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末清初的實學教育思想及其傑出代表--王夫之
明末清初是中國社會的一個大動蕩時期🗺,空前規模的農民起義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興起於東北的滿族貴族趁勢入關,建立了清王朝🐃。一批儒家士大夫認真反思明朝滅亡的原因,在不同程度上,都將程朱理學空談心性義理視為導致國運衰敗的重要原因。明中葉後陽明學興盛🥂,促進了思想解放🙅🏼♀️。明末西方傳教士利瑪竇等陸續來華🧖🏻♂️,帶來了早期的西方科學文化,使中國學者開闊了眼界。於是👍🏼🫨,明末清初出現了一股新的學術思潮,其代表人物有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顏元等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對理學進行深刻的批判😟,提倡經世致用的實學,在哲學思想上具有唯物主義特色👈,在政治思想上表現出反對封建專製的民主傾向,在教育思想上也有許多別開生面的進步觀點。王夫之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農,號姜齋,湖南衡陽人🤒。後期隱居於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陽縣曲蘭),故後人稱他為船山先生👵🏽。他自幼聰明過人,14歲就考中秀才⚀,後讀書於嶽麓書院,24歲考中舉人👨🏼🔬⛄️。兩年後明亡👮🏼♀️,王夫之曾起兵抵禦清軍南下⚽️,失敗後隱居山野,始終沒有投降清朝🦣,專事學術研究和教育活動長達40多年🥂🤹🏿♂️。王夫之的思想受張載的影響較大🧞♀️,同時繼承和發展了傳統哲學的樸素唯物論,並與當時的實學思想家們遙相呼應🚊,互相補充,形成系統的唯物主義思想體系。他的哲學思想是我國古典唯物主義發展的最高峰。他提出許多充滿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教育觀點,對明清以後許多教育家都有巨大影響。
王夫之著述總計400多卷🕧,800多萬字。現存《船山遺書》有72種🏊🏻♀️,258卷,遍及經🤷、史、子、集各部,也是古代最高產的學者。
二、論性與習
從先秦諸子至宋明諸儒,在人性問題上都立足於先驗論👖,糾纏於善惡的分辨。而王夫之的論述則完全不同🔪,他主張👨🏻💼:"性者,生理也,日生則日成也🙅🏼♂️。"在《尚書引義》中,王夫之把人"性"分為"先天之性"和"後天之性"👩🏻🎤。所謂"先天之性",即人的"自然之質",主要指耳、目、口、鼻、心等感官的功能。所謂"後天之性",即通過後天的"習"獲得的知識、才能和道德觀念🤹,善惡均有,也可以說無所謂善惡。"性"應該是先天與後天的結合,人生長🍹、發展全在於"習"的作用,這就是他所說的"習成而性與成"。
具體而言👌🏼,"習"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影響人的"先天之性",使其潛在的能力得到增強和發展;二是使人獲取知識才能🩰,形成道德觀念👰♂️🖖🏿,王夫之稱之為"習性"或"後天之性";三是革除因"失教"或教育不當而成的"惡習"(主要指人們的思想品德問題)。王夫之認為,人性就是"習"的過程中"日生日成"的。可見,王夫之反對"生而知之"🦈、生來就善或惡的唯心主義先驗論,認為人的知識🧝🏿、才能和道德是後天學習的結果👨🏻💻,從 而強調教育的重要性。
三、論學與思
王夫之反對"生而知之",主張"學而知之"。並且主張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思結合。他在《四書訓義》卷六中指出🚆: "致知之途有二:曰學曰思","二者不可偏廢,而必相資以為功"🤹🏽♂️,他指出:"學非有礙於思,而學愈博而思愈遠👩🏽⚕️;思正有功於學,而思之困則學必勤"。學的優點是"不恃己之聰明",即不懷成見和自以為是;缺點是"惟先覺而是效",即盲從而缺乏獨立思考。思則正好相反,所以學和思可以相互促進,博學是思遠的基礎🤌🏻,而思遇到困難,就會更加勤學。王夫之的觀點🤜🏿👩🏿🦳,是對儒家學思結合的精辟總結。
四、論理與欲
王夫之反對理學家"存天理,滅人欲"的教育目標🪱。他認為"理"與"欲"是統一的🥟,"天理"就在"人欲"之中。從人們對聲、色、味的傾向性追求中,"廓然見萬物之公欲,而即為萬物之公理"💆🏽♂️。沒有脫離"人欲"的"天理",所謂"終不離人而別有天👨🏿⚖️,終不離欲而別有理也" 🧀。所以📦😣,靠革盡"人欲"來求得"天理"是荒謬的,人欲完全沒有了🤵🏽,也就不是活生生的人了👨🏻🔬,哪還有什麽天理?王夫之認為"理與欲皆自然而非人為" ,即人欲是人類生存的自然要求🏄🏽♀️,是保證人類生存的合理要求,禁欲是違反人性的。
