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的國家。在其汗牛充棟、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雖沒有心理素質教育一詞,但實質上是蘊含有這一思想的。現打算從理論基礎、主要內容與基本方法等三個方面加以考察。
一💇、古代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
可以作為我國古代心理素質教育理論基礎的觀點較多。我認為👩🏿🦱,其中主要的或基本的理論觀點有如下兩項:
(一)性近習遠論
眾所周知,性近習遠論是孔子所倡導的人性論觀點🤦🏼♂️🧑🏿🎄,系其所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簡括🧜。這裏的“性”指生性,亦即人們先天具有的自然本性;“習”指習性,亦即人們後天獲得的社會本性。這個命題的意思是,人們本性中與生俱來的先天因素是接近的、差不多的;而由於環境、教育所習染的結果,人們本性中的後天因素則日益顯示出很大的差別。這就意味著,人性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環境🧚🏽♂️、教育的影響下會不斷發展,因此,必須重視人性教育🙋🏼♀️,以便引導它向積極的方面發展。這裏所說的人性教育📐,即猶今之所說的心理教育或心理素質教育🎾。
我國古代形形色色的人性論思想→,幾乎都濫觴於性近習遠論。無論墨子的性如素絲論、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論🫶,還是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以及世碩等的有善有惡論𓀝、可善可惡論等,都是從“性相近”角度立論的;而這些人性論派別,都莫不重視甚至強調環境🧎♂️➡️、教育在人性發展中的作用,則是以“習相遠”為立論依據的。先秦以降,歷代思想家、教育家所提倡的人性論💁🛏,除董仲舒👨👩👦、王充、韓愈等的性三品論外🫵🏻,也都是建立在性近習遠論基礎之上的🥚🫸🏼。這包括楊雄的性善惡混論、張載等的性二元論◀️🩹、王夫之的“繼善成性”論(立論於“性相近”)與性“日生日成”論(立論於“習相遠”)等🍛。
由上可見🌞,以性近習遠論為基礎的人性論思想👱🏻♂️,確實是我國古人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因為在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看來5️⃣,心理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與發展人性,而人性又是需要並可以培養與發展的🌜。
(二)“心統性情”論
中國古代的許多思想家、教育家總是整體地去把握心理現象的🖕🏽。這大致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把人們形形色色的心理現象統一於性🥷🏿,上述性近習遠論等人性論都是如此🤽🏼♂️。最典型的言論是《關尹子》的“性,水也;心👩🏼🦱🏇🏽,流也;情,波也🧑🏼🚒。”心與情都是性的派生物。第二種是把多種多樣的心理現象統一於心🧑🏽👨🏿🦲,即這裏要著重探討的“心統性情”論。第三種是把心性看作一個東西🛬🈵,不存在誰統誰的問題🍼👹,而其它一切心理現象都統一於心性🧎♂️。這一觀點顯然是前兩種觀點的合而為一的變式,用不著加以深究🤵🏿。
“心統性情”論是北宋張載提出來的,南宋朱熹對之推崇備至:“橫渠心統性情之說甚善🪅,性是靜,情是動,心則兼動靜而言”。這裏還要指出的是☝🏽,朱熹所說的情有廣狹二義,就其廣義而言,情猶今之心理過程🐡。正如他所說🚣🏼♂️🕵🏿:“發於智識念慮處皆是情。”又雲👮🏿:“情又是意的骨子🐤。誌與意都屬情。”可見👐👈🏼,廣義的情包括認識(“智識念慮”)、情感(狹義的🥗,如喜怒哀樂)和意誌(誌與意)三方面的內容🤦🏿,不正是與心理過程相當嗎🔠?心理既然統轄性情👰🏻,那就表明必須重視對心理的培養。這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心理素質教育。可見➿📌,“心統性情”論也確實是我國古**睦淼呐?養。這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心理素質教育。可見,“心統性情”論也確實是我國古代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
二🏢、古代心理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
我國古代心理素質教育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現擇其主要者,簡述如下:
(一)開發潛能
