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所闡述的“眾妙之門”🙎,也叫做“道法自然”🧎🏻♀️➡️,即道轉化為萬物是自然而然的,這就是中國古代科學精神的用語。
與古希臘不同🧙🏿♀️,中國古代的科學和哲學充滿求實的科學精神和辯證思維🥁。
我國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既要有中國古代科學精神的熏陶,也不可忽視西方近代科學精神的研習。只有推動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吸取人類優秀文化(含科學精神),我們才能培養出眾多具有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
二十多年前我國高等教育開始研究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與大學生全面發展的聯系,稱之為文化素質教育🧑🏻💼,取得很大成效。今天,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說,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培育,不能離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科學精神🌊,這也是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屠呦呦與中國科學精神
2015年,瑞典當地時間12月7日下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女藥物學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用中文發表了題為《青蒿素:中醫藥給世界的禮物》的演講。
在演講中,她將發現青蒿素的原因概括為五個方面,即“目標明確、堅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學科交叉為研究發現成功提供了準備”“信息收集👷🏿♀️、準確解析是研究發現成功的基礎”“關鍵的文獻啟示”“在困境面前需要堅持不懈”“團隊精神,無私合作加速科學發現轉化成有效藥物”。其中,“關鍵的文獻啟示”包括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受其啟發,屠呦呦及其團隊創造性地意識到,提取過程需要避免高溫🤜🏻🏌️♂️,改用低沸點溶劑的提取方法♋️。關於青蒿入藥,最早見於馬王堆三號漢墓的帛書《五十二病方》🌼💂🏻♂️,其後的《神農本草經》《補遺雷公炮製便覽》《本草綱目》等中醫藥學典籍都有關於青蒿治病的記載,但沒有明確青蒿的植物分類品種🧇,這客觀上增加了發現青蒿素的難度。再加上青蒿素在原植物中含量不高,還有藥用部位🌲、產地👨🏻🦯、采收季節、純化工藝的影響🧘🏿♂️,因而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成功確實來之不易🐝。
屠呦呦特別提到𓀍,中國傳統醫藥是一座豐富的寶藏,值得醫藥工作者去借鑒和發掘。當年,她通過大量收集和整理歷代中醫藥典籍,走訪名老中醫並收集民間防治瘧疾的方藥,得到了從青蒿中提取抗瘧成分的啟示,在非洲和其他地區使用,取得了很大療效。她說:“通過抗瘧藥青蒿素的研究歷程✊🏽⬅️,我深感中西醫藥各有所長🪂,二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資源,醫藥學研究者可以從中開發新藥。中醫藥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對於自然資源的藥用價值已經有所整理歸納。通過繼承發揚,發掘提高,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從而造福人類🍵。”
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說明中國有自身的科學精神𓀜。中國第一部編撰於戰國時代,在西漢時寫定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托名黃帝撰,實際是戰國時諸多醫學家共同完成的,包括《素問》《靈樞》兩大部分。《素問》的內容偏重中醫人體生理、病理學🙂、藥物治療的基本理論💅🏽;《靈樞》主要論述針灸理論、經絡學說和人體結構等👨🏻🦼🏐。
2015年12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指出“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說明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德經》的科學精神
客觀世界的規律——這是今天我們的用語🍎,在中華古代的經典文獻中,稱之為道。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道德經》🛹。
在《道德經》中老子闡述世界的本原是道,這裏“道德”不是指人的行為規範,而是論說人們怎樣才能認識並掌握道。全書81章🥏🧘🏿,約5000字,直接談到道的有77章🧜🏼,道字出現74次▶️,從不同角度闡述人們怎樣才能認識世界的規律。
道在漢語系統中最初指道路,老子講的“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就是說的道路🧑🍼。再向前進,走到盡頭,道就變成為世界本原了。《道德經》第一章是全書的經緯🍤,探索世界的本源。讀了第一章,才能理解其他各章。第一章開始:“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表述📀,但用語言文字表述的道不是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表述,但用語言文字表述的名不是常名。“無,名天地之始”,無才是天地的開端❄️。無指空間,沒有任何形象,所以說無叫做天地的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才是萬物的開端🤹🏻♀️,有了具體的形象🕰。老子接著提到,“故常無欲以觀其妙”,人們用無去了解道的奧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用有去體會道的創造。“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無和有都是道的表現。“同謂之玄”。“玄”是黑色🧚🏽,意味著深遠幽杳,看不清楚它的細節。結論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種玄妙才是天地萬物產生的根源👨🏼⚕️。