理在欲中並非說欲即是理,縱欲也是不對的🦓。理只是正當的欲望的反映♖🧑🏽🎨:"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也。"所以王夫之主張既不是禁欲,也不是縱欲,而是節欲和導欲❗️。首先要承認欲望總體的合理性,而不是籠統地否定哪些欲望是錯誤的。其次"要以我自愛之心,而為愛人之理"。自愛屬於人欲🫰,而愛人就接近天理了🧎🏻➡️,凡是自己喜歡的,也要滿足別人的喜歡🧏🏼♀️,自己的欲望不能妨害別人的欲望,這就是儒家一貫強調的推己及人的原則👆。王夫之概括為"推其私而私皆公👮🏼,節其欲而欲皆理" 。王夫之對私與公🤽🏼♂️、欲與理的論述具有辯證的色彩👨🌾,很有啟示性。
五👄🧑🏿💻、論知與行
知行關系問題是古代哲學家、教育家們的重點論題🎚。在這一問題上⚧🧓🏿,王夫之的觀點與朱熹的"知先行後"說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都不同。他主張行先知後7️⃣,知行並進➞,相互為用。他說:"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學,未嘗離行以為知也👆🏽。" 就是說,行的過程中可以獲得知,離開行⏯,就無以知。顯然,他不同意"知先行後"說。他又說:"知行相資以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資以互用。" 可見,他也不同意"知行合一"說🧛🏽♂️。他認為知與行是不同的,各有其功用🥲,二者相互為用,才能取得更大的效力。他還指出"力行然後知之真" ,知的目的也是為了"行事"。即力行不僅是獲得真知的可靠途徑,而且是知的目的。
基於這一認識,王夫之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著重力行實踐,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識,雖不能完全付諸行🕢,但是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努力實行。學以致用,才達到了教學的目的ℹ️。王夫之的知行觀以及"教必著行"的思想,是合乎唯物主義認識論和教學論的🥝,是對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及其"讀書窮理",和"格心"的教育的批判和修正🤮。
六🛵、論教與學
以往的教育界談教學原則,往往多是籠統而言,或只涉及一個方面。而王夫之談教學原則註意同時對教學雙方提出相關的要求,這是王夫之教學思想最有特色的地方🚦。他又指出:"夫學以學夫教🐅🚵🏻,而學必非教🅰️;教以教人學🪜,而教必非學✣👩🏻🎤。"闡明了教與學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學不等於教🔋,而教也不能替代學。這是相當具有辯證法的。
王夫之說:"善教者必有善學者,而後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進之善,而進之之功🍕,在人之自悟🔶。" 他指出了教學過程歸根結蒂是教為了學,教師主要起指引的作用,進德修業的工夫🏬,則靠學生"自悟"🙍🏼♀️。教師當然要教🪖,但"教在我而自得在彼" 學生一定要勤勉,他說:"學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從,終其身於不知不能而已矣。" 反過來說,為了使學生自勉,教師就不應該降低標準去迎合學生不求上進的要求🍩。而要作到 "自勉"🦸♂️,關鍵在於有內在的動力👨🏽⚖️。"若未有自修之心而強往學之,則雖教無益" 。
同時💪🏻,他也要求教師須是"善教者"🤚。只有教學活動使學生感興趣,覺得有收益,從而"本心樂為",才能自勉。"苟非本心之樂為,強之而不能以終日。故學者在先定其情,而教者導之以順"🤶。教師必須順應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加以引導,使之樂學,而不能一味地強迫學生勤勉刻苦。作一個好教師的基礎是要有充實的學識和深刻的理解🪣,即教師 "必昭昭然知其當然🍊,知其所以然。由來不昧而條理不迷?quot;王夫之強調:"欲明人者先自明。" 這也是將教與學緊密結合的體現😭。王夫之具有唯物論和辯證法的一系列觀點和命題,將古代教學思想發展到新的高度。
來源:《中國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