我國古代的許多思想家、教育家都肯定人生來即具有一定的甚至優秀的潛能。如由孟子開創的性善論,即道德潛能🤷🏼♀️,表示人們有接受社會道德規範的可能性👳🏽♀️;又孟子所說的良知良能👩🦽,即智能潛能🐸🪢,表示人們具有接受知識技能、發展智力能力的前提條件。並認為這種種潛能應當盡可能予以開發。這用孟子的話說,就是要向內求取、“擴而充之”。同時,也要求人們自覺接受環境教育的影響,通過外鑠而使潛能得到開發。
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將人的本質比作玉石👨🏽🔬、金屬這一點,也生動地說明了他們對開發潛能的肯定與重視。如《禮記•學記》開宗明義便寫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說明人同玉一樣美好。但玉要經過琢磨才能把美好的本質顯示出來,成為優美的器皿🚶🏻♂️;人也一樣,要通過學習才能將優秀的潛能開發出來,成為“知道”(懂得規律)的人才𓀎。這個道理,西漢楊雄說的更加明確🏵:“或曰:學無益也,如質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①諸🫗,有玉者錯諸。不@①不錯,焉攸用👿♞?@①而錯諸,質在其中矣;否則輟。”有人認為,學習是沒有什麽益處的,因為它無法改變人的本質👩🎨。楊雄則指出🪐,人同刀或玉一樣🏄🏽♀️,有潛在的美好本質,只要經過磨礪🙇🏽♀️、雕琢,就能使其本質顯現出來👨🏿🎤,否則就會湮沒無聞👮🏽♀️。正因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深信人們具有優秀的潛能(“堯舜與人同耳”)並可以得到開發,所以就對每個人的發展都充滿著無限的信心與樂觀的精神(“人皆可以為堯舜”)。
(二)發展智能
我國古代是智能相對獨立論占主導地位,即認為智力與能力是相對獨立的兩個概念,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這同時還可結合在一起🧑🏼🤝🧑🏼,稱為智能。認為人的智力與能力是在先天潛能的基礎上通過後天的努力而發展起來的。正如荀子所說:“知有所合謂之智”,“能有所合謂之能🥏。”這裏的“知”與前一個“能”均指與生俱來的潛能。歷代思想家🚴♀️、教育家幾乎都肯定,只有學習方能使人們的智能獲得發展與提高。如說🌩:“力學近乎知”;“文王智而好學👨🍼👨🚀,故聖”;“故學可以增益其不足而進於智”👩🏿⚖️;“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無學不學則無所不能”💅🏻。總之,人們必須努力學習⛸,發展智能,以便把自己培養成為“智能之士”🩸、有用之才。正如古人所說:“智能之士,不學不成”🤐;“夫學,所以成材也”🔺。
(三)鼓勵立誌
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很重視立誌🫢。“誌”含有今之動機、目的乃至信念🤦🏿、理想之類的意思。它在人們的學習、工作😗、事業中具有重大的作用🪵。所以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鼓勵學生“誌於學”🧑🏻🔧、“誌於仁”、“誌於道。”嗣後,鼓勵立誌便成為我國古代的一項優秀傳統。如張載認為🧕🪬,立誌比人們的天資更重要🌛:“立誌於學者,都更不論氣之美惡,只看誌如何𓀘💂🏽♀️。”王夫之甚至認為,立誌與否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本質特征:“人所以異於禽獸,惟誌而已矣”👸🏼。因此♎️🥍,每個人都應當立遠大、專一、堅定之“誌”🦚,即所謂:“誌大則才大,事業大”🍹;“人之所為,萬變不齊,而誌者必一”⛹🏿♀️:“誌久則氣久,德性久”👍🏻,“辦得堅固心,一味向前👩🏽,何患不進?”立誌這一優秀傳統,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四)調控情感
我國古代不少思想家、教育家認為,情感、興趣在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自孔子開始,就一直倡導好學、樂學。如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同師而超群者🧛🏻,必其樂之者也。”“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人們(學生)在好學、樂學之中👼🏽,其情感必然會得到發展與提高👌🏿。古人不僅看到了情感因素積極的一面,更註意到了它的消極作用🎯,甚至認為情欲傷“心”害“性”🥃,敗壞事業,因而主張調控情欲。這方面的古人言論是不勝枚舉的⛈。茲僅舉一例🐃,以收“窺一斑而見全豹”之效:王充雲🧜🏼♂️,“君子則以禮防情,以義割欲🏕,故得循道,循道則無禍。小人縱貪利之欲,逾禮犯義,故進得苟@②,苟@②則有罪。”
(五)鍛煉意誌
