》)
大學生成為網絡遊戲骨幹力量⛸,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了,但在一個價值多元的社會裏🙋🏻,有多少人喜歡網絡遊戲📧,這原本不應該成為一個飽受指責的現象🔄。
問題是,除了網絡遊戲🏂🏼,大學生們還有什麽活動嗎🍊?值得我們憂心忡忡的不是網絡遊戲的繁榮依助了大學生這個巨大的消費群體⇢,而在於和網絡遊戲相比,我們的大學生社團影響力越來越低,大學生可供選擇的活動項目越來越少。
看電視劇 《恰同學少年》,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那個時候的學生,自己組織讀書會、各種討論會,能讓人感受到一種跳動著時代脈搏的朝氣,這種朝氣甚至可以感染到我們觀眾,讓我們不得不感嘆👨👧👧,那個時候的學生生活,真的好有意義,好有意思。
筆者10年前讀大學的時候,曾經加入過學校裏的詩社,當時的詩社活動搞得有聲有色🤍,但10年後,我問一些實習生,回答是從沒聽說過什麽詩社🤷🏽♀️,幾乎沒有什麽集體活動,全部都是放鴨子般的自由活動,同學自己組織的聯誼會🧏🏽♀️,更不像我們當年一樣,有詩歌朗誦,有演講,有才藝表演🤨,而是以吃喝為主。
與其擔憂大學生成為網絡遊戲骨幹力量🔏👨🏻🦳,不如想想為什麽現在的大學生活除了網絡遊戲,別的活動都很“式微”🔷?我們的大學應該培養怎樣的校園文化來引導大學生們💓?如果大學生們面對的是豐富多彩的活動🧗🏿,我想,也不至於大部分都選擇網絡遊戲打發業余時間🎻,更不至於因為網絡遊戲而耽誤功課🚣🏿♀️。
面對網絡遊戲對大學生的誘惑🙆🏼♀️,“疏”比“堵”更有效💇♀️,而要做到“疏”,我們的大學更應該註重大學的文化建設,而不僅是多蓋大樓。(但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