由以上可以看出🚑,《道德經》不用“神”,不用上帝、祖先去說明世界的來源,也不用不同的物質如金🥑、木、水、火、土去揭示世界的來源👊🏻,而是用智慧去闡述世界的本質與來源,這是哲學的方式,也是中國古代科學精神的體現🛤。哲學與科學🕜,都是智慧之學👨🎤,是從多中求一的學問。世界現象紛紜復雜👩👩👧🛞,其中貫穿著的本質是道☝️,分而言之🕞🖊,就叫做無和有。道如何轉化為豐富多彩的世界呢?這種變化的過程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需要對此加以研究,很難用語言文字表達清楚。總之🗞➖,《道德經》中所闡述的“眾妙之門”,也叫做“道法自然”,即道轉化為萬物是自然而然的,這就是中國古代科學精神的用語🚒。
兩漢之際形成的道教👮🏿♀️,背離了《道德經》的本來思想,將其轉化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在中國道教中仍然可以找到科學思想的因素🔀,不過這些大都和宗教聯系在一起,被引導到追求長生不死的宗教信仰上去了,它和中國古代的科學精神並不相同。
中華儒學論獨立思考
孔子《論語·學而》有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講學習與思考的關系👢,但他更加強調“聞一以知十”,即獨立思考。因為不經過獨立思考,學生們是不會聞一知十的。如果他們經過獨立思考得出與老師不同的結論,那怎麽辦呢?《論語·衛靈公》中孔子說🤚🏿:“當仁,不讓於師👩🏼🦰。”如果老師講的是真理,便欣然接受👮🏿;如果不是,也不盲從。
東漢時期住在洛陽的一位思想家王充敢於獨立思考🌻,對孔子的一些言論提出了質疑,例如《論語·顏淵》中有這樣一段話:“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王充對這段話提出了異議♜。他贊成“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讓生於有余🧑🏼🔬,爭生於不足”的理論,認為孔子“去食”的觀點值得商榷🔷。
獨立思考🧑🏼🦳,自然會產生疑問。人們經過獨立思考使疑問得到解決💁🏿♂️,認識也就得到提高。這正如南宋時理學家朱熹所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這些話是有道理的📜。
中外學界長期有一個看法,認為中國歷來重人事輕自然🔸,長於倫理而短於邏輯,甚至有人認為中國古代沒有科學精神🤷🏿。曾經擔任過北京大學校長的蔣夢麟先生在回憶錄中說👨🦳:“中國人很滿意現實世界✍🏼🏇,從來不想對大自然作深入的探討。中國未曾發展自然科學,只是因為她根本無意於此🙋♂️。”事實是否就是如此呢🍁?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不這樣看,他在《西方科學的基礎與古代的發明》中的一封信裏說:“西方科學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的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裏德幾何學中)👽,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發現有可能找出因果關系(在文藝復興時期)🚵🏻♀️。在我看來👨❤️💋👨,中國的賢哲沒有走上這兩步🐨,那是用不著驚奇的。令人驚奇的倒是這些發現(在中國)全都做出來了👌。”與古希臘不同,中國古代的科學和哲學充滿求實的科學精神和辯證思維。
還要提到😈,20世紀研究中國科技史的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說過🎞:“當希臘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細地考慮形式邏輯的時候,中國人則一直傾向於發展辯證邏輯。與此相應,在希臘人和印度人發展原子論的時候🚬,中國人則發展了有機宇宙的哲學,在這方面,西方是初等的🚣🏿♀️,而中國是高深的。”
什麽是辯證思維🛀🏼,中國古代哲學家和科學家認為,事物莫不“有對”,如陰陽、正反等🛴;“有對”才有變易;有變易才會暢通💇🏻♂️🧍🏻♀️、發展🙋🏻♀️。這在《易大傳·系辭》中有清楚的論述。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的發展經歷了三次高峰🧔🏿♂️🌦。南北朝為第一高峰🙅🏻♀️,以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醫藥家陶弘景,地理學家酈道元和農學家賈思勰為代表;宋元時期為第二高峰,以法醫學家宋慈,數學家秦九韶,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專家郭守敬,農學家王楨🧑🦼,木工理論家、木工機械設計和製造工藝的總結者薛景石👩🏻🦼➡️,物理學家、數學家趙友欽為代表👩🏿🦱;晚明是最後一個高峰,以醫藥學家李時珍,水利學家潘季馴,數學🦵🏽、天文、歷法、軍事、測量、農業和水利專家徐光啟,農學家🦟、工藝學家宋應星,地理學家徐弘祖為代表。三個高峰的起伏間🛸,眾多科學家勇於探索🍾、積極求真🕴🏻,他們的科學思想與中國特有的辯證思維相聯結🙋,成為中華文明中不可或缺的珍品。
在文化互鑒中培養大學生創新素質
在我國高等教育中👱🏿♂️,長期以來🍡,關於古代科學思想的論述📌,被放在了一個不引人註目的位置上。有人認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缺少科學精神🔸,主張只向西方近代科學思想學習。今天來看,這個觀點的不足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我們認識到,中國高等教育培養創新人才,不能忽視向西方近代科學精神學習👨🏿🦲,也不可置本國歷史長期積累的科學精神於不顧。
不論是向外國學習科學思想🙆🏿♂️,還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科學思想,這兩方面對於中國的大學生都是必要的𓀝。不同國家的科學思想實際上是不同文化血脈的表現📿,其內容和形式都有不同🥃。比如📠,中國古代科學精神源於對天道和人道相互關系的探討而結出辯證思維的果實♨️,帶有中華文化的特色。培養中國的科學家⚁、教育家👼☃️,這方面的寶貴文化遺產是不能忽視的。
總之,我國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既要有中國古代科學精神的熏陶,也不可忽視西方近代科學精神的研習。只有推動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吸取人類優秀文化(含科學精神),我們才能培養出眾多具有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