我國古代的誌意,相當於今之意誌2️⃣。荀子將它與血氣、知慮並立而三,顯然是一種知、情、意的三分法。他還把誌意與德行、道義🎦、禮節等並提,認為這些東西可以“驕富貴”而“輕王公”,甚至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的保證條件。正因為如此,歷代學者便主張鍛煉意誌,以利於人們建功立業👆🏻。在這一方面🚧,孟子所說的一段話比較典型。他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氣,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意即一個人必須鍛煉意誌,培養性格,使自己堅忍不拔,百折不撓🏄🏻。這樣⛩,他才會增加能耐,提高本領,承擔大任🏄🏿🔸,有所作為。孔子的勉人持以恒心、殺身成仁,孟子的勉人積極進取、舍身取義,荀子的勉人“鍥而不舍”、積善成德🧑🏼🦰,韓愈倡導的“業精於勤”,朱熹倡導的“著緊用力”,王夫之倡導的樂勉結合等等,也都含有鍛煉意誌的意思🙍🏿♂️,而人的意誌就正是在勤奮學習🧗♀️、刻苦工作🦼🎖、敢於吃苦、勇於犧牲的過程中得到鍛煉的。
(六)健全人格
我國古代從《周易》起👨👨👧👧🥲,即設計出了一種所謂的理想人格🤴,並鼓勵人們用以來塑造、完善自我🫙。我曾將這種理想人格概括為18種特征:(1)天人合一的主客觀念,(2)奮發有為的積極態度,(3)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4)仁義理智的完整道德,(5)謙虛遜讓的美好德行,(6)誠實不欺的正直精神🤚🏽,(7)不怕困難的堅強意誌🦥,(8)自我調節的調控能力,(9)持之以恒的堅持精神,(10)與人和樂的積極情感,(11)與人和同的待人態度🙎,(12)光明磊落的寬廣胸懷,(13)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14)剛柔並濟的處事方法,(15)對待成敗的正確態度🙋🏽,(16)趨時守中的處世原則🔖,(17)革新創造的變革精神,(18)特立獨行的完善人格🚣🏻♂️。還以堯、舜為這種理想人格的代表人物🪑,任何人只要加強主觀努力都可以達到此種標準。正如孔子的高足顏淵所說🧏♀️:“舜,何人也予,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這是一種發人深思、催人奮進的思想,對當時與後世人們加強自我修養、完善理想人格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三、古代心理素質教育的基本方法
我國古代心理素質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種方樣的。現擇其基本者,略述如下:
(一)啟發誘導
指在心育中能夠抓住最佳時機、善於深入細致地作好教育工作。它來源於孔子的“憤啟悱發”與“循循善誘”的思想與實踐。《禮記•學記》對此方法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三條要求,即在心育過程中,必須啟發學生接受教育的主動性✡︎、自覺性與積極性😍🏃➡️,循循善誘💪🏽,引導前進。朱熹以孔子的相關思想為依據,把適時的啟發誘導比作及時的“雨露之滋”👱🏽♀️。王守仁也是如此😆,認為心育工作必須善於啟發誘導🌉👫🏻,“譬之時雨春風🧔🏿⛹🏼♂️,@③被花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王夫之則更把心育看作是一個自覺自悟的過程🧑🏽🍳,即其所謂“學,覺也。”“教者但能示以所進之善,而進之之功🧑🏿🦱,在人之自悟。”這說明3️⃣,心育中更要采用啟發誘導的方法↩️🚣🏻。
(二)因材施教
指在心育中根據不同的對象采取個別對待的教育方式。它也濫觴於孔子的有關教育思想與實踐。正如二程所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亦雲:“聖賢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的方法就是由程朱如此概括出來的。張載對這一教育方法有獨到見解🧒:在教育中,“知其人且知德,故能教人使入德,仲尼所以問同而答異以此。”王夫之則對這一方法作了系統的考察,提出了“因機設教”、“因材而授”🐕🦺、“因人善誘”📭、“因蔽而通”🔽、“因人而進”🧕🏼、“因性而造”等一系列教育方式👩🏿✈️。這就更顯示出了因材施教這一方法的重要意義👐🏼。
(三)以身作則
