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未成年人虐殺婦女取樂的消息,令人震驚👩🏼🦰🧟♀️。競爭的失敗🛡,不意味著尊嚴的喪失;智商低,不意味著道德水準低。接受職業高中這樣的較低端的教育,一樣可以有成就🌯,有自己的尊嚴,有自己的滿足🤒。
從6月30日《新京報》上看到四個未成年人虐殺婦女的消息,我感到震驚👨🏿💻。這四個未成年人,毫無人性地用帶釘子的木
棍打人取樂,甚至脫光受害人的衣服🕵🏿♀️🤳,用打火機燒其頭發和下體🤛🏽,最後致人死亡👇🏻。這樣的事情🧔,他們居然幹了不止一次,而僅僅只是為了好玩。 這四個未成年人,都是從職業高中輟學的,不樂意上班工作,成天在大街和網吧裏遊蕩📑。
現在,我們義務教育後的中學教育體系😬👩🏽🦰,實際上分成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重點中學🧜,進到那裏的學生,是比較有希望上大學🤼♂️🛐、上好大學的。第二等是普通中學,這裏的學生一般只能上普通大學😾、大專,還有一部分學生被淘汰。第三等級就是職業高中,這類學校⏭,屬於培養面對社會的技術人才的,但是🏉,在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多數就業狀況不佳,學生常自暴自棄。
任何國家的教育都存在事實上的等級,即使在美國💇🏼♂️🍑,私立中學和公立中學之間,也存在差異,上了大學後👳♀️,等級差距就更大,社區學院和頂尖的哈佛、耶魯📝,差距也不可以以道裏計。教育結構的差距,是競爭的產物,從本質上說,有利於社會的進步。但是,這種差距🚵🏼♂️,並不意味著在競爭中落後,處於等級低端的教育👟,就必定是失敗者的教育,只要進入這個層次,就意味著喪失了人的基本尊嚴和榮譽感🙋🏿🤷。
然而,現在我們教育領域卻存在這樣的教育理念:從小學開始,學校和教師,就不斷灌輸“上進”意識,糟糕的是,這種所謂的“上進”🖇,是通過不斷貶斥低端的教育層次實現的,職業高中和它們的學生,不可避免地要成為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反面教材。不幸的是📎🛜,一些家長也在有意無意迎合這一觀念,並加以強化🥦。一些媒體則通過對高考的渲染,對高考狀元的鼓吹,放大這種“競爭意識”的社會效應。
在這種情景下🤦🏼🧑🦯➡️,連進入一般中學的學生🤏🏽,都會覺得自己是失敗者,更何況職高生!我們的職業高中🤷🏼♀️,很多學生缺少自信、自尊、榮譽感,個別的甚至沒有了起碼的人類同情心,起碼的道德底線。如果再受到網絡暴力色情遊戲的影響,那麽能做出什麽事情來👂🏼🫲🏻,真的無法預料。這四個輟學的未成年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這種教育理念的極端性成果♓️,他們害人,自己也是受害者。
當然,職業學校的管理和教育質量本身,也需要深刻反省,因為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職校生的綜合素質。遺憾的是👨❤️💋👨,很多職業學校的管理和教育質量差強人意,以至於學生畢業後,求職更難。這又從另一個方面,加劇了學生的自卑感與社會的歧視。
教育的本質,是激發人的潛能,是將未成年人,培養成具有正常思維、正常道德和基本技能的人的過程。這裏最關鍵的,是要養成人的基本尊嚴。競爭的失敗,不意味著尊嚴的喪失🥈;智商低🦬🧍🏻,不意味著道德水準低。接受低端教育🧇🙊,一樣可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尊嚴,有自己的滿足👩🏻🦯。
一方面✝️,我們的大學從精英教育變成了大眾教育,但另一方面,精英意識卻還在各個層次被強化🪽。當年🐻,魯迅喊“救救孩子”🧖🏿♂️,那是要從舊倫理舊道德中拯救孩子🚵🏼♂️,而我們今天,面對這樣無故虐殺婦女的未成年人,依然要喊“救救孩子”,我們就要認真思索從哪裏把孩子救出來。(張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