指教育者用親身的榜樣去教育受教育者。從心育的角度,就是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心理素質。這一教育方法也出自孔子。他不僅如此說過🧑🏽💼,同時也是這麽實踐的。如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又雲:“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這兩段話雖是就“從政”說的,但對於心理素質教育也完全適用🎱。墨子認為,教師必須“以身戴(通“載”)行”,為學生做好表率✍🏻。孟子強調一個人“身不行道”,就談不到使別人行“道”。荀子也強調“度己以繩”,嚴格要求自己🫶🏿。王守仁更是要求教育者從嚴反己,“先生警曰💁🏻: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得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王夫之指出♝🧑🏽🚒,在教育中,教育者必須“躬行”倡導🙆,使受教育者“自生其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僅此大端,便足以說明以身作則在教育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四)以正治偏
這一方法的實質,就是用積極的正面的東西(如品德行為)去克服消極的負面的東西。在心育中♣︎,以積極優良的心理素質克服消極的不良的心理素質即是以正治偏🛀🏻。這一方法,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多主張采用之🦗,但以荀子所說的一段話最為典型。其大意說,治氣🧘🏽♀️、養心的方法是,對於血氣剛強的人🖼,要註意養成其柔順調和的品質;對於智謀深沉的人🙇🏼♀️🏤,要註意形成其坦率忠直的品質;對於勇毅猛戾的人👨👨👦👦,要註意以道理去加以訓服;對於急劇疾速的人,要註意加以節製使其安徐🏋🏿♀️;對於氣量狹小的人,要註意開闊其胸懷;對於目光短淺、遲緩貪利的人,要註意使其樹立遠大理想;對於才能低下、行為散漫的人,要註意通過師友幫助使其改變陋習;對於自輕自*、自暴自棄的人🍦,要註意示之以災禍使其有所警覺;對於誠懇端莊恭敬的人,要註意以禮樂相合🎅🏽、思索相通,使其更有所提高。這也透露出了一種心理輔導、心理矯正的氣息🚳🏌🏻。
(五)自省自察
這一方法的實質𓀈,就是通過自我反省、自我督察來改正缺點👨🏿🦰、短處💟,鞏固優點,長處,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孔子所說的“見賢而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正好揭示了此種方法的內涵。其學生曾參的“吾日三省”則是自省自察的實踐典型👕。後世思想家🦹🏻♂️、教育家幾乎無有不采用此法者🧆。如朱熹便講過一段富有啟迪價值的話👩🏿🏫:“謂省察於將發之際者,謂謹之於念慮之始萌也🧕🏼。謂省察於已發之後者,謂審之於言動已見之後也🏌🏿♂️。念慮之萌,固不可不謹;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這告訴我們,自我省察是無時不在,應長期堅持。
(六)蒙以養正
這一方法的實質,就是從早期教育階段起📬,即以良好的正面的東西培養受教育者,以便養成良好習慣,使其終身受用無窮。古人借用孔子所說“少成若天成,習慣成自然”💕,便充分表明了蒙以養正的重要意義。東晉葛洪還分析了蒙以養正的依據:“少則誌一而難忘👂🏽,長則神放而易失。故修學務早🕴,及其精專,習與性成,不異自然也🪰🧑🏻🏭。”南北朝顏子推也論及這一點,認為人在幼年時,其心理處於未穩定狀態,容易在潛移默化之中接受薰陶,形成一定的心理品質👩🏽🎤,即所謂“潛移暗化,自然似之。”王夫之更從正反兩面闡述了蒙以養正的必要性🤘🏿。他說🧕🏻🛖:“《易》言:蒙以養正,聖功也。養其習於童蒙🤦🏿♂️⌨️,則作聖之基於此🎏🤛。人不幸而失教,……日漸月漬於裏巷村落之中✊🏻,而有誌者欲挽回於成人之後🍩,非洗髓伐毛,必不能勝。”此處講明了一條教育真理,即再教育比教育難。這對心理素質教育是完全適用的。
字庫未存字註釋🦖:
@①原字為石右加龍
@②原字為亻右加妄
@③原字為雨下加沾
綜上所述,《大學》以德育為先,人的素質教育為主。幾千年來,為中國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所推崇🥛,所遵守🤬,所奉行之。今天看來,這些不過時,簡直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還應弘揚光大,不斷完善、深化。我們強調素質教育,並非標新立異🚣🏿♀️,和古人的素質相比,有不同之處,實際上是一脈本承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哪個時代👰🏻♀️、哪個社會、哪個國家都需要🚙,都應該接受和永遠地切磋、修煉、實行之。縱觀《四書五經》🕉,到處都閃爍著素質教育的光輝,《大學》全篇十章,每一章談的都是素質教育。
我們在此回顧一下古人素質教育的目的要求和內容🧜🏻♂️,不是為了復古🩰,而是為了找出某些內在聯系,弘揚古代素質教育的優良傳統👨🏿🦳,作為借鑒🥶,引起我們深思和探索,這不是沒有好處的⛰。(新聞來源:藝術中國網)
【 作 者 】燕國材
【作者簡介】燕國材🧦,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蘇州鐵道師院非智力因素研